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素质拓展作业应具可操作性和实现意义
2015-10-21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11期
对于参与孩子的作业,支持和反对两派,哪派家长更多?在爸妈心中,哪一类作业才算做“奇葩”?原本初衷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作业,为何会引起爭议?学校应该如何布置作业?家长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和家长都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责任是各司其职,而不应混为一谈。他说:“学校是知识教育,家长更多的是亲情交流,而不是孩子作业的监督员。”“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特别是小学之后,更不是孩子作业的协助者。”
对于层出不穷的“奇葩”作业,熊丙奇则认为,特别是素质拓展类的作业,绝不是老师的“拍脑袋”决定,而应该经过学校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现意义的,才能布置给学生。“学校应该成立一个教师委员会,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估。”他建议,学校成立题库,将实践之后具有良好效果的作业纳入分级,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开布置。
(摘自《西华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