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的外墙防渗漏技术
2015-10-21牛凯峰
牛凯峰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人口增长也较快,为了解决更多人的住房问题,我国的民用建筑愈来愈多。而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问题就成为建筑单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本文分析民用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
1. 民用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
1.1 外墙面抹灰层出现裂缝
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其结构的垂直度很难掌握的十分精准,这就造成外墙面的抹灰层不均匀,有的部位厚度太大,已经高于25 毫米,甚至底端超过100 毫米,那么此时就很容易出现裂缝情况,容易出现漏水现象。
1.2 墙体自身出现裂缝
在民用建筑过程中的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不实造成混凝土的密度偏低,这样就容易造成渗漏;墙板浇筑工艺中,墙体混凝土的沉实时间较短,造成墙体沉实度不够,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对外墙面养护忽视,而只重视混凝土墙的浇水养护,如果是天气炎热尤其是夏天墙体两侧的温差就会很大,加上墙体养护时间太段,很容易出现裂缝情况。
1.3 外墙铝合金安装不标准
在外墙的铝合金安装中,组合窗、窗框等安装不牢靠或连接不标准、窗台没有做防水、铝合金窗框周围打胶塞缝不密实等情况,都会使窗框出现空鼓和渗漏情况。
1.4 外墙施工遗留孔洞处理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会留下很多孔洞,如穿墙螺杆孔、预留槽钢洞等,还有用于穿拉杆的剪力墙孔洞,如果在封墙的时候密封不严,就会出现缝隙而造成渗漏。
2. 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2.1 框架结构墙体预防开裂渗漏的施工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都采用框架结构外墙维护结构,而框架结构外墙维护一般是利用蒸压气混凝土进行砌块,而蒸压气混凝土砌块方法的特征是收缩性大、强度偏低、和砂浆的黏结性较差,这就会造成墙体出现裂缝,或者抹灰层出现空鼓,这些都能导致民用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
2.1.1 砌筑要求
砌筑要按照相关施工规定执行,对材料的堆放和防雨防水采取适当措施,对柱、墙体、梁的结构合理布置。砌块含水率在10%到15% 之间才可以砌筑,砌筑过程要对密度和强度不同的混凝土砌块分开砌筑,并且蒸压气混凝土砌块和其他砌块也要分开单独砌筑,每天砌筑的高度不要超过1.4 米,当砌筑到梁底大概200 毫米时,应该停止砌筑,静止一周砌体变形趋于稳定之后,在使用相同材质的小砌块进行加固措施。并且要注意外墙部位的最下面的砖应该全部刷上面剂,以此来保证不出现渗漏现象。
2.1.2 砌体选材
砌体选材十分重要,要保证材质干燥收缩不高于0.5mm/m,抗压强度至少5MPa,在出釜之后至少有28 天的养护时间,砂浆必须使用专门的加气混凝土类型,这样报水效果才会好,也会很大程度避免由于砌块收缩而导致的裂缝现象。
2.1.3 交接部位
外墙的维护结构以及框架结构梁柱,因为材料的强度有所差异,而且收缩也不统一,很容易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交接部位需要用钢板网进行加固,并且使用加钉300 的宽钢板网进行加固,还要在钉网用一比一的水泥抹上大概五毫米厚度,然后网体进行覆盖,这样能够加大墙面和网体的黏合性,也能一定程度防止交接部位出现裂缝而导致出现渗漏情况。
2.2 外保温层防止渗漏的施工技术
2.2.1 外墙热桥断桥处理
金属、柱、钢筋混凝土梁、遮阳板、挑阳台、突出线条等共同构成了外墙的维护结构,但是在室内外的温差较大时,就会出现传热密度大、内表面温度偏低的一些部位,这些部位就给传热提供了桥梁,我们称之为热桥。热桥位置容易出现裂缝或空鼓情况,导致发生渗漏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断桥处理,也就是利用外保温层将所有外表面完全包裹住,让保温层能够密封。
2.2.2 逐层释放应力
外保温层防止渗漏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应力的释放,采取逐层渐变来释放应力的方式。保温层出现裂缝主要是材质问题,材料如果能够释放应力,降低应力过于集中,就能有效控制裂缝情况出现。所以用于墙体保温所使用的材质一定要有很好的柔韧性,还要增加加强网,这样能够分散防护层中的应力。在墙体保温工程中将“放”和“抗”有效结合,能够防止裂缝情况的发生,主要以“放”为核心,以“抗”来配合。下面对防裂措施进行分析:窗体周围和角落位置几种的部位增大加强网的使用,有效分散应力;选择质量优良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使用热镀锌的钢丝网,并且在布置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长度和防腐蚀的措施;在结构变形的位置合理设置变形缝;尽可能使用外墙保温体系。
2.3 外墙装饰面层防止渗漏的施工技术
2.3.1 面砖镶贴
在对外墙面进行镶砖时,要保证基层的湿润程度,饰面的材质表面要认真清洗,并且用水浸泡后晾干才可以使用,在面砖镶贴钱,要对底灰空鼓和裂缝情况进行检查,如果空鼓的面积超过二百平方厘米,收缩缝超过一百毫米,并且深度高于十五毫米,灰的厚度低于二十毫米,这些部位必须采取修補措施,修补完成后才可以进行面妆镶贴。在这个阶段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砂浆的饱满度,块料的周围要留出适当的缝隙,一般在6 到10 毫米左右,并且使用勾缝器将砂浆更加严实,然后掺入水泥浆,此时需要再次勾缝,缝深度在1.5 毫米到2 毫米之间最为合适。仔细检查灰度缝隙的饱满情况后才可以拆架。具体数据应满足如表2.3.1 所示。
2.3.2 基层处理
如果在外墙抹灰过程中,加气混凝土和砂浆的黏合性较差,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和空鼓现象。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墙面和砂浆表面附着的杂物和浮尘等进行清理,然后用水将外墙表面润湿,含水率控制在10% 到15% 之间,并且用一比一的水泥浆拉毛墙面,也可以用浇水泥浆或专用界面剂,做好这些准备才可以抹灰,抹灰之后晾干检测缝隙情况,还要做好防水防雨措施,避免墙面受到雨水的冲刷,但是要定时进行喷水养护措施,也不要让墙面受到日光照射。
2.3.3 涂料饰面
目前的多层压抹工艺一般分成三次,底层、压网层和面层。底层就是在EPS 板检测合格之后,使用聚合物抹面砂浆,厚度为2到3 毫米适中,然后将网格布压如到砂浆中,不让其露出,一般在窗口、翻包网格布和大角等多个部位要增强;压网层就是将网格布铺平,保证没有褶皱出现,然后从中间向两侧进行压抹;面层,也就是在保证网格布砂浆是润湿状态的时候对面层进行压抹,这等同与防水砂浆多层压抹灰中的刚性防水的原理。
2.4 外墙细部方式渗漏的施工技术
2.4.1 墙体底部处理
对墙体的底部采取混凝土导墙处理,在墙底设置混凝土导墙高度为200 毫米左右,然后每层都控制一定的高度,对墙体的看渗透能力和强度有很大提高,也加强了房屋的耐久性。
2.4.2 外墙管道周围处理
外墙管道周围应该堵实,可以使用掺麻丝的砂浆,但是要保证砂浆的干性和硬度,还要分两到三次进行堵实际,然后沿着管道周围涂上耐侯浇。
3. 结论
总之,造成民用建筑外墙渗漏的因素很多也十分复杂,如上述所分析的各个方面。民用建筑外墙如果发生渗漏现象,对居民、建筑单位以及建筑物本身都会带去很大损失。因此要对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重视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效预防和控制防渗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