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5-10-21胡凤霞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荆芥结膜炎防风

胡凤霞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具有多种病原,其中主要的病原是牛嗜血杆菌,但只有在太阳紫外光强烈照射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该病的典型症状。另外,当肉牛饲养在温度过高、干燥过度、刮风剧烈、光照强烈、蝇粪滋生的环境中和饲喂的牧草过长等都能够引起本病的发生和传播。当用牛嗜血杆菌单独对牛只眼睛进行感染,或者只使用紫外线对眼睛进行照射,一般不会使病牛发病,或者仅出现轻微的症状。牛嗜血杆菌对理化因素有很弱的抵抗力,将普通浓度的消毒剂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59℃,作用5min即可将其杀灭。当病菌离开病牛后,一般在外界环境中只能存活24h以内。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牛以及带菌牛,通过细菌学检查能够在其眼、鼻等处的分泌物中发现有大量的病原体,且能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达数个月左右。现在,对于该病的自然传播途径不是很明确,大多认为感染该病的主要途径是由于同种动物间的相互接触,此外飞蛾、蝇虫等也可携带病毒进行机械传播。该病的易感染动物是牛、山羊、骆驼等。在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动物处于幼龄阶段的感染几率相对更大一些,尤其是年龄小于2岁的幼仔,更容易发生接触感染。该病一般在夏秋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此时气候炎热,且温度和湿度较高,其他季节相对来说发病率都较低。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且饲养密度过于集中、强光直接照射以及尘土飞扬等,都会使该病感染程度加剧。

2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是3~7天,临床上根据发病情况分成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急性型病牛初期眼睛流泪、畏光,眼睑疼痛、肿胀,无法张开。结膜血管怒张,明显潮红,并有黏性脓性分泌物流出。病情较轻时,只出现轻微角膜炎或结膜炎,且能再短期内恢复正常。病情严重时,在2~4天内,角膜的中央先是略浑浊,之后不断扩散,并出现角膜增厚,血管分布在边缘处,造成不透明的角膜外围呈红色,且有黄色沉着物盖在上面。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眼内压逐渐增高,导致角膜向外凸出,形成丘疹犹隆起,呈尖圆形,从而使其视觉失明,有时还会破裂形成溃疡。如果只在上皮和波曼氏膜角膜前弹力层出现溃疡,通常1~2星期内能够康复;如果在固有膜出现溃疡,特别是继发感染脓性细胞,则会转变成慢性型。此时,由于角膜厚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溃疡的不断扩散,特别是固有膜的间质组织明显增加,角膜呈灰暗色,并能在溃疡表面清楚的看到有黄色脓性纤维性沉着物存在。血管从边缘处移动到角膜,且台斯梅氏膜角膜内皮和角膜后弹力层往往会通过固有膜角膜基质层而脱出,使其眼前房发生感染,导致眼前房不断积脓,严重时甚至角膜发生破裂,虹膜黏连,晶状体也可能脱落。病牛大多数先是单眼患病,然后发展成双眼患病。病程通常持续20~30d。

3诊断

通过观察了解牛场卫生防疫条件以及饲养管理水平,且通常是幼龄牛出现症状,季节正好是夏季,再根据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临床症状,对疑似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进行初步诊断,之后还要结合实验室检验,从而确诊该病。

4药物治疗

西药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通常选择地塞米松,但要注意严格控制地塞米松的使用量,必须按照要求每次对半递减。治疗时,先使用0.1%硼酸液对病牛患眼进行冲洗,将眼分泌物清洗干净。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对80万U或160万U的青霉素进行稀释,并按照5:1与地塞米松进行配比,注意地塞米松用量的控制,一般是使用地塞米松1mL,而使用5mL经过稀释的青霉素,在每只患眼处滴加2.5mL,每天2次,1个疗程是4天。或者按照每千克体重给病牛静脉注射100mg磺胺二甲嘧啶,每天注射1次,病情严重者可再增加1次,连续使用4天。当病牛角膜严重感染时,在眼睛局部滴加5%的硝酸银溶液,避免形成穿孔。

中药治疗:原则是祛风、清热明目。将16g川芎、60g山栀子、50g菊花以及粉甘草、炒白蒺藜、防风、木贼草、荆芥穗、羌活、曼荆子、密蒙花、蝉蜕、谷精草、草决明各30g,用水煎煮后去渣,降温后灌服,每天1剂,1个疗程是3天。如果病牛眦多干结,脉象洪数,口渴贪水,要减去防风、荆芥、羌活,而加入黃连、麦冬、黄芩、生地、前胡,从而宣散风热;如果病牛眦瘀,肝热盛,口干舌燥,要减去防风、荆芥、羌活,适量添加大黄、木通、黄芩、钩藤、连翘、黄连等;如果病牛属阴虚火盛,要减去防风、蝉蜕、曼荆子、羌活,添加石决明、熟地、黄柏、夏枯草、生地、知母,以平肝明目,滋阴降火。另外,西药治疗可与中药方法间隔交替使用,效果也较好。

猜你喜欢

荆芥结膜炎防风
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观察
感冒来碗防风粥
急性结膜炎患者如何护理?
眼睛痒并非都是慢性结膜炎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荆芥香里夏日爽
结膜炎:“感染性”在减少、“非感染性”在增加
防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