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系统设计
2015-10-21吴江龙
吴江龙
【摘要】随着智能建筑弱电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系统设计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分析了弱电系统设计的要点,并结合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系统;设计
一、前言
作为智能建筑方面的重要工作,其弱电工程系统的设计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智能建筑的整体效果。本文从介绍弱电工程设计重要性及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的概念也出现在了建筑行业之中。截至目前为止,智能建筑工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其中,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便是建筑行业智能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建筑物的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建筑物的智能建筑程度。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电子已经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建筑等传统行业之中,为了有效的促进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应运而生。进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结合建筑物各个设备以及系统之间的特点,将整个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职能有效的连接成一个整体,创造出性价比更高的建筑物,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目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第一个系统是整个建筑物内部的自动化系统,这是进行建筑内部智能控制的最核心部分;第二个系统是建筑物内部的监控系统以及建筑物的火灾警报自动报警系统,这是保证建筑物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第三个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这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针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要进行的几个重要方面的整合,不难看出,想要完美的进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1.综合管路
为了符合弱电线路的连接要求,弱电系统中必须放置很多桥架和保护管;另外,弱电桥架和墙体的预留空洞较多,所以在管路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系统的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智能建筑中线路比较复杂、规模也较大,因而促进了弱电桥架设计和安装的运用。弱电桥架可以有效减少预埋的线路,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预埋盲目性造成的损失,因此方便了线路的维修和修改。在设计过程中,桥架规模要根据弱电系统走线的容量进行设计,并结合走廊、弱电井和机房的位置和走向,以保证桥架的连通合理性。
在基本确立弱电的功能以后,管路设计要尽可能的应用预埋管,这能够得到更多的空间余量。预埋管要选择短且直的,并在安装过程中避免经过建筑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如果无法避免时,则需要对线管进行必要的处理。
2.供电
供电是弱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根据电气工程的要求,弱电系统一般由子系统单独供电;虽然强电系统能够保证弱电系统的运转,但是这两个系统不可以通用,这就更需要加强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大部分弱电系统的单独供电要求是为了保证设备的供电安全性。除此之外,进行强电设计时,要着重考虑供电进线的容量要求。即使使用不间断的电源供电,也需要对单独回路的供电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避免系统由于电路混用造成的损害。
根据目前的弱电技术发展形式,弱电系统也得到了更完善的发展,现在的弱电系统已经不是单纯的弱電设备的累加。弱电系统要求智能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要求弱电系统的施工承包商必须具备智能建筑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实际建筑的设计和策划能力,并具备承接智能建筑项目的资格证书。
3.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利用率,为建筑物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便利和条件。接地方法中通常包括建筑基础地梁、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各类设备接地,弱电系统要以建筑的接地系统为基础进行设计,接地电阻需要小于1欧姆,接地系统的设计也需要选择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设计,然后根据弱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对接地设施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要为弱电系统各个部位提供对接端口。
4.竖井及弱电管理间
弱电系统中竖井的安排对弱电的应用环境来说十分重要。传统弱电井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线通道,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据通信线路不断增加,这对弱电井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建筑中的计算机系线路通常使用铜质双绞线,它对网络带宽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布线规范和标准进行分析,交换机的双绞线到计算机工作的距离不能多余100米,另外,还要考虑管路弯度、建筑边缘到弱电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因此,建筑物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对网络管理中的弱电竖井进行考虑。
四、提升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具体对策
1.明确用户要求,全面勘察现场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和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清楚的了解客户对于该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功能要求、预期的目标、成本预算等问题。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条件、重点建筑物的功能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对该智能建筑设计要有总体设计规划,该计划不仅包括施工现场的技术条件,企业的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条件,从而对下一步的详细计划提供总体参考和依据。
2.统筹考虑全局,提高系统性价比
在项目的建设的过程中,设计阶段是前期成本控制的关键时期;设计图纸不仅决定了建筑的规模和建设标准,同时也决定了工程项目前期的预算。因此,在对智能建筑进行弱电设计时需要在满足质量和规范要求下,通过工程经济分析对技术方案、建筑材料的选用方案等进行经济比较,对方案实行科学决策以及实施方案的优化,从而使项目在实施的过程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
3.设计眼光要立足长远
在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时,为了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联动、正常运转的目标,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详细标准进行设计从而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由于所设计的建筑的寿命周期一般都较长,在智能建筑使用期间,通信网络系统肯定会出现较为迅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要满足当下的功能与服务要求,同时也要立足长远,适当的提高设计标准与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遍布于智能建筑各处,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今后发展需要。
4.确保设计稳定及可靠
在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所涉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时要需要根据智能建筑的规模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双机热备份、软件备份、热插拔硬盘或增加系统冗余量,增设UPS电源,采用强制散热、快速恢复措施等各种保障措施,以便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正常管理和应急启动,从而保证建筑质量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4]另外,在弱电系统线路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环形总线接法或是增加备用回路等可靠的联接的方式,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和材料的限制,适当设置联接的数量。
五、结束语
通过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影响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系统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优势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系统设计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天恒.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广东科技.2011(03):114-116.
[2] 孟宪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323-323.
[3] 邵胜华.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管理探究[J].科技传播.2010(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