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学经典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
2015-10-21陈永睿
【摘 要】 国学经典教育是一种传承中华文明、培养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然而多被当前应试教育的现实所忽视。本文基于现实,从4个方面阐述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并指出了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5条基本途径:课堂渗透、诗文诵读、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文化对话。
【关 键 词】 语文养成教育;国学经典;熏陶渐染;涵咏体验
【作者简介】 陈永睿,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学术先锋人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31-0061-04
所谓国学经典,即对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起重要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历经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用国学经典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进行的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走出现实误区,规避应试弯路——乱云飞渡需从容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今天保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人事事务,在许多方面,将对日后指引人类世界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遗憾的是,这些文化、传统、精神气质等,已部分地被当前的语文教学抛弃掉了,语文课堂已成为汲汲于技法、戚戚于分数的应试课堂;语文教育也已成为忽视学生精神养成、智慧渐染的功利教育,因此出现了许多怪状。
1.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不可否认,当前的语文教育,已或多或少地成为被边缘化的学科。为什么这样?语文已退化为一道道面目可憎的试题,不再承载丰富的人文滋养,不再饱含鲜活的人文因子,再加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升学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缺少了儒雅的人文素养,缺少了健全的精神品质,缺少了积极的人生向往……一些学生不仅文化素质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私狭隘、好逸恶劳、不懂关爱等不良心态。
2.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部分学校唯“应试教育”是从,漠视甚至抛弃国学经典教育,造成了一些学生国学素养、思想素质的急剧下降。
3.“国学教育”似是而非。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教育”应运而生,但一无课程标准,二无经典教材,三无评价机制。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普遍不高,一些教师只是功利化、简单化地进行“国学教育”;或违背基础教育本质,只凭本人喜好单向“拿来”,缺乏教育的公共性和基础性;或违背课程本质,未能考虑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只是秉持“读比不读好,多读比不读好”的信念,一味地要求学生多读多悟;或违背教学规律,借口国学经典不是科学知识,不考虑学生的兴趣、感知、理解和运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形式一味“复古”,教学程序缺乏梯度等等。这些,都使国学教育流于表面,经典传授似是而非,造成学生认知混乱,很难养成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涵养语文素质,培育健全人格——妙理终有一日开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中学阶段进行国学经典教育,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具有其特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综合“养成”,立体“内化”。国学经典教育的内容博大渊深,它渗透着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宗教的、哲学的等人类把握世界的方法方式,蕴含着经验的、幻想的、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信仰的、理想的等人类认识世界所产生的理智和情感,纵横古今,包罗万象,教师可以依据“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原理进行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提升素养,厚实学养,力求把语文与社会、美学、伦理、历史、法律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统筹调控,融会贯通,做到全频道开通,多功能协议,立体式渗透,“通过历史,获得理解和阐释复杂人类事件的能力,通过文学和艺术,获得区分深沉与浅薄、精品与模仿、引人入胜与枯燥乏味的能力,通过哲学,磨砺道德决策与合理信仰的尺度”,这样,既大大丰富和充实语文教学的内容,开通信息高速公路,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涉猎古今中外文化,落实人格教育、审美教育等语文教学的“关联目标”,促使学生在收放自如的学习中对相关学科产生“链式反应”,全面触及国学精神内涵,打下精神的底子。
2.情感熏陶,情意浸染。刘勰说:“情者文之经。”叶澜先生也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步入的一种审美境界,是一种生动形象的充满情感的充满想象的充满智慧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变化的教学艺术,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互动。”国学经典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最大區别就是它的情感矿藏的品位极高,许多著作都押韵合辙,晓畅易读,富有情感性、敏感性和极强的语感穿透力,它不是对各种理念进行空洞说教,而是给学生设出一个情感交流的“磁场 ”,以促进学生摄取内化“养成”。一方面,教师可以发掘和释放其精神所独具的情感魅力,让学生对这些关注人生、直面生活的理念进行心灵的触摸,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情的律动、理的启迪,并内化为自己的为“人”观。另一方面,还可运用创设情境等手段来设立人文环境,以自身的生命意识去传达对象的知、情、意,引导学生带着充沛的情感沉浸于对象中,全身心地浸染、体悟国学经典精髓,并将自己的生命意识与文本的生命意识交流、融贯,从而获得求知的满足、审美的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关爱人生、关注社会的高尚情感和血气方刚、挥斥方遒的健全人格。
3.形式灵活,过程开放。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学经典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其教育不能画地为牢,而应是“大语文”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国学经典教育的外延同样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可以将国学经典教育全方位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放,适时引进时代活水,把国学经典反映的人文精神与沸腾的现实生活挂起钩来。“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宜督促学生拥抱社会生活的七色阳光,把语文学习与人类反映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对接”起来,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将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纸质阅读与网络浏览、科学训练与自由调控等结合起来,特别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深化感受,涵养精神,铸造人格,获得生存、发展、创造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使学生接受全面的而不是片面性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网络式的而不是单线性的、鲜活的而不是呆板的国学经典教育,培养出视野开阔、见识高远、人格高尚的全新型人才。
4.涵泳体验,批判吸收。国学经典教育,既要做到引導学生涵泳品味,感悟体验,将丰富多彩的国学营养内化到自己的骨髓之中,又要做到引导学生批判吸引,适时取舍,将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观念对接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素养和价值观。一方面,静修以养气,涵咏以吸纳,“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督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做到口治、耳治、目治、心治有机统一,“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另一方面,对庞杂的传统文化、珠砾并存的陈旧规范,可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念重新审视,或大胆质疑,积极追求,让思想冲破牢笼;或返璞归真,守拙探究,让真相水落石出;或吐故纳新,勇于创造,让智慧沐浴阳光。诚如此,国学经典教育才是非功利的养成教育,学生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三、灵动组合形式,相机突出重围——天机云锦用在我
卢棱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国学经典教育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更要有灵活的艺术性,教师宜遵循“教亦多术矣,运乎在于人”的原则,根据自身条件和校情学情,选择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动态中追求教学的乐、情、美、智,“使学生在知识的氛围中啜饮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
1.课堂渗透,内外兼修。国学经典教育,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以课堂为“第一阵地”,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国学(人文)因素,而不是另起炉灶;一是以课外活动为“第二世界”,与课内互为补充,而不是游离其外。于漪先生认为:“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应沟通交融,互渗互透。”国学经典教育即可运用这种渗透式教学法。大量的国学经典读物(课文),其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统一的,“道以文远,文因道存”,这个“道”,自然地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练等各个环节中,教师可藉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与情操,最终积淀为一种精神、一种立场和一种不懈的追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宜挖掘教材中的国学因素,运用娱目、动情、激思、励志等方式,把人生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理念渗透在推敲关键词语、把握思想内容、体悟作品情感等学习中,让学生披文入理,因文释道,以文明事,既锤炼能力,构筑知识金字塔,又把握义理,织成人文因特网。例如,学习《出师表》时,可以在学习字词句的过程中,渗透着对“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理念的深刻辨析,并拓展阅读《后出师表》乃至《三国演义》,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融入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骨髓中的忠义精神。
2.诗文诵读,熏陶渐染。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融。”国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不是抽象概括、硬贴标签奉送给学生的,也不是理性分析、一味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磁场”中,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对话情境,形成足以产生熏陶作用的引力场,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同频共振、心灵上的潜移默化而渐染的。教师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可创设情境,巧设“磁场”,激发学生诵读、美读、品读,以引起学生情感、道德、意志、人格等方面“同频共振”,或披文入情,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怀揣饱满激情,触摸国学意蕴;或剖文理情,引导学生剖析文脉、情脉、理脉,含英咀华,欣赏意境,顿悟人文要旨;或联想移情,督促学生立足现实,奔腾联想想象,深刻理解嘉言懿行、至情妙理、格物致知、忧国忧民、革故鼎新、生死去就等国学内涵。如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便自然进入“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飏,而神经为之营往”的境界。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合理选择诵读材料,安排诵读时间,能使学生在洞悉材料内容基础之上,形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目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等等。
3.专题讲座,积淀涵养。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行”的过程,能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中学阶段的国学经典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上,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研究式学习方式对国学经典“知其所以然”。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国学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引领者、合作者的作用,帮助学生确定方向、搜集资料、比较评价,从而在生动活泼的鉴赏中积淀知识、积淀能力、积淀文化、积淀修养,形成厚实的语文学养。教师要正确处理“一杯水”与“一桶水”之间的关系,既要广泛满足学生对国学知识的需求,又要拥有自己对相关经典的独到研究,进而如中央电视台开设“百家讲坛”一样,开设“中学生国学讲堂”。“传道授业”时,或博观约取,要言不烦,或取譬类比,化易为难,或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解惑释疑”时,或大笔勾勒,浓墨重彩,或精雕细刻,探幽发微,或指点迷津,拨云见日;“合作探究”时,或启发思考,点燃激情,或联想想象,心游万仞,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学习《赤壁赋》之后,可以开设“中国的儒、道、佛及其经典”讲座,帮助学生理解苏轼超然物外、洒脱旷达的思想;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可以开设“红楼梦诗词鉴赏”讲堂,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拓展视野;在学习《短歌行》之后,可以开设“曹操的红白脸”讨论会,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究曹操复杂的人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