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探讨
2015-10-21谢世贵
谢世贵
【摘 要】目的:探讨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接受不同营养方式治疗,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肠内营养治疗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47.3±3.8,对照组治疗后肠内营养治疗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44.5±3.6,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肝胆病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胃肠功能;临床探讨
肝胆疾病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疾病,且很多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肝胆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后,极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状况[1]。早期肠内营养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24h内,通过合适方式,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术后治疗方式[2]。对于肝胆病术后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尤为必要。我科针对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效果加以深入观察,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现将相关观察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资料。将这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33~61岁,平均年龄为(48.3±4.2)岁。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32~62岁,平均年龄为(48.2±4.7)岁。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经诊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胆病变或胃肠道梗阻问题。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维持酸碱平衡、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常规补液和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体方法为术后第1d经鼻肠管泵入0.9%生理盐水30ml,第2d泵入温开水300ml及全能400ml。第3d开始泵入温开水400ml及全能800ml,并依此方法持续治疗3d。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治疗措施,于术后第3d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接受肠内营养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搜集,并对相关预后指标加以统计。
1.3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将治疗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显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腹泻、腹胀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且肛门排气恢复正常,未见其他相关并发症。有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腹泻、腹胀及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肛门排气状况有一定好转。无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有所加重。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前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前肠内营养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3.6±3.7,对照组治疗前肠内营养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3.7±3.9,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内营养治疗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7.3±3.8,对照组治疗后肠内营养治疗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为44.5±3.6,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前后预后营养指数平均值对比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2)
对照组(n=32)
P值 43.6±3.7
43.7±3.9
>0.05 47.3±3.8
44.5±3.6
<0.05
两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如表2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 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2)
对照组(n=32) 18(56.25%)
11(34.38%) 12(37.51%)
14(43.75%) 2(6.24%)
7(21.87%) 93.76%
78.13%
3.讨论
胃肠功能紊乱是肝胆疾病患者术后高发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通常表现为腹胀、排便困难和停止排气等。这是由于针对肝胆疾病手术患者,需行全身麻醉或应用镇痛泵,这易造成患者出现术后麻痹,并最终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等[3]。我科经过临床实践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患者小肠功能的恢复与维持,并对小肠黏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此外,早期肠内营养还有助于治疗患者肠道黏膜萎缩和肠道菌群移位等问题,值得临床广泛推廣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小华,陈焕新,杨雄.关于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 (2):257-258
[2]黄爱红,别平,何智.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少量饮水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9):2777-2779.
[3]程远建,王明泽,王群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4):281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