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5-10-21马莹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

马莹

摘 要:信息时代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充分解析信息化教学,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三个途径,即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实践教学,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强调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专注于高层次技术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更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

1.信息化教学的含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发展的教学。其本质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的运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科学地安排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現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态。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不仅要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还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信息化。

2.信息化教学的表现形式

信息化教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具体包括电子课件、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教学软件、虚拟情境、网络课程、在线测试评价、课程游戏、仿真业务环境、在线交流等等。

这些种类繁多、形式新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并非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一定要处理好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教师应该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教学形式,用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达到什么目标等,都必须由教学内容来决定。只有充实的教学内容和恰当形式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应用型本科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2002年,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新升本科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社会亟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成为该类院校的根本任务。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更强调综合应用性知识,更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革新能力,更强调开拓创业精神的训练。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环节。

信息时代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还必须具备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信息化教学广泛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知识、信息的流通,使信息处理能力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因此,信息化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1.资源建设和应用滞后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提升“多媒体教室数、校园网带宽、生均计算机拥有量”等硬件评估指标作为首要任务,偏重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与之相适应的软件投入和实际应用等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则明显滞后。造成硬件设施的实际利用效率和效果较低,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无丰富的内涵。

2.滥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并非用得越多越好,而教师往往容易陷入这个误区,只注重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例如,教师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播放视频,而省略了很多讲解的过程。学生看得是热热闹闹,却没有领会观看的目的,以及应该从中掌握的知识。这样仅仅用新奇好玩的形式吸引了学生,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3.教师素质尚待提高

大多数教师的技术素质还达不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信息化教学,首先需要教师会制作电子课件,并将视频、音频、校园网、虚拟教育、网络与远程教育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系统。但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和应用能力有限。对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性和积极性的欠缺,使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难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4.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的专业课程以技术实践为主,因此,有观点认为虚拟性的信息化教学不适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技术实践的需要。

5.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实践教学

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要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辅助手段。首先,可以充实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主,但一些课程由于设备不足、地域限制等原因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播放视频,或计算机模拟操作来实现。其次,可以简化实践教学的过程。实践教学的环节和过程较为复杂,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对整个过程进行简化。例如,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基本的技术操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实训基地直接进行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实训的效率,还能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6.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资源(文本类素材、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教学素材资源(如教案、教辅资料和教学案例等)、题库、教学课件与教学应用软件等。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与维护,这样才能使教学资源具有技术生命力。并且,要保障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资源共享模式,从而为教学及其实践提供充足的资源。

7.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既是信息化资源的制作者和应用者,又是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因此,要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首先,可以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师能够主动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其次,根据“以赛促教”的理念,在校内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并鼓励和选拔教师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以增强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经验。再次,还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技术精湛的专业信息技术队伍,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日常管理维护都有专人负责。

总之,信息化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善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特点,继续发扬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结合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手段,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静,郑自辉.应用型本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4(02).

[2]姜明,王文秀.应用型本科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J].北方经贸,2014(06).

[3]田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资讯,2012(10).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