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象与现代水墨人物画
2015-10-21吴鹏慧
吴鹏慧
【摘要】本文通过揭示“心象”的概念、品质和审美本质以及“心象”的东方美学特征和绘画创作价值,阐述了心象与气韵;心象与造型;心象与国画材料之间的关系,为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心象;品质;水墨人物画
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26-01
1998年,殷双喜先生在刘一原个展时首次提出“心象”一词。之后,“心象”一词在美术界被广泛应用。“心象”之“心”为绘画主体的心中之象,心化对象、心化物象之意;“心象”之“象”为心化物象。“心象”由主观的“心”和客观的“象”化合而成,分别代表绘画创作的客体和主体、物与我、客观物象和主观思维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达到统一,是达到中国传统美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画创作完成整个过程。在古代画论中“心”与“象”是相互依存的,“象”为“心”提供了参照,“心”则把“象”人格化。“心”与“象”的化合一直是中国绘画审美标准的理论基础,也是一种艺术创造。为此,本文通过揭示“心象”的概念、品质和审美本质,阐述了心象与气韵、心象与造型、心象与国画材料之间的关系,为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一、心象的品质与审美本质
心象客观物象在绘画者心中的主观反映,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可见,对心象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历代画论对“心”和“象”的解释,要从心象的品质来感受心与物的融合。其一为直觉形象,心象的生成依赖于感官直覺,然后经过主体的思维、情感等形成心象;其二为个体差异性,心象因为个体的不同,既使面对同样的客观物象不同的绘画主体会因为其自身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尽相同的心象。
所谓心象的审美本质包括三个阶段主要为1、形象的直觉,心象是心中之象,属于心象的初级阶段。2、心理的距离,齐白石曰: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其实就是“心理的距离”。3、移情作用,移情作用的最主要特征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的我对客观世界的物象有非常广泛的接触,并非对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发生移情作用,只有对凝神关照的物象才集中注意力,然后发生移情作用,凝神关照的最佳状态就是达到物我同一,绘画领域就是心与象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移情作用是心象的最主要的审美本质。
二、心象在水墨人物画中的实际应用
(一)心象与造型
中国古代画论中,“造型”并非单纯地画得像。造型“造”得并不是“物象”,而是“艺术形象”。黄宾虹先生认为:充实、丰厚、超越的笔墨,本身就构成了绘画的视觉内容,不应假借文学的联想与提示,那是绘画的贫弱。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于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三、唯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可见,物象外形的逼真准自宋元以来并不是中国画的最高追求。造型是媒介,目的是达到“象”,但“象”已经不是物象,而是心象,它经过绘画主体的物化,具备了物象的“形”和“神”、体现了画面的“气韵”,同时还达到了“写心”的目的。
(二)气韵与心象
气韵是中国画的最高审美要求,此观点源自谢赫的六法论,在这之后还没有其它的中国画论对其否定。“自谢赫定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后,气韵遂成为国画唯一之灵魂。”荆浩在《笔法记》中将“气”与“韵”分别列为“六要”的前两位:“一曰气,二曰韵,……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也就是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所谓心随笔运者,岂心为笔使乎?非也,盖画者在下笔之始,心中原有一股蓬勃郁积之气,无可发泄,借笔墨以泄之。可见,“气”源自“心”。“韵”是一种不俗气的“象”,“韵”是一种不俗气的“象”。“气韵”是“心象”在具体绘画作品上呈现,心象的品味决定了气韵的高低。既然气韵是中国画的最高要求,那么心象就是对画家的最高要求。
(三)心象与水墨画的材质
水墨画的材质是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纸、砚,就绘画材料的特点可以做到:1、落笔成形,难以修改;2、笔墨的随机性、偶然性变化丰富。“落笔成形,难以修改”是对心象的成熟、完备和作画状态提出的要求,而作画状态又取决于心象的成熟与否,即“成竹在胸”。“落笔成形”要求绘画主体在作画状态方面果断、肯定,不能犹豫;对刻所画的内容如庖丁解牛般了如指掌,只有到了这种游刃有余的熟练程度,才能运笔肯定、果断。水墨人物画不同于山水画,写意也不是随意的变形,所以人物的造型在心象角度必须达到“成竹”才能“落笔成形”。“笔墨的随机性、偶然性变化丰富”是因为宣纸和水墨的材料性质和中国画的传统运笔要求。毛笔在宣纸上运用的过程中随机性、偶然性、随意性强,每一笔的浓淡、虚实结合宣纸的渗化变化非常丰富,因为中国画讲究一气呵成,所以作画的过程不能随意中断,心象必须根据画面的进度迅速作出调整,为后面的运笔作准备。如果“成竹在胸”对心象的质量提出要求,那么“心随笔用”则对心象形成的过程提出要求。
参考文献:
[1]初枢美.悲怆的心象——何怀硕水墨风景[J].美术研究,2005(4).
[2]翟洁.论中国画的笔墨心象语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