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创造
2015-10-21侯继国
侯继国
摘 要: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造出语文味进行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语文味;现状;创造策略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对于任何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文化。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却只看到了语文应试的一面,忽略了语文人文的层次,这就导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缺乏了应有的语文味,而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只是一种被动的复制。
一、语文味概述
语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活动、感悟情感、体会言语以及理解文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陶醉的感觉。而这种语文味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造语文味尤为重要。
二、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味理解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业正处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交替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语文味并没有达到真实的理解。通过调查,目前多数高中生对语文味的了解接近其真实含义,但仍有部分学生仍认为语文味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没有意义,而一小部分学生则认为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语文味可有可无。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创造策略
1.读出语文味
从古至今,对于语文的学习都包括朗读背诵,因为朗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书中的内容以及语言的利用等,从孔子时代到如今的科技时代,朗读一直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内容并且从中读出语文味的重要手法之一。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朗读是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必然手段,诗歌中的狂放、忧伤、思念,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特征等诸多情感都可以凭借朗读去认识;对于非文学类的作品,朗读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熟悉,为以后理解文章打好坚实基础。
2.通过对词句的咀嚼理解来创造语文味
汉语是非常巧妙的语言,被称为最难学的语言,因为在汉语中,一个词句可能就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所以学生要学会如何对词句进行锤炼,只有慢慢咀嚼词句,并且慢慢地在文章中获得感悟。
例如对于古代诗词来说,一个字、一个词就会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场景,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用了“穿、拍、卷”三个字,而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仔细地品味这三个字,学生就能发现这三个字给我们展现出了波涛的气势以及壮丽的情景。
3.通过对文本的体悟创造语文味
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都是通过细致的挑选,其内容包括多元化的素材,所以教师如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最有价值的活动,是创造充满语文味课堂的重要环节。
(1)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要从感知出发,以文本本意为基础,抓紧内容,并且逐渐通过对文本的认识了解文本深层的含义和思想,由此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读能力。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抓住文本的特点,并且根据学生的真实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组织建立有明确目标的教学活动,由此创造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4.通过品味内涵创造语文味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诗词歌赋中都包含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兼顾,除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语文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去解读每一个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以及从中学到一些感悟,由此可以最大化地创造语文味。
例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也慢慢地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要人理解历史的教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面上写出廉颇知错能改的大将风范,实际上也是在警示当时的帝王,只有内部的团结才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首先就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尊重作者、尊重编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章,通过交流引领学生走到文章之中,去感触文章的情感、文章的灵魂。而通过这种交流和引导,课堂上的语文味就会自然生成。
5.通过师生的互动创造语文味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味也可以来自于教学活动本身。任何充满语文味的课堂都会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争论、思考、研究,这种具有意义的互动活动,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针对文章的辩论,双方以荆轲刺秦王的对错以及价值进行讨论,并且教师在活动中担任引导、解释的角色。通过这种课堂活动,学生的情绪都会保持愉快,而愉快的情绪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思考,思考的越深刻,所得到的感悟和知识就会越多。
语文味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师则是教学课堂的掌舵人,所以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课堂的语文味,让学生不再只将语文学习当做考试的科目,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一种真正的感悟,最终达到一种真正的学习。
参考文献:
凡芳伟.高中语文课堂中语文味的创造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