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必然苦难”

2015-10-21曹飞越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悲剧心理学戏剧

摘要 悲剧是戏剧艺术当中最古老且最为重要的风格体裁之一,对于悲剧美的研究应当贯穿在戏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当中。本文从戏剧创作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悲剧美进行原理上的解析,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悲剧美的形态和形成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戏剧当中的悲剧创作有所助益。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法,本文的结论认为:悲剧美的普遍接受度是极高的,人类非常乐于在悲剧中感受这种艺术美感。而这种美感的获取在主观上来源于人对于完美自我的代偿机制,将自己代入人物在戏剧规定情境中的处境,获取悲剧美的感怀。

关键词:悲剧 戏剧 心理学

一 “独行者”的悲剧美感怀

悲剧美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以古希腊艺术为例。古希腊艺术就完全符合这种审美情趣。普鲁士美学家温克尔曼对于古希腊艺术,尤其是古希腊雕塑就有这样的评价:“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古希腊艺术无疑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不管是文学上的古希腊神话,还是古希腊雕塑,或是古希腊戏剧,都完全符合这一“完善的美”的美学要求。

古希腊戏剧——古希腊艺术中璀璨的明珠,就以卓绝的悲剧成就辉煌了几千年。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三位卓绝的悲剧作家留下了至今仍称得上绝佳之作的剧本。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其博大而深沉的悲剧美就让人无比沉醉。

《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俄狄浦斯就是一个充满悲剧性色彩的人。先抛开宿命论悲剧的特点不论。单说它在美学上的特点。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孤独的、寂寞的。俄狄浦斯是、普罗米修斯是,身为女性的美狄亚也不例外。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外界的不理解和质疑当中,甚至连他们自己也充满了对自己选择的质疑,这种不认同感的强烈,正是其悲剧性的根源之一。

更广泛地来说,人为什么会对这种悲剧性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孤寂在人类存在状态中的绝对性,同时也能意识到人类对孤寂的不甘;并由这种共同的不甘带来进一步的激励与启示,从而进入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每一个个体的存在状态从绝对意义上讲都是孤立的,人类必须依靠特定的符号系统来并不那么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无法直接进行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所以人们也容易沉溺在孤寂的悲剧美中。

二 完美自我的代偿机制

人沉溺在悲剧美当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当观众产生代偿心理的时候,另一种是人在获取关注和自我缅怀的时候。

先说第一种。当观众产生代偿心理的时候。一个悲剧性人物无疑是拥有无比魅力的。这个人物的孤独与寂寞是他身上悲剧美的重要来源。一个能够承受孤寂,并且在孤寂中走向人生高峰的人物是观众心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因为这种人物反映出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力量有着克服一切困难的神奇作用。人们渴望自己也成为拥有这种心灵力量的人。这就是观众经常具有的代入感。

为什么人会形成这样的代入感呢?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完美的理想自我存在。这个自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自我完善,用自身的力量(尤其是精神力量)来弥补自身的缺陷。而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因此,人会产生对心目中完美形象的崇拜,这种崇拜就是对理想自我的追求。

通常,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趋于完美,能够独自解决普通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独自承受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这反映了观众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这种完美的、无所不能的人物要想具备这种完美而无所不能的能力,又必然有着悲剧的人生。这也更加符合人类自我区别他人的愿望,增加自我认同感,即“我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在无数的经典剧作里都能找到这样有着强大精神世界却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比如《屈原》中的主人公屈原。在品格上,屈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悲天悯人的无上情怀;在能力上,屈原拥有无人可比的学识,震铄古今的远见。然而这样一个无限趋近于完美的人物在心灵上却是孤寂的,他的美政思想无法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但是他还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苦修精神。不可不谓意志坚强。

当观众在看到这样的人物的时候,不自觉地产生崇拜与渴望。崇拜这种自身无法达到的高度,渴望自己拥有这样的完美。这个时候,悲剧性不再成为避之不及的蛇蝎猛兽,而是成为了强者的证书。观众不仅在审美上对悲剧美产生认同,也从心理上认可沉溺在悲剧当中的自我满足。

这样的艺术形象还有很多,比如《岳飞》当中的岳飞;《胆剑篇》当中的越王勾践;《圣女贞德》当中的贞德……

在雅克·拉康的理论中,认为渴求是人的主体的划定动力。因为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但是欲望永远都无法满足。所以,在他的“镜像理论”中,雅克·拉康将人的主体心理划分为“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三个有逻辑层次的心理层面。其中“实在界”是作为不可知的基础现实状态存在的。而“想象界”和“象征界”是主体的欲望投射层面。

在这个理论中,主体会为了追求完美的幻象而进入“想象界”,因为在“想象界”中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意义的中心存在。在“想象界”当中,主体会与客体作出形象交换。人幻想中的理想自我形象可以由那些主体在其真实生活中所选择效仿的其他形象来补充和完成。

这种补充和完成的机制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代偿”机制。显然,人所乐意效仿的对象,乐意进入想象去进行代偿的客体必然是理想的、完美的,符合普世判断标准的。

在这种标准下,悲剧的进入不可避免。人们不是意识不到,而且尽管意识到了,在代偿机制进行之时,悲剧并不被认为是有害的。

三 获取关注与自我缅怀

人类总是在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不想让自己如同山洞中被缚的人一样,将影子当做真实的世界。这种潜意识中就烙印着的诉求是坚韧意志的来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了几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人促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逐渐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善的理想自我)。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的人才产生人生的最高追求,才可以期望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而自由创造的实现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同时,马斯洛还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所具有的15种主要特征,即自发性;对现实更有效的感知,并保持感知与现实的和谐关系;自主,能不受环境的左右;对自己和别人的认可;集中于问题;手段和目的的分辨;有新鲜感;独立,需要独居;具有顶峰体验(即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欢欣、入迷思想境界的体验);深刻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性格结构;哲理性的幽默感;具有社会兴趣;创造性;对现有文化的抵抗力等。马斯洛认为,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是一个试图达到自我实现的人。这些特征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追求的理想的人格特征。

显然,在马斯洛的理论体系中,自我实现被排在了最后。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人要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仅靠前四个层次显然是不够的。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基本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很难想象后续的需求如何进行。不过我们同时也能发现,当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得到实现时,低层次的需求是可能被主体主动放弃的。

同时,因为人在心理层面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必然去寻求获取价值与来源与他人的认同。这种欲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人获得存在感的重要手段。人自生而始便会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存在感的获取是每一个人在潜意识中深深烙印的使命。作为一个智慧体,肯定自身,并为自身的存在寻求意义是每一个智慧生命必然面对的哲学命题。

在面对这个命题的时候,人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会通过许多手段来寻找答案。而在这众多的手段当中,与悲剧密切相关的是获取他人关注和自我缅怀这两种情况。

1 获取关注:获取关注是一种和他者之间进行的联系手段。这是人证实自己的存在感,加强自己的存在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人还是在婴儿的时候就会懂得这样的手段。这个手段并不一定是有意识进行的,甚至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人也会用上这一手段。比如,小孩子通过哭闹来获取成年人的关注;女性打造自己需要保护的柔弱形象,等等。总而言之,人通过一些方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需要被关注的形象,以此来获取一些与他者的联系,加强自己的存在感,是人自发的行为。

在这种行为中,进入“悲剧”状态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悲剧性在一个人的身上出现之后,与之有关的人就会相应地产生对他的关注。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会对有悲剧性的人予以更多的关注。因此,主动或者放纵自己进入“悲剧”状态,从来都是许多人或有意或无意在采取的加强存在感的手段。

2 自我缅怀:除了与他者的交流,人获取存在感加强存在感的另外一个途径便是自我认知。人类自己与自己的内在交流、自我肯定,是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这不同于畏惧与他人交流或不愿与他人交流的自闭者,自闭者封闭自己的心灵,他们不情愿甚至恐惧他者,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流。这种情况是心理学上的病态,故而不在这篇论文的讨论范畴。在这里讨论的这种自我缅怀的心理更多是普遍的。

来自于自我的关注和认可、交流,与来自他者的联系一样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种,另外一种也很容易被击破,变得不成立。所以,每一个正常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事件进行自我缅怀。这种自我缅怀通常是感伤的,是悲剧性的。人通过这样的行动来释放负面情绪,进而重新获取对自己的认可、肯定,从而达到加强存在感的目的。

将自己置入到悲剧性的孤独当中,提升自我情操,是人常用的方法之一。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是这种自我缅怀的经典形式。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是一种充满孤寂的表达。情感色彩或浓或淡,或积极或消极,都是这种自我缅怀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

在戏剧作品中,这种自我缅怀可以被无限强化。而且,主人公的自我缅怀是戏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无数的经典戏剧都留下了这样的经典桥段——独白。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世人皆知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的这段独白,就是此类情形的经典代表作。在这类作品当中,独白的运用使得人类自我缅怀的手法无限强化。

毫无疑问,在这种自我缅怀的需求下,对存在感不断强化的欲望下,人陷入悲剧情境当中并沉溺其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文献:

[1] 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2] 大卫·贝斯特:《艺术·情感·理性》,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3] 丹纳:《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 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6] 庄志明:《审美心理学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 格洛托夫斯基:《戏剧就是对峙》,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 休谟:《论审美趣味标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曹飞越,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悲剧心理学戏剧
“没有用”的心理学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画家的悲剧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跟踪导练(二)5
近视的悲剧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