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2015-10-21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青霉素临床疗效

肖 鹏 王 菁

【摘 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神经梅毒患者共28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4例患者给予水剂青霉素治疗,行400万U/次静脉滴注治疗,4h/次,连续治疗14d;观察组14例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行2g/d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14d。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15个月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学RPR滴度分别为13例(92.86%)、12例(85.7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呈现出了明显的缓解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同治疗前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早期神经梅毒时,可以采取头孢曲松钠替代青霉素的治疗方法,其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同青霉素相比差异并不明显,同样在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方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主要用药。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早期神经梅毒;青霉素;临床疗效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神经梅毒患者共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后,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经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早期神经梅毒。其中对照组1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5.23±12.3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8±0.52)年;观察组1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36±11.33)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病程(1.7±0.69)年,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对所选取患者均行血清学检查,其中包含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检测,同时采集患者CSF4~6mL,进而对所有患者所采集的CSF样本采取RPR检测。参考相关研究当中关于神经梅毒的诊断评价指标[2],本次研究中采用了以下诊断标准进行神经梅毒的确诊:其一血清学RPR、TPPA呈现阳性;其二CSF当中所含白细胞≥10×106/L,蛋白量>550mg/L,同时排除了相应类似可能引起白细胞含量以及蛋白量上升的因素;其三CSF RPR呈现阳性。

1.3治疗方法

28例患者均行住院治疗,在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情况下且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4例,其中观察组14例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行2g/d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14d;对照组患者给予水剂青霉素治疗行400万U/次静脉滴注治疗,4h/次,连续治疗14d,同时采取苄星青霉素G240万U/次实行肌内注射治疗,1周/次,14d治疗周期共给予三次肌内注射治疗[3]。同时在28例患者各自进行5、10、15个月的治疗之后实行血清学及CSF的相关检测[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RPR滴度、WBC计数、蛋白定量以及血清学检查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5个月的RPR滴度、WBC计数、蛋白定量以及血清学检查情况同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SFRPR检查[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CSF RPR 治疗后5个月 治疗后10个月 治疗后15个月

≤1:4 1:8 1:16 ≤1:4 1:8 1:16 阴性 Negative ≤1:4 1:8 阴性 Negative ≤1:4 1:8

观察组 14 10 3 1 12 2 0 13 1 0 13 1 0

对照组 14 9 4 1 11 3 0 12 2 0 12 2 0

X2 — 0.164 0.191 1 0.244 0.244 1 0.373 0.373 1 0.373 0.373 1

P — >0.05

注:兩组患者在治疗后15个月的RPR滴度情况同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FWBC计数[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CSFWBC计数 治疗后5个月 治疗后10个月 治疗后15个月

<10×106/L ≥10×106/L <10×106/L ≥10×106/L <10×106/L ≥10×106/L <10×106/L ≥10×106/L

观察组 14 0 14 9 5 13 1 14 0

对照组 14 0 14 8 6 12 2 14 0

X2 —— 1 0.150 0.373 1

P —— >0.05

注: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5个月的CSFWBC计数情况同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SF 蛋白定量[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CSF蛋白定量 治疗后5个月 治疗后10个月 治疗后15个月

≤500mg/L >500mg/L ≤500mg/L >500mg/L ≤500mg/L >500mg/L ≤500mg/L >500mg/L

观察组 14 0 14 1 13 6 8 7 7

对照组 14 0 14 2 12 5 9 7 7

X2 — 1 0.373 0.150 1

P — >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RPR检查[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血清 RPR 治疗后5个月 治疗后10个月 治疗后15个月

≤1:4 1:8 ≥1:16 ≤1:4 1:8 ≥1:16 ≤1:4 1:8 ≥1:16 ≤1:4 1:8 ≥1:16

观察组 14 3 2 9 11 2 1 13 1 0 14 0 0

对照组 14 4 5 5 10 3 1 12 2 0 13 1 0

X2 — 0.191 1.714 2.286 0.191 0.244 1 0.373 0.373 1 1.037 1.037 1

P — >0.05

注: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5个月的血清学RPR检查情况同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

在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8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均未发生吉海反应,其中有实行水剂青霉素治療的对照组患者当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部眩晕、疼痛,反胃、呕吐等症状,在经过同神经内科的专家会诊之后采取了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患者在治疗5个月后相应的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在治疗10个月后各类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完全消失。

3 讨论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早期神经梅毒时,可以采取头孢曲松钠替代青霉素的治疗方法,其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同青霉素相比差异并不明显,同样在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方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主要用药。

参考文献:

[1]顾莉莉,吴栋,高例梅等.水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疗效对比[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6):591-593.

[2]吴志华,樊翌明.神经梅毒的研究进展与现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37(5):313-315.

[3]李莉,李宏军,任美吉等.AIDS 合并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4(9):1088-1091.

猜你喜欢

青霉素临床疗效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青霉素类兽药在临床上使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家族之三大“最”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