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检测在心肾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2015-10-21胡小艳
胡小艳
【摘 要】目的 评价彩超检测心肾综合征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两组肾内段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组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较肾功能正常组减低(P<0.01),而阻力指数较肾功能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较正常对照组也显著增高。结论 心肾综合征患者肾内动脉于收缩期及舒张期处于低血流速,而肾血管处于高阻力状态。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彩超;肾内动脉血流
心肾综合征(CRS)广义上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上指慢性心力衰竭(CHF)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CRI)通常认为是CHF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表现。已证实CRI与CHF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CHF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川。临床上通过生化指标评价肾功能,CRI常伴有重度贫血,频繁的化验抽血对患者极为不利,本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探讨CRS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分布及血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选择病房CHF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54.30±6.14)岁,心脏瓣膜病、肾结石、肾囊肿、肾肿瘤及肾小球肾炎等其他各种肾脏疾病除外。根据血肌醉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肾功能不全组,即心肾综合征组,年龄(57.67±6.21)岁,B组为肾功能正常组,年龄(49.00±6.86)歲。
选取健康体检者38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3.53±6.73)岁,经询问病史、体检及常规检测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腹部B超等,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1.2检测方法
肾血流测量方法:应用Alokaa10彩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血流声束夹角<600。受检者取左、右侧卧位,对两侧肾脏分别进行检查。当显示肾脏长轴及肾内血管床的彩色血流信号时,嘱患者屏气,脉冲多普勒分别取样于肾窦部段动脉(SRA)中段和肾锥体两侧的叶间动脉(IRA)中段,获得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采用手动包络法勾划频谱的包络线,并测量峰值流速(Amax)、阻力指数(RI),段动脉和叶间动脉分别取3支血管的平均值,所有参数均取左、右肾内动脉的平均值。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观察指标以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
A,B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主肾动脉、段动脉及叶间动脉显示血流分布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而B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
2.2组间血流参数比较
A组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Ymax均明显低于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RI则高于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各组SRA,IRA血流参数比较
组别 SRA IRA
Vmax(cm/s) RI Vmax(cm/s) RI
26.40±6.06a,b 0.72±0.07a,b 17.13±4.18a,b 0.71±0.06a,b
43.38±5.04a 0.66±0.04a b 24.43±3.61a 0.65±0.04a
50.18±2.41 0.60±0.02 b 27.96±1.79 0.59±0.02
a:与对照组比较,P≤0.01;b:与B组比较,P 3讨论 心衰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紊乱及神经体液的异常激活,容易导致肾脏的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后,一方面可通过血管紧张素n使肾内血管张力增加,尤其对出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明显高于人球小动脉;另一方面,血管紧张素Ⅱ可作为生长因子、促纤维生成因子及促炎症因子等对肾脏发生非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引起肾小球、系膜及肾小管的变化,如系膜细胞增殖、肥大、纤维化,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肾内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肾间质增生硬化。 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不仅引起肾血管收缩减少肾血流量,肾脏皮、髓质血流重新分布,儿茶酚胺本身也可对肾小球产生损伤,而且可通过活性氧介导对肾内血管壁产生增生作用。 研究表明,发生CRS时体内一氧化氮与活性氧的平衡破坏,表现为活性氧生成增多、低的抗氧化状态及一氧化氮的低利用,进而引起肾内血管收缩。心衰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肾内动脉管壁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如内皮源性舒张功能受损及动脉的肌层增厚、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及管腔狭窄等。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血管及肾间质的改变,均可增加肾内动脉的阻力,而反映肾血管床阻力的参数RI不存在角度的影响,可以真实地反映肾内动脉的血流状态,因此RI作为评价肾功能的一项指标是可行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者肾内动脉R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心衰肾功能正常组,而且心衰肾功能正常组肾内动脉RI亦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肾功能正常时已存在肾血流的改变。 研究显示,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病死率是无明显肾功能障碍心衰患者的1.81~3.04倍。肾功能损伤对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强度甚至要超过左室射血分数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而且随着心衰诊治水平的提高,CHF生存时间逐渐延长,CRS患者将会越来越多,无创、价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临床监测治疗、评估预后不失为一个简便、有效的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 [1]SFILIPAK M G.Pharmaco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renal insufficiency[J].Annals Interna-tional Medicine,2003,138(11):917-924. [2]BREWSTER U C,PERAZELLA M A.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and the kid-ney:effects on kidney disease[J].Americal Journal Medicine,2004,116(4):263-272. [3]杨晓彤,刘永斌,张义江,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a水平变化[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1,27(3):22-24. [4]粱燕,廖明松,赵全英,等.彩色多普勒对慢性肾功衰竭肾动脉血流参数范围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