APP下载

7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2015-10-21李萱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电图有效率心绞痛

李萱

【摘要】目的:分析7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有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梗塞,给予对症治疗,并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分析其疗效。结果:对症治疗后各种类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均得到改善,且整体有效率达到74%。结论: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应当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症采用合适的药物,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并经常检查心电图和临床病症等以增进疗效。

【关键词】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45-01

急性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发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且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直接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的防治,临床医学十分重视对其治疗方式的探索,为此,本文主要研究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33例,年龄在32-68岁,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19例急性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急性心力衰竭,11例急性肺梗塞,且合并高血压患者10例,贫血者9例,剩余无合并其他症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據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具体为:①急性心绞痛患者。先缓解急症,指导患者舌下含服0.3mg的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一分钟,再扩冠治疗,并通过静脉注射血塞通等活血化瘀药物实现血液顺畅流通。同时,对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平稳降压治疗,可通过钙离子拮抗剂实现。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通过静脉滴注、口服药物等活血溶栓,缩小梗死血管面积,必要时需要借助手术达到此目的,同时,给予患者扩冠、镇静、吸氧及止痛等常规治疗。③急性心力衰竭。指导患者平卧以促进血液回流,及时给予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并配合积极的吸氧、镇静、利尿等治疗。④急性肺栓塞患者。可具体选用抗凝治疗、无创伤通气治疗和溶栓治疗等方式,并及时纠正患者出现的低血压、右心脏功能不全等症状。

1.3 评价标准

对所有患者疗效的评定都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为依据,并规定,当患者S-T波段无改变,心电图正常,心律整齐,临床症状全部或基本消失时为显效;当患者S-T波段轻微变化,新垫于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时为有效;当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无变化时,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了为期18个月治疗后发现:急性心绞痛患者中10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有效率为79%;2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11例显效,4例好转,6例无效,有效率为71%;25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12例显效,5例好转,8例无效,有效率为68%;11急性肺栓塞患者中8例显效,1例好转,2例无效,有效率为82%。而76例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74%。

3 讨论

急性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是相对于慢性心血管疾病而言,临床比较常见,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控制,否则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命健康安全,这就需要医生根据心电图及患者病情做出诊断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以把握治疗先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梗塞等是较为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心绞痛主要是在人体过度劳累或情绪强烈波动时病发,患者心前部压迫性疼痛、胸闷,每次发作可持续3-5min,情绪平稳、停止劳累时,症状会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多因冠状堵塞、心脏供血中断等引起,患者胸骨后持续疼痛并向上肢及肩部放射,疼痛程度较急性心绞痛强烈,持续时间更久,可见患者恐惧、烦躁、呕吐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可见突发性呼吸高度困难,呈现恐惧表情,四肢冰冷,大汗淋漓,脸色发白,容易焦躁不安,常咳嗽,能咯出泡沫痰液,甚至从鼻孔涌出,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栓塞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发热、咯血,甚至出现休克、窒息。

现阶段,临床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尚未找到根治之法,再加上,该疾病发病急,不能很好的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进而使得该疾病的治疗更加注重根据X线片、MRI等检测手段并结合其症状表现及早诊断,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应当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医患人员应当经常想患者讲解急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日常注意事项及防治方法,帮助其提高该疾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经常性的及时检查身体,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以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发病症或者根据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自救或求助医生;帮助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摆脱不良情绪,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及锻炼计划,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详细的介绍相关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帮助患者更加规范的用药,降低甚至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引发的并发症甚至是死亡等现象的发生。本研究中,通过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对患者检查和观察其病症的基础上,进行的及时的对症治疗后,很好的控制了病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根据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和MRI、X线片等检测,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争取治疗先机,同时,帮助患者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认知水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预防工作,不仅能缓解急性症状,增强疗效,更能降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宁风. 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的临床治疗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07:172-173.

[2]陈阳,张娴,闻加升. 48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3,05:132-133.

猜你喜欢

心电图有效率心绞痛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心绞痛
很有效率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