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电影成功影响下的国产电影发展策略
2015-10-21张娟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产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纵观其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之处亟待优化。美国是全球电影产业领先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电影产业发展十分成熟。对美国电影发展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电影行业的进步与成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美国电影的成功及其对国产电影的启示进行研究。
关键词:美国电影 国产电影 启示
电影是一种开展跨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是能够推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文化贸易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娱乐需求,对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对国产电影的发展进行探析势在必行。
一 美国电影成功繁荣的局面
美国电影全球化传播战略是美国电影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好莱坞就已经成为了成功的电影运营模式,其凭借着强大的资本支撑、市场占有率以及文化影响力传播到了全世界。目前,美国电影的年产量大约为全球电影产量的10%,并且拥有全球电影票房的70%左右。其中,美国的好莱坞是全球商业电影的集中区域,每年有大量优秀的商业电影在好莱坞被制作流向全球。美国电影成功发展至今、登上全球电影市场第一的宝座,与美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坚持毅力是密不可分的。
二 美国电影的特点
美国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外在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片思想的平实性。纵观美国电影的发展历史,美国电影的平实思想十分明显。在影片中既没有苦苦追寻关于人类终极生存的哲学思维,也没有深入探索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仅仅只是演绎着人们根据剧情就能够推断出结局的情节,是不需要经过过多思考就能够得出的结论。美国电影始终都是以娱乐为核心,选择大众化的制作路径,以制作商业电影,实现对经济收益的回报目标,因此其影片思想都趋于平实,符合大众的审美与品位。
2 影片类型多样。美国电影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影片的多元化类型是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中累积起来的。下列是2012年-2015年美国电影的代表影片:2012年《冰川时代4》(动画片)、《敢死队2》(动作/冒险)、《逃离德黑兰》(剧情片);2013年《惊天危机》(动作片)、《钢铁侠》(科幻片)、《卑鄙的我》(动画片)、《斯大林格勒》战争片;2014年《冰雪奇缘》(动画)、《移动迷宫》(惊悚/悬疑)、《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科幻);2015年《火星救援》(科幻)、《惊天魔盗团》(悬疑、犯罪)、《飓风营救3》(动作/惊悚)。可以看出近三年来美国电影类型包括动画片、科幻片、战争片、悬疑片、动作片、惊悚片、犯罪片、剧情片等等,其一同成为了大众电影消费的对象,并且同时满足了不同观众对电影的需要。
三 美国电影的成功原因
1 趋于大众化的制作理念
文化差距是影响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全球大众主流文化越接近,美国电影就越容易被全球观众所接受。美国电影中趋于大众化的制作理念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电影主题的选择上,作为需要,往全球流通各地的美国电影为了能够更加广泛地被群众接受,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生活心理,因此其选择采用观众熟悉并且容易接受的大众话题。例如,《哈利波特》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复仇者联盟》中团队协作团结的精神,《环太平洋》中拯救世界的英雄,《当幸福来敲门》中温暖的感情。这些电影中都体现着大众主流的精神理念,其能够让观众在享受视覺震撼的同时,也感受着来自美国电影的主流精神。虽然美国电影中不乏略微的血腥与暴力,邪恶与阴谋,但是影片中所表达的主流意识仍然是积极、公平、自由、和平、正义。虽然影片中主人公会历经重重邪恶,但是最终正义还是会打败邪恶,捍卫正义与人类的尊严,最终获得幸福。美国电影创作中这种趋于大众的文化理念能够在全球各国国家制造相同的价值认同感。
2 高科技精良的制作手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手段被应用于电影制作中已经十分普及。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电影《星球大战》上映就标志着全球电影行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电影拍摄进行修复、虚拟的时代已经来临。电影中的画面已经可以不需要完全依赖实物拍摄。1976年的美国电影《星球大战》让人们领略到了美丽的外太空,1993年的美国电影《侏罗纪世界》让人们见到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恐龙。尤其是近几年,在美国电影中的好莱坞大片大量地运用了高科技制作手段。例如,灾难电影《2012》中所有海啸、地震、房屋倒塌等画面均为利用高科技手段后期精心制作;《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的60%镜头都是使用国际最先进的4k分辨率集成双65mm镜头的IMAX3D摄影机进行拍摄,以制作出不存在的机械人;《阿凡达》利用3D虚拟拍摄技术制造了一个美丽的潘多拉星球。
3 满足全球化市场需求
电影的制作与拍摄需要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其中电影主角的人选以及制作团队就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例,好莱坞电影明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国家,获奖无数。例如,著名影片《勇敢的心》中的梅尔·吉布森就是澳大利亚人,《木乃伊3》中的杨紫琼、李连杰是中国人;观众们喜爱和熟悉的好莱坞的各个大明星休·杰克曼(澳大利亚)、金·凯瑞(加拿大)、杰森·麦可·斯塔森(英国)等都是来自世界各地。明星是美国最为成功的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一项,其最为成功之处就是其将原本属于全球的名人资源全部吸收归纳到自己的权属范围内,利用电影对明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打造明星品牌。贴上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标签,然后将其打造出的明星品牌推向全球,以满足全球各个国家对名人效应的需求。除此之外,美国好莱坞还拥有全球化的制作班底,拥有各个国家许多优秀的电影人。例如,我国著名导演吴宇森、李安,摄影师顾长卫、赵非等人都被邀请至好莱坞去创作电影。好莱坞利用来自神秘东方的文化为观众打造一种文化创新,以开拓新的市场资源,同时还利用著名电影人在其原属地区的影响力、地位、名声来获得华人文化圈内的接受与认可,从而全面拓展其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电影市场。
四 美国电影成功影响下的国产电影发展策略
1 大力培育电影市场
要增强电影的商业化操作。由于受到历史与政治原因限制,我国电影作为产业性质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久,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宣传主流理念的工具而存在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商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满足电影市场需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国产电影要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与思维,积极推动电影产业的商业化发展,构建健全的电影院校制度,充分调查市场需求,开展完善的市场测试,避免盲目跟风拍摄影片。要积极主动地对电影票价进行调查,从而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对影片定价进行调整。及时根据影片的市场反应来开展相关周边产品的开发工作。
2 整合中国电影文化资源
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整合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其占据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整合自然资源。中国疆域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江河湖泊众多,青山秀水比比皆是,可以作为电影拍摄地点的景点数不胜数。中国地域广阔,风景秀丽给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版图因素。其次,可以整合历史故事资源。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渊源流畅,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等都十分丰富。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影是一种叙述故事的艺术,而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题材与选择。因此,国产电影可以积极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故事进行挖掘,并且在其中注入现代气息,让鲜活的故事通过大荧幕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3 提升影片制作质量
虽然优秀的市场营销手段能够提高影片的知名度,但是最终决定影片票房程度还是影片的实力。从电影市场整体来看,制作品质粗糙的电影即使前期宣传工作做得再到位,依然很难获得高票房。因为,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影片的实力会成为观众口中的口碑,进而不断地影响票房的发展。例如,前期宣传工作并不是十分到位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依然凭借着其精良的制作,优秀的情节获得了观众更多一致好评,叫好又叫座。
4 满足全球文化需求
国产电影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本土化或国家化都不利于其发展,如果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成为了国产电影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所在。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媒介,其不单单要选取本国的特色文化,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全球优秀的文化经验。只有在具备了不同文化经验的时候,国产电影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核心竞争力,走向世界。例如,法国电影中的人物刻画细腻,笑点出其不意,幽默意味深长,观看法国影片不单单可以获得欢笑,还能够体会影片深处的温情。借鉴全球文化经验并不是意味着要照搬抄袭外国电影的制作方式,只是要求国产电影要摸索外国电影成功的背后,需求新的突破口,吸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获得新的创作灵感,以寻找自身的突破路径。
五 结语
虽然中国电影在以美国电影为领导者的全球化发展中仍然处于竞争劣势的状态。然而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状态以及不断壮大的国际影响力将会给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开端。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也给中国电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我国电影人不断的努力下,国产电影将会发展的更加成熟。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q126);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A05);湖北工程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30)。
参考文献:
[1] 董小麟、吴珊:《美国电影产业贸易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电影贸易的启示》,《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 胡夢薇:《美国电影投融资体系对完善我国电影投融资体系的启示》,《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第7期。
[3] 杨晓丽:《跨文化传播中的本土文化安全浅析——美国电影、日本漫画、韩国连续剧和电影产业对文化安全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
[4] 彭侃:《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营销机制及对中国低成本电影的启示》,《电影艺术》,2012年第3期。
[5] Cassady Diana,Townsend Marilyn,Bell Robert.Portrayals of branded soft drinks in popular American movies:a content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2006,Vol.3 (1):4.
[6] 粟晓丽:《“以和为贵”——从文化包容性看美国电影的世界发展态势》,《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第3期。
(张娟,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