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喧哗与骚动》看内视角下的隐性评价

2015-10-21李雪娇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摘要 本文尝试结合马丁和怀特的评价理论,对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内视角下作者的态度观点的构建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内视角 显性评价 隐性评价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花心血最多,最喜爱的一部作品。该小说描写了曾经显赫一时的南方地主家庭康普生家没落后的分崩离析与解体,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同时也间接地表达了福克纳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该文学作品的前三个篇章采用的都是内视角而非传统的全知视角,在故事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丝一毫作者的直接介入,那么,在作者隐形的情况下,作品如何表达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本文尝试结合马丁和怀特的评价理论,探索内视角下作者的态度、立场是如何构建、如何表达的。

一 内视角与全知视角

“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一般来说,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全知视角,即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视角;内视角,即叙述者只是借助某个具体人物的感知,从他的视觉、听觉以及感受出发对故事进行描述,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外视角,即叙述者所知道的比人物知道的少。传统小说一般采用“全知视角”的方式来叙述,这种写作手法让读者仿若上帝一样知晓每个人物的所思、所想和经历,但这并不符合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因此其叙事的真实可信性经常受到怀疑。基于对全知视角的批判,一些作者开始采用内视角进行叙述,即用书中某个人物的视角来观察,通过他/她的话语或思想来叙述,而在这基础之上,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则更进一步,他让三兄弟(班吉、昆丁与杰生)分别从各自的视角讲述一遍故事,随后又用“全知视角”,以迪尔西为主线进行补充。这种多重视角切换与结合的创作方式,无疑在那个时代创造了先河,这部作品甚至被美国诗人兼小说家康拉德·艾肯称为“创作技巧的教科书”。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马丁和怀特所提出的评价理论来分析内视角下作者的态度、立场是如何构建、表达的。

二 评价理论

1 定义

由马丁和怀特所创建的评价理论可以说是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的补充,被用来识解人类的评价现象。所谓评价,简单来说,即人们借由语言来表达态度的一种现象。

评价理论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子系统又可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情感,识解我们是开心还是悲伤,自信还是焦虑,感兴趣还是厌烦?判断,识解我们对人及人的行为方式的态度。鉴赏,识解我们对“物”的评估。

2 引发性评价

一般来说,评价性词汇是用来表达评价意义的手段,马丁和怀特称其为“铭刻”。但马丁和怀特还指出,对概念意义(韩礼德语言三大元功能中的一种,主要指经验意义)的选择,也可以引发评价现象。如,“母亲掉下了眼泪”,这个描述没有用到任何表达态度的词汇,可是,读者仍能猜测得出,母亲是悲伤的。这种通过概念意义的选择来表达评价意义的手段,马丁和怀特称其为“引发”。前者是显性评价,后者是隐性评价。

3 主体间性

在评价过程中,“说话人或写作者要对他人的话语、行为、事物、现象等作出某些判断,并且与赞同者形成同盟,与非赞同者拉开距离。这也就是评价理论强调的主体间性。”正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作者可以借由评价手段实现与读者同盟的效果,并借由这种同盟关系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因此,笔者尝试从评价理论出发,对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态度立场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内视角下作者态度立场的构建和表达。

三 叙述者评价和作者评价

一般来说,在全知视角下,作者即叙述者;而在内视角下,叙述者是某个人物,而非作者。因此,有必要区分叙述者评价和作者评价。

在全知视角下,作者即叙述者,他们往往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评价,如《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对班纳特先生的评价:“班纳特先生真是个古怪人,他一方面喜欢插科打诨,爱挖苦人,同时又不拘言笑,变幻莫测,真使他那位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这就是作者的直接评价,这里既有铭刻性评价,如“古怪人,不拘言笑,變幻莫测”;也有引发性评价,如“真使他那位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可见,就全知视角而言,作者对人物事件往往进行直接评价,而评价的方式既涉及铭刻性评价,又涉及引发性评价。

而在内视角中,评价者并非作者,而是故事中的角色,然而,在阅读作品时,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一点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尤为明显,那么,他是如何完成这种评价从而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的呢?下文举例进行分析。

四 《喧哗与骚动》中的隐性评价

《喧哗与骚动》中前三个篇章采用的是内视角,分别记录了班吉、昆丁和杰生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本文将截取部分片段来进行分析。

1 叙述者隐性评价

班吉是康普生家的三子,天生白痴,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力,因此他的叙述是非常有特点的,比如:“凯蒂身上有一股树叶的香气。”“凯蒂伸出胳膊来搂住我,她那闪闪发亮的披纱也缠在我的身上,我一点也闻不到树的香味,于是我就哭起来了”“她又伸出胳膊来搂住我,可是我躲了开去。”在这几部分描述中,出现了几个评价性词汇,分别是“香”、“闪闪发亮”、“一点”和“又”,在这四个评价词汇中,“香”和“闪闪发亮”都是对物的评价,属于鉴赏,“一点”和“又”则属于极差的范畴,通常用来调节评价的强弱效果,不属于态度子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班吉的描述中,即使有铭刻性评价,那也仅仅是简单的对物的评价,却没有对人及人的行为的铭刻性评价,简而言之,在班吉的叙述中,只有铭刻性鉴赏,但不存在铭刻性判断。然而,我们仍能窥见凯蒂对班吉的疼爱和班吉对凯蒂的依恋,以及后来凯蒂的变化和班吉对凯蒂的疏离和伤心。这一点便是从引发性评价中获得的。“搂”和“又……搂”表明了凯蒂对班吉的喜爱,即便班吉是个遭人嫌弃的傻子,可是凯蒂仍然愿意亲近他,这便是对于情感的引发性评价;而“有一股树叶的香气。”则表明班吉对凯蒂的依恋,班吉觉得她身上有着干净、清爽的味道,也是一种关于情感的引发性评价。而“缠”本身就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表明班吉不喜欢被凯蒂的披纱裹在身上的感觉。“哭”和“躲”也表明班吉的悲伤情绪和对凯蒂的疏离。而“一点也闻不到树的香味”则表明凯蒂已经变了,不再是之前的凯蒂了,因为凯蒂14岁后就开始学着大人搽香水、打扮,因此,班吉在凯蒂身上就闻不到原来的香气了,凯蒂从“南方淑女”渐渐成了一个轻佻放荡的女子,这是对凯蒂这个人的引发性评价,具体属于引发性判断。

在这几部分叙述中,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选择有倾向性的概念意义来间接引发评价,叙述者所使用的“有……树叶的香气”“搂”、“哭”和“躲”等,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读者对来自叙述者的隐性评价的感知,这正是作者希望读者产生的态度和立场,而读者一旦产生出作者期许的那种情感态度,作者和读者之间就建立了联盟,而作者的态度也就被间接构建、表达出来了。

2 作者隐性评价

在第一篇章开篇有这样一段叙述:“透过栅栏……我看见他们在打球。他们朝插着小旗的地方走过来……他们把小旗拔出来,打球了。接着他们又把小旗插回去,来到高地上,这人打了一下,另外那人也打了一下。”可以看出,除了“小”和“高”,叙述者几乎没有使用任何评价性词汇,而“小”和“高”这两个评价成分是属于级差系统的,并不属于态度子系统,此外,“小旗”和“高低”的评价意义非常小,几乎不需区分其评价性成份。简而言之,在这段叙述中,几乎不存在叙述者评价,然而,这一部分却是作者对班吉的隐性评价。事实上,开篇的游戏是打高尔夫球,然而,心智不全的班吉并不认识这种活动,他只能通过对各种概念经验最直白的描述来叙述这种游戏,而完全没有使用正常人在描述体育活动时所使用的相关术语,如,球杆,挥杆,进洞,球场等。然而,这样描述的描述在此处确是恰到好处的,因为这就是一个不了解高尔夫球的傻子对该项运动的认知,而这种概念经验的选择,暗藏了作者的评价,即班吉本身对打高尔夫球的叙述方式,会引发读者潜意识里对他的怜悯,因为正常人是不会这样去描述的。这便是作者的隐性评价,而不是叙述者的隐性评价。

同样,在第二篇章昆丁的叙述中,也存在类似的作者隐性评价。如,“于是他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看着邪恶暂时得逞其实它并不能永远于是我说它也没有必要占上风如此之久对一个有勇气的人来说于是他说你认为那是勇气吗于是我说是的父亲你不认为是吗于是他说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道德观念的仲裁者……”这段是昆丁在自杀前一刻精神高度亢奋下混乱不堪毫无逻辑的谵语。作者随没有直接评论这一刻他已经精神错乱了,但作者却用了隐性评价的方式来表述了这层意义:第一、从概念意义上说,昆丁的话语毫无逻辑,非常混乱,第二、这段文字的行文完全没有使用标点符号,作者这样刻意而为的做法就是为了是以隐性的方式凸显昆丁此刻混乱无章的思维,这给与了读者最形象和直观的感觉。在内视角下,这种对叙述者叙述方式的操控,便是笔者提出的作者隐性评价。

五 小结

笔者尝试从马丁和怀特的评价理论出发,分析《喧哗与骚动》中作者态度立场的构建与表达,最终结论是:在内视角下,作者态度立场的建立和表达是由叙述者隐性评价和作者隐性评价共同完成的。在叙述中,虽然叙述者也会做出显性评价,但显性评价,通常是以叙述者为出发点的个人评价,不代表作者观点和立场,而叙述者的隐性评价和作者的隐性評价是引发出来的,是基于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因此,更能代表作者的态度和立场。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项目名称:从评价系统分析教师教学用语的建构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项目号:GJD1214080。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M].London:Amold,2000.

[2] Martin,J.& White,P.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 [M].London:Macmillan,2008.

[3] 韩礼德,彭宣维、赵秀凤、张征等译:《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4] 李雪娇:《判断和鉴赏中的错位现象对比分析》,《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第1期。

[5] 李雪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隐性评价研究——以〈麦琪的礼物〉为例》,《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第21期。

[6] 彭宣维:《从前景化评价成分看文学文本背后的多层次评价主旨》,《学术探索》,2014年第4期。

[7] 申丹:《视角》,《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

[8] 张鸣瑾:《汉语小说中的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学术交流》,2014年第4期。

(李雪娇,北京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