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执行力分析
2015-10-21王翠屏
摘 要:我们常常说,一个企业的发展三分靠战略,七分执行。倘若没有有效的落实,即使我们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制定得再完美,目标也无从实现。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却总是执行不到位,我们怎样做才能塑造出优秀的执行者,如何才能形成好的执行力文化,这些都值得去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执行力;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份内的工作,对企业而言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预定目标。无论哪一类企业,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最终都需要通过执行来实现组织目标。当然,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对执行力的认知过程,也是从无到有、从忽视到逐渐重视的。制度制定完成之后,最关键的就是执行了。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认真去执行或者打折扣执行,都是事倍功半的。虽然很多公司都有完善的制度流程,都有上墙的约束规范,或者制度性的标语口号悬挂在外,但是如果没有以制度为准绳保质保量的去完成工作任务,对企业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下面,对于执行不力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企业和员工两个层面进行认识。
1.从企业层面来看,其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执行不力,无法做到“令行禁止”;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得不到贯彻执行;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不清,甚至出现交叉或者盲点;协调不力,冲突无法得到及时解决;缺少激励,或者流于形式;缺少监督、惩罚机制;长期的错误未得到纠正;领导默认;员工不胜任岗位;培训不够。
2.从员工的内因来看,其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消极,不愿意干;员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员工不知道怎样去做;干起来不顺畅;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知道干不好没有什么坏处;责任意识不强;能力有限。
二、如何避免执行不力
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员工自身,都应该常常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我是谁,即自己的定位是作为决策者、管理者(协调者),还是执行者;二是我该做什么,就是在决策、授权、布置任务、协调、反馈问题、解决冲突、执行、完成任务等诸多事项中,我需要做什么;三是我该怎么做,也就是说如何找最简单的方式、最有效的办法、最省力的措施,去追求最准确的目标,完成最该完成的任务。
除此之外,我们在避免员工执行不力上还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制度理清职责。首先,完善健全的制度是执行的前提和依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制度中都应加以明确。如果没有制度的要求,员工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执行,这必然会引起偏差与错误。其次,部门职责是界定部门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准绳。职责不清必然会导致有利的事情大家争着做,没利的事情没有人做,或者是明明应该他做的事情,领导安排我做,做好我没有好处,做坏还得承担责任,为什么要做?退一步而言,要做也行,那肯定也会风险第一,结果第二。
2.不断加强培训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会只顾埋头定制度,制度发布之后不管不顾。实际上,员工对制度、职责、标准的认知能力有差异,行为也不尽规范和统一,这就使得执行过程中需要反复请示领导,操作过程中浪费不少时间,延缓了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衰减,很容易发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每次制度流程的更新,都有必要通过员工培训让执行者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时,工作目标才能实现。宣传培训要灵活应用多种形式,为了检验员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需要对应知应会情况进行考核评定,强化执行者对制度内容的把握,扫清认知障碍,将制度的执行变为习惯,逐渐内化于行。
3.重点监控执行过程。在沟通上要说目标,说标准,说方向,说进度,说结果,要把重点放在关键目标上,进行及时跟进,了解落实情况,不断发现问题并予修正。其次,要在审视客观条件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要求员工作出承诺。第三,员工出现工作错误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要容许员工犯错。要与员工一起及时分析错误的根源是什么,防止下次发生同样的错误。第四,管理者暨要切忌当甩手掌柜,也不能过多的过问。要善于发挥导向作用,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为下属提供支持,要多协商,少强制;多发问,少命令。不要强迫下属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4.强化中层管理者素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首先自己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说服下属高效执行。中层管理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就是高层与基层之间的纽带;发挥得不好,则成了挡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壁垒。中层管理者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的是上下沟通的作用,在管理执行的落实上扮演着执行落地的重要角色,因此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执行力的高低。中层管理者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减少沟通的层级;中层管理者要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找准问题的实质,善于寻找解决办法,善于提出创新的思路;中层管理者要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往往各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与各个部门如何进行协作,如何平衡工作分工都需要管理者很艺术的去完成。
5.及时沟通有效协调。由于企业事实上存在着管理层级、本位利益,使信息的有效传递受到阻碍,因此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搭建沟通平台在企业中尤为重要,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全身心为一个没有归属感、不受尊重、缺乏温暖的组织努力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不仅有利于上下级之间保持充分的信任度和归属感,还可以了解到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并及时调整,执行力自然就会提高。这里所指的沟通协调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及时与相关人员和部门沟通协调,保持信息和渠道的畅通;另外一方面,员工遇到困难自己无法找到解决方案时,要积极主动的与领导沟通,寻求帮助。
6.奖罚分明善于激励。管理者在工作任务布置以后,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偏差并予以纠正,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现在企业中,关于绩效考核的制度体系建立尤为重要,要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达成后员工会获得哪些奖励,未达成如何进行处罚,这些都需要再工作任务落实之前让员工充分知晓。更重要的是,对于执行中做得好的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和奖励,做得不好的要根据制度加以惩罚,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执行不走样。久而久之,执行力就会变成了一种习惯,形成文化氛围。(下转065页)
(上接062页)7.用人不疑懂得授权。领导事事大包大揽,看似问题解决了,可实际员工却没因此得到锻炼和培养。长此以往,员工就会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古人的一句话,生动的阐明了授权的重要性。管理者一定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因为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工作中有各项重大任务,也有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作为领导也不可能做到总揽一切,因此必须给下属授权。领导在交给下属任务时,就需要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利,做到明责授权,事权清晰。下属被授权,也是对其的一种信任和认可,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在工作中得到锻炼。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授权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任其发展。下属在遇到困难和瓶颈时,领导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指导、协调、支撑,这一点,许多管理者存在理解或者思想上的认识偏差,甩手掌柜般认为授权后就万事大吉了。
8.知人善任“一视同仁”。作為领导,不应仅仅关注和偏爱优秀的员工,如果只关注“先进“,就会使优秀员工处于敌对环境之中,导致普通员工工作消极抵触,更有甚者可能会人为制造一些麻烦,设置种种障碍。领导者应当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员工无所谓“先进”与“后进”之分,领导的价值就在于,把合适的工作分配给适合的员工,从而达成工作任务。
综上所述,企业形成良好的执行力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执行力文化的形成,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分明有力的监督、公平公正的考核等等,因此只有多措并举方能确保高效执行,才能达成个人或组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树信.新世纪领导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3]张英奎 孙军.现代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王翠屏,女,1982年,陕西延长人,2005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甘谷驿采油厂企业管理科副科长,主要从事制度建设,法律事务管理及政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