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
2015-10-21胡家曙
【摘 要】 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它们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养成教育”的重要关注点。养成学生思维品质,要做到主体落实,让学生的思维回归真实;养成学生思维品质,要做到主导引领,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养成学生思维品质,要做到活动编程,让学生思维更加严谨。
【关 键 词】 思维品质养成;主体落实;主导引领;活动编程
【作者简介】 胡家曙,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好学科名师,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育家培养对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31-0053-04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特别紧密。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思维便面临运转的困难;另一方面,思维是语言的依托,离开了思维,语言便无法鲜活起来。维果茨基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代表了一种思维和语言的混合,以至于很难说清它是一种言语现象还是一种思维现象。”研究者发现,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核,语言符号是外壳,二者之间,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更看重外在形式上的语言活动,而忽视了内在的思维品质养成。学生在语言表达时,用词不准,层次混乱,认识浅薄,根子就是思维上的概念不明、条理不清、考虑不深。可见,离开思维讲语言,似乎就陷入无本之木的困境。要提高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必须提高他的思维品质。“语文养成教育”以此为重要关注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机理。
一、主体落实,让学生思维回归真实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语言在客观上起作用而且独立,恰恰是因为它产生于主观和依附于主观。因为它无处有久留之地,即使在文字中也没有,它似乎死去的部分总是必须在思维中被重新创造,有生气地进入话语和理解,接着必须完全进入主体。恰恰以同样的方式把它变成客体的正是这个创造行为,即语言每次都通过这个途径经历了个人施加的全部影响。”这样的认识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也是我们重视学生思维的重要出发点。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动,外在的语文活动实际上都是白忙活、假热闹。
课程改革中很多老师喜欢组织学生讨论,讨论中,教师似乎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似乎在鼓励调动学生的思维,但在很多教师那里,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真正在自己的思维轨道上运行,而是像浮萍一样随意地漂在集体话语的水面上,像风筝一样被动地牵在教师的手中,学生上课表面上是在学文本,实际上是在学教参解读的文本,学老师理解的文本。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一旦与教师的意见不符,就会被或婉转或强硬地“纠正”过来。长期下来,学生自己的思想便蛰伏起来,学生的思维指向要么是去猜测教师的想法,要么就安心下来接受教师的意见。有的教师还叫屈:我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呀!不排除有的教师确实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但在更多的教师那里,所谓创新,只能是在自己定义域和想象空间里的创新,如果学生偶然迸发的思维火花逾越了教师能理解的尺度,这种“新”就被判断为“错”。我们观察常态化的课堂(非表演性的),不难发现,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他们的年级高低成反比。按道理,越到高年级,学生应该越有思想,越会说话,为什么反而越不愿主动发言呢?原来,在老师长期狭隘的、纠正式的评价中,学生越来越不自信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讨论思维品质的养成,最实在的一条就是:把思维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思考,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我们常常标榜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真正生长在自己的脑袋里,所谓主体也必然是伪主体、傀儡主体。
把思维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必须建立一种宽松、民主、愉悦的交流环境。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思考的方法和结果有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调整思考方向、比较不同思考方案,即使学生思考有困难,也应该多从问题的背景提供上下功夫,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更多的支架。简单一点说,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真正想明白,想出前因后果,而不是想当然。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些重要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等。学习这些思维方法不是重在概念,而是重在运用。
真实化的思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建构知识、发现问题的关键。笔者在一次省级课题演示课上教学《过秦论》的过程,在听课老师中引起很大反响。一般认为,《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人教版教师用书把这句话理解为“秦國不施行仁义所以导致功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很多老师自己照搬了这种理解,也把这种理解照搬给了学生,这个过程中,从教师到学生都没有真正运用自己的思维想问题,而是人云亦云,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的肩膀上。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在解决了文章的字词句重难点之后,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是先让学生翻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随机抽查的8个同学中,有7个同学大意和教师用书的理解相似(可能在预习的时候看了有关资料,绝大部分资料都是辗转抄袭教师用书的观点)。于是我让学生思考:如果作者要表达“秦国不施行仁义所以导致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个论点,文章论证的大体思路应该怎样设计?2名同学的回答基本一致:先讲秦国施行仁义,结果处于攻势赢得胜利;再讲秦国不施行仁义,结果处于守势落得失败。此时老师让学生对照原文的内容。学生发现,文章先讲的是秦国凭计谋、暴力打败了强大的六国,后讲秦国仍然用暴力统治国家,却被弱小的陈胜打败。到这里,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秦统一前后两部分的异同,学生发现:秦统一前后,相同点是都不施行仁政,不同点是前期在攻势时取得了胜利,后期在守势时落得失败。铺垫到这个程度,老师提醒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翻译出中心论点的本意。分组讨论后,各组选一个代表把翻译写到黑板上。尽管意见还是不尽相同,但在不同翻译的对比中,学生最终还是觉得中心句的翻译应该倾向于“秦始终不施行仁义,但攻和守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或者是“攻和守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但秦仍然不施行仁义,所以招致失败”。
从微观上看,学生思维真实化,是进入真正的学习,产生个性化收获的需要;从宏观上看,让学生习惯真实化思维,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二、主导引领,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由于思维活动处于内隐状态,学生在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是不自觉的,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往往是缓慢的。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的学生比纯粹自学的学生有利之处在于,可以使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速度更快。
当我们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当作一个“黑箱”,从学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这个“黑箱”里的思维状态常常是模糊的、混沌的。学生的很多认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所以,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必须引导学生养成把问题想清楚的习惯。语文学习中,采用转换表达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把问题想清楚。如教学《拿来主义》,文章的前面几段实际上在讲有关背景,为讲“拿来主义”做铺垫。学完前面部分,学生思维是不是很清晰,可以设计一个填空题来检验:“因为 ,因为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学生这样回答:“因为有些人喜欢送去而不知道要‘礼尚往来,因为我们被别人‘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的转换,不仅使学生清晰了前文的内容,也加深了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课后面内容的学习中,对“拿来主义”的理解是重点和难点,作者在表达这个关键问题时用的是比喻手法,学生如果真正理解,就应该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可以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有学生概括出“拿来主义是对待外国的和我国古代的文艺,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我们的需要,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态度和方法。”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认识清晰了,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深刻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问:“如果我们把上述定义看作狭义的‘拿来主义,能不能推出广义的‘拿来主义呢?”这样一问,就将原文重点阐述的文艺领域的问题推广到一切外在的东西。学生拓展了对问题的认识,同时也使思维过程得到了伸展。
思维品质的养成需要一些抓手。怎样找到这些抓手,这又需要我们认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思维品质的重点项目,另一个是语文活动和思维的关系。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5个方面,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师要有自觉意识,尽管每一个活动都会有思维的参与,但在学生相对欠缺的思维特质方面,要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进行重点引导。比如,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两个层面的工作要做:一方面,要普及一些辩证法的思维常识,如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主观与客观、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等等,有了这些原理作支撑,学生考虑问题时就有了参考导向,有利于把问题想深刻。另一方面,要结合语文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化。如对于贾岛“推”“敲”的推敲,以前人们总是想从中找到一个更好的词来,而朱光潜先生认为“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无所谓孰好孰次,“推”与“敲”的选择关键要看作者想要描绘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意境是什么。朱光潜先生高明所在,就是因为他有了“主观与客观”的思维。教师借这个案例,可以说明在使用语言时,要有主观与客观的思维,如果为了词语本身而忘了自己要表达的意图初衷,恰恰是舍本逐末。要让学生意识到,使用语言时,指向精确感情鲜明往往是一种需要,而指向宽泛一点感情模糊一点往往也是一种需要,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前提是要有高明的思维来掌控。
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中,创造性思维是优先培养的对象。这当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保持创新的动机。威廉·冯·洪堡特指出:“思维本身是由动机激发的。在每一种思维的背后有着一种情感——意志的倾向,这种倾向掌握着思维分析中最后一个‘为什么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中,要把创新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价值观。学生的思维中如果植入了创新因子,就会常常充满创新的倾向。从思维方法上说,要创新,最常见的路径就是“去熟”:即别人讲过的观点尽量不讲,别人写过的套路尽量不用,甚至自己讲过的、写过的东西也不再重复。比如写作文,首先就要对头脑中初始涌现的东西审视一番,进而不断地把老套的想法刨去,最后才可能引出新的念头。也可以倒过来训练,让学生把写好的作文拿出来,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把习惯性的套话、正确的废话删去,看看还能剩下多少“干货”、“新鲜货”。这样的事经常做,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机,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活动编程,让学生思维更加严谨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意思是年齡达不到一定程度(没长胡子),办事往往是不靠谱的。中学生就处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不靠谱”典型表现在,有时候可能产生很好的想法,有时候却又可能产生很糟糕的念头。在思维品质上看,他们难以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可靠的思维状态。如果能够改进这种状态,他们就会在成熟的路上向前跨进一大步。
我们发现,电脑的思维似乎更为可靠,哪怕你关闭一个很小的文档,它都会谨慎地提醒“是否保存对文件的更改”。中学生思维与电脑思维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后者多了一套严谨的程序。从这一点我们得到启发: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中,培养一种程序意识,会避免很多问题。
学语文与学其他学科不完全相同。一方面,面对语言材料,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感到是熟悉的,而实际上,每一个具体的语言材料内涵空间很大,不同的人产生的理解差距也很大,这也正是名言“所有的理解都是误解”的语言学归因;另一方面,对于个人而言,语文思维所处的空间似乎无所障碍,不管怎么想,思路总是通的,这就使得缺少反思的人在思考问题时没有预警、没有红灯。可见,在语文思维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地步步展开”。由此看来,如果能解决思维过程中非离散型和非线性的问题,那思维的严谨性就会大大提高。
以文本赏析为例,学生对语言片段的理解常常是出于某种笼统的直觉,也就是受到了非离散性思维的干扰。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把语言材料有意分为“对象——背景”这两个层次,先揣摩语言对象的背景信息,再在背景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语言对象,这样的理解一定准确得多。维果茨基说过:“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言语,仅仅了解他的词语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思想。但是,甚至这样做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动机。直到这个层面,对一种言语的心理分析才算完整。”在这里,语言对象的背景信息就是说话者的“思想”和“动机”。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第一步还在透彻了解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这一步做到了,然后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辛苦经营的功力。体会而有所得,那踌躇满志,与作者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不相上下,这就是欣赏,这就是有了欣赏的能力。”这个说法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却非常适用,原因就是它符合学生思维活动规律,而且很好地防止了思维的非离散性和非线性误差。文本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追求创新的设计,但我们应该明白,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路径,更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
再以作文教学为例。学生面对指令性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的审题,而这个环节常常出问题。我们引导学生从题目材料的不同角度、不同要素、不同层次思考问题,目的就是破除思维的非离散性,防止在笼统的思考中出现偏差。有经验的老师还会这样要求学生,作文过程至少要经历理解题意、构思、写作这3步,其中最微妙之处是,在理解题意的环节要集中全部精力思考題目意图,而不要同步混杂着考虑写法,以保证这个过程的准确性。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严防思维的非线性干扰,有意把思维过程分为线性的几个步骤,便于学生掌控和充分发挥。
需要提醒一点,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还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低档次思维的教师能很好地教出高档次思维的学生;反过来说,一个思维品质很好的教师,他的语言行动在有意和无意之间都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俄]列夫·维果茨基著.思维与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0、148.
[2]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72、177.
[3]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584.
[4] 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94.
[5]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14
(编辑:杨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