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式教学在IP数据通信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1陈华
陈华
[摘 要] IP数据通信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紧密结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本校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先做后讲”的倒置式教学模式,并就师生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 键 词] 倒置式;教学;IP数据通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040-01
一、课程现状
IP数据通信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相对于通信行业的其他课程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今移动通信技术由以前的3G技术上升到4G技术,也还是以IP技术为主要核心和承载的数据传输模式,可以说IP网络技术就是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模块。但是该课程又是在专业课程当中比较难入门的一门课程,针对本校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项目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故如何上好这门课,怎么上好这门课成了任课教师和专业教研室探讨最多的话题。
二、课程设计新思路
IP数据通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数据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常用的网络协议及IP地址规划;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及配置;VLAN技术的应用和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及配置;常用动态路由协议原理及配置和应用;常用的一些技术原理和配置应用。根据项目教学的要求,把知识点重修整理为四个模块即: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设计技术、网络互连及网络业务拓展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讲究的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非常重要,只有知道了原理,为什么需要这样做,然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原理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课程时,刚开始按照传统的知识顺序来授课,但是通过对学生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学生对刚开始的理论学习兴趣比较差,等到后面开始讲实验的时候,学生往往已经对课程失去了信心,导致对整个课程的放弃。故如何有效地将学生导入课堂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对不感兴趣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对任课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是机器人,除了让学生知其然,还需要知其所以然。
针对以上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了,所以我们试着采用了非传统的教育模式——倒置式教学模式即“先做后讲”的模式。比如课程中的路由交换部分,我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先不讲枯燥的理论部分,而是直接教授学生如何设置家庭、办公室和宿舍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设置。当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问如“为什么做了trunk VLAN之间就可以通信”之类的问题,由我们被动的讲解传授知识,到学生主动提问。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给他们讲解理论部分的知识,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先学怎么做,再学为什么的倒置式教学方法,使得课程培养的优秀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也由死气沉沉、瞌睡连天变成了热情洋溢。还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兴奋点就是10~30分钟,于是在课堂中把握好时间点,适当插入行业的有趣新闻和热点新闻,活跃活跃气氛。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告诉我们必须点燃沉闷的课堂气氛,我们的授课对象才能进入我们的课堂。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才能积极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有一项调查表明:学生是否对该课感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学生是否对上课的老师感兴趣。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常在想:我与学生的距离应该保持多远?师生关系该如何定位?可惜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
以上是在多年的教授IP数据通信这门课程时,结合本校通信专业高职生的学习特点所总结出来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以及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对师生关系进行了一点点的心得介绍。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一如既往地去探索,去努力和思考。
参考文献:
曾斌.《IP网络技术》的教学新思路[J].江西环境工程学院校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