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收发组件一次通电合格率
2015-10-21王开伟
引言
一次通电合格率是指产品在第一次通电检测中,合格产品数量占通电产品总数的百分比。从客观上正确反映各工序状况的有效指标,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大幅提高生产率,为企业带来更直接的生产效益。
1.建立生产行为规范
建立大型数据库支撑整个生产过程,设立不同权限范围,使每一个产品的下道工序在执行前,对前面所有工序都快速有效地可查、可阅、可反馈。对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必须在生产现场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必须在看板或显示系统说明原因、何时解决。
2.1建立生产环境规范
工作环境、工作台、货架等是否有行之有效防静电措施,生产过程是否配备足够的防静电设备,有了静电是否能良好释放,人员着装、操作是否符合规范。高、精、尖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要求在温度与湿度适宜的无尘环境中进行。生产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16℃-28℃之间,湿度应该控制45%-75%范围之间,万级还是十万级的无尘车间,进出都必须有明确的文字或者标牌指示。温度、湿度和环境尘埃,都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
2.2建立来料用料规范
贴装类,按照产品用料种类不同,制定统一的规格的标识整齐摆放,依据工艺标准按类统一放置在恒定温箱中。模块类,按照产品所需配置不同,制定统一规格的分层限层标识整齐摆放,依据工艺按类统一放置在恒定温箱中。插件类,按照产品种类所需配置不同,制定统一规格的分层限层标识整齐摆放,依据工艺标准按类统一放置在干燥环境中或恒定温箱里。组件类,按照产品技术状态或者所需交付数量不同,制定统一规格的场地分层限层标识装箱整齐摆放,依据产品技术规范按批次统一放置在干燥环境中或恒定温箱里。
2.3建立产品状态规范
产品状态规范是以生产任务为起始点,只要有了生产任务,才会在生产、加工、装配、试验、交付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个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产品状态规范是企业单位生产管理的生命线,只有充分搞好产品状态规范,才能得以顺利生产。产品状态标识:生产机器、物料存放、物料使用、未做(未测)数量、已做(已测)数量、剩余数量、缺料数量、试验数量、合格数量、交付数量、返工数量等;产品状态控制:物料剩余、未做(未测)原因、未返修原因、缺少哪些物料或技术支持;产品状态纪实:建立纪实档案,是对物料来源、生产、调试、试验、交付、返修等每一个过程执行状况所做的真实记录。
2.4建立人员技能规范
从新手到按照流程操作的过程需要时间作为铺垫,因此,大量的规范化培训和操作必不可少,这个阶段不需要他们的“创新”和“改进”,只需要一步一步按照标准指导进行,这个阶段是新人提升能力最快的时期,以后的操作过程规范与否和这个时期有着必然的联系。入职前需要哪些培訓,入职后有哪些培训;上岗前需要哪些培训,上岗后需要哪些培训,岗前岗后有哪些考核措施;入产品前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要求,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需要培训,在具体产品的具体工序上:操作前,有哪些准备工作;操作时,应该怎样操作;操作后,有哪些善后工作。在实践方法上,不仅让操作者知道怎么装配,还要让他们知道怎样检验自己操作的结果,对错与否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通过实例操作查看、对比,亲身体会提升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5建立协同合作规范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生产信息是手工记录或者口头传递的,主要突出的有3个问题:(1)多种物料与日常装配任务之间缺乏有效的优化措施,只能主观判断最近的装配过程,很容易发生异常情况;(2)装配过程中工艺执行标准是否存在概念不清,导致装配流程和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所谓“标准状态”下的概念定位,造成浪费;(3)综合管理部门等是否在第一时间获取生产过程中的需求,生产中设备故障信息及人员、工序变更引起的质量问题,能否及时处理。进一步提升班组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上、下工序间的高标准,减少不良品的产生,从一定程度上激活班组员工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全面遏住由细节隐患转变为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减轻了下道工序的控制压力和难度,腾出更多时间投入生产状态分析和过程方案优化,使班组间的协同合作进入稳固的良性循环。
2.6建立“四检”执行规范
每个工序、每个环节都有提升一次通电合格率的潜力可挖,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但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四检”,“四检”过程执行,重在落实。自检:确认装配前待装件是否有合格证,运输过程是否会出现异常;装配后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检验,确认器件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防止出现质量变异;巡检:不定时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检,生产人员的行为、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工艺、技术是否跟进等等;专检:这是生产人员对产品加工质量的最后一道把关,全面专检至关重要。把检验诊断问题的方法和标准融入在每一道装配环节中,并将发现的问题点还原到每道操作过程中。对生产线而言,只需要每个人熟知一道工序,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7建立质量标准规范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细微入手整理符合该产品的应用标准,指导生产过程。在发现质量问题的班组当中,要求本组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去开展工作,避免在工作上出现的质量异常问题。想办法突破局部的思想至酷,未雨绸缪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培养各工序人员按质量作业标准进行检验的习惯,逐步改变凭经验而非凭标准进行检验控制的作风,最大限度减少失误。通过标准化、作业化的建立与推进来改变一次通电合格率不高现状,对待新产品想办法建立作业标准,对待老产品制定完善步骤。
结论
提升一次通电合格率是没有止境的,当一个方法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可以换个方法试试。做任何事,都是贵在落实。做任何事也都离不开组织,只有精心组织,才能付诸实际行动。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作者简介
王开伟,1979年7月.安徽涡阳.2005年毕业于皖西学院.大专.现供职于中电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