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企业会计处理
2015-10-21林金森李天宇马崇涵
林金森 李天宇 马崇涵
[摘要]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愈加迅猛,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一,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第二,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于机械加工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讨论。
[关键词]机械加工企业;会计处理
一、机械加工企业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二、会计处理方法:
又称会计核算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使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坏账损失等方法,这些方法组成一个整体。由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资料的运用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同时《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不能随意改变其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须保持前后一致,若发生改变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将变更的原因、情况与影响在财会报告中予以说明,否则将进行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因而,企业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机械加工企业基本会计处理基本会计分录:
(一)采购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二)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三)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银行存款
(四)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五)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貸:累计折旧
(六)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摊: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该产品消耗材料/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七)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八)销售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九)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十)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十一)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十二)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十三)增值税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十四)季末,计提预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十五)年底,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做相反分录)
企业可以根据任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者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量相当大,可以一天一编。
四、对于加工企业的会计处理原则性问题:
在会计处理中要注意对细节的处理,实际上会计准则在许多的方面都以工业企业的会计准则为蓝本进行,在机械加工企业中,会计准则的合理使用与灵活处理是会计人员需要恪守并坚持的不变话题,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处理涉及电算化的内容,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使用电算化对于机械加工企业的财务内容进行处理才是在新时期会计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
五、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帐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六、制造成本核算方法:
最好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架里面就,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的核算体系才是最好的。一般来说,企业按订单生产货物,应该使用分批法,但分批法存在的弊端是事后反映,不能满足一般企业要求的成本的事前控制;而若采用标准成本法,只要订单中品种、格式繁多,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将会很大,同时给成本考核时分清责任方面带来困难。鉴于以上两点,本文建议采用标准成本法与分步法相结合来进行成本核算,互相起到弥补作用,正好解决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相互脱节的矛盾,使企业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七、制造成本核算思路及步骤:
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是针对订单中的明细产品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又分为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消耗标准制订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指标和历史消耗资料。而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制订的依据为成本补偿(主要包括对技术成本和人力資源的补偿和环境成本的补偿等)。首先,中国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和发展型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占有情况,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目标的影响下,企业应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所以,现代成本概念中应包含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而传统的成本内涵中,并不包括成本补偿这一概念,使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成本补偿不足的问题,造成企业利润虚增,国民收入超额分配,从而扰乱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核算步骤及分析。首先,企业按以标准成本制定的产品成本价加上合理的利润及不可预见经费,并参照市场行情,组合成产品报价单去争取订单。其次,按到订单后,以标准成本为依据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并且严格按计划来执行,注意一点就是,成本计算对象按订单编号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分派也按照定单编号统计,这样,不同配制造成的成本差异反映的就会很清楚。最后,对产品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核对,及时更正差错,并研讨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分清责任,按成本控制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按订单来安排采购材料并组织生产,可以很好的解决成本管理中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但这种核算方法也对企业中各项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在进行该成本核算时,加强以下几项控制非常重要:一是按设立限额领料单订单编号,仓库严格按单发货,车间如出现材料丢失、毁损等原因增补材料时,须由负责人按程序上报审批(写明原因并分清责任)后凭增补的领料单方能到仓库领料;二是制定工艺流程单按订单编号,工艺流程单中要按工序、时间注明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超出合理偏差也应该及时按照程序上报统计,由专门人员写明原因分清责任,以备考核;三是技术、仓库、车间等各部门问以及各工序间要建立及时严谨的数据传递制度和顺畅的沟通体系(可考虑建立产品产量跟踪报表,每日上报),这是成本分步核算准确或合理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