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堕距的现实困境和制度消解
2015-10-21张攀
张攀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等方法对文化、体育文化、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当前社会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的现实情况,探寻了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堕距的现实困境以及产生这些堕距的根本原因。并找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城乡体育投入统筹制度;建立农村体育文化宣传制度;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保障制度;建立城市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制度。
关键词:农村 城市 体育 文化堕距
一、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用来指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1]。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但是,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2]。发生文化堕距的原因:一般地说,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前,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于后。如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和发现,使物质生产发生了变化,而指导和管理生产的政策、组织、制度等并没有及时作相应的调整,这时后者就成为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滞后部分,从而发生堕距现象[3]。
农村体育文化堕距是指生活在农村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心态、精神、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与生活在城市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心态、精神、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的断层面的统称[4]。
二、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堕距的现状
(一)城市农村体育物质文化堕距现状
根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数据[5]和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6]显示如下表:
表1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基本情况分析区域\项目[]总人口 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场馆 城市 26.08% 55.11% 13.1% 79.8% 农村 73.92% 44.89% 4.1% 20.2%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农村体育物质文化和城市体育物质文化的差距是明显的。体育设施的建设大多数集中在城市的中央区域或高校,能被广大农村人口使用的几率很小。农村体育在物质上远远落后于城市体育。因此,农村体育物质文化堕距势必会产生。
(二)城市与农村体育制度文化堕距现状
国家为发展和规范体育事业,制定了相应的体育法律法规,保证体育事业的顺利开展。然而城市与农村体育制度文化差距问题普遍存在。
第一,有部分体育法律法规对农村体育的作用不大或实施困难。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城市体育以社区体育作为工作重点。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条件下,优先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无可置疑。这决定了城市社区体育蓬勃发展的良好趨势,进一步与农村体育扩大了差距。然而在城市社区体育制度尚未健全的当前情况下,优先发展城市体育文化是工作的重点,这使得发展的方向又进一步向城市倾斜,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前景惨淡。
第二,体育法律法规在城市全面落实在农村落实不够。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的难点在农村。构建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千方百计使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协调发展,是体育部门为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责。然而这些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制度在农村中的落实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比方说专门为开展群众体育而配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村工作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7]。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城市体育制度落实全面而农村体育体制落实不够的局面?原因在于:城区各级组织机构严密,大力贯彻落实各项促进体育发展的法规、制度;在农村,组织松散机构不健全,有较大的随机性与自发性,这也是农村当前落后于城市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因而,城市与农村体育制度文化堕距普遍存在。
(三)城市与农村体育精神文化堕距现状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对体育作用的理解上存在广泛的偏差,这在根本上决定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必将出现断层。农村居民大多数为农户或农民工,从事的劳动以体力劳动居多,在平日工作的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结束工作后大多选择休息,而非选择继续参加身体锻炼。城市居民工作性质以脑力劳动为主,下班后有需要选择相应的身体锻炼活动,以此增强体质[8]。
农民认为:从事体育活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活动,没有给自身带来物质财富,有的体育活动反而需要花钱才能实现,也没有得到精神享受。白天在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后,身体疲惫,没有想要运动的需要与必要。大多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劳动—看电视(打牌)—睡觉[9]。
城市居民认为:体育活动能够缓解工作压力,舒缓筋骨,使人精力充沛的完成城市社会角色扮演。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使得体育成为了白领的必需品,成为了社会的大流,当然就不乏有随大流的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加入到了体育运动中。甚至有人认为参加一些消费较大的体育活动是个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如参加高尔夫运动等,被公认为是成功人士的运动。
综上所诉,城市体育文化与农村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均存在广泛偏差。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观念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分水岭,即产生了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堕距。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农村体育经济薄弱;2.农民群众体育意识错位;3,社会制度促使城乡体育出现断层;4,农村体育资源缺乏。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农村体育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些阻力不仅成为了农村体育事业的绊脚石,也使得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支持农村发展的各项措施受阻。进一步拉开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如果不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这一差距的横截面将会进一步扩大。
三、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堕距的制度消解
(一)建立城乡体育投入统筹制度
第一,经济的发展是缩小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堕距的关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解决农村体育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区域生产力。穷则思变,没场地,没器材,只要我们有钱,场地可以建、器材可以买。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归根结底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农村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10]。
第二,统筹城市与农村的体育经济投入相一致。要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投入与城市学校体育投入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区域留住优秀教师,才能顺利在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才能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将农村体育投入的侧重点转向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和师资的培训引进。让更多的农民的子女能接受体育新思想,学习体育新技能,将农村体育文化提高的措施做到从娃娃抓起。
第三,农村区域要加强自身经济的发展。农村在广泛受到政府扶持的同时,应当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而政府对农村扶持的最终目的,也是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与繁荣。农村经济发展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上升,这样农村居民才有充分的时间跟金钱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农村体育文化才能蓬勃发展。
(三)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保障制度
政府政策是关系到人民发展道路的大方向,这是宏观支持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家应当建立农民体育保障系统,包括政府体育部门保障系统、体育团体保障系统、个人体育保障系统,并纳入整个社会保障系统。这个系统主要面对农村非体育人口,在政府体育部门、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爱好者共同参与下运转。应切实加强乡镇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工作质效,应把农村体育工作列入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增加乡镇文体专干。从站在强盛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发挥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优势,把农村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立城市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制度
第一,号召城市对口资源下乡。城市的资源丰富,农村资源匮乏。我们应该将社会资源利用合理化,城市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定期下乡指导农村居民健身。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定期的为农村学校学生授课,使其接受新思想,新技能。体育用品厂家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下乡扶持农村体育,如低价向农村区域出售运动器材等。
第二,城市为农村募集捐款、赠送体育器材、国家体育彩票的收益支持农村体育发展。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募捐为农村学校提供经济资助,如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开展校对校的帮助形式。城市区域学校为农村区域学校捐款、捐物。政府可将国家体育彩票的部分收益拿出来,设立专门的支持农村体育发展基金,专门扶持农村体育的发展。
第三,城市体育场馆向农村迈进,农村土地支持场馆建设。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在广大的农村区域有大量的闲置土地以及可开垦的土地。而在繁华的都市地段则是寸土寸金,建筑群拥挤,交通问题不断,土地十分有限。若将体育场馆建设在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段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农村与城市体育的结合,保证城市与农村体育相互支持发展。
四、结束语
农村体育文化变革,不应局限于人们对健身运动技能的认知和掌握,而是一种体育思想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对人類体育文化发展可以发生作用的影响力。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科学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我们要在认清当前形势的前提下,积极努力探索解决农村体育文化堕距的出路,稳中求变地解决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参考文献:
[1] 李泽群、王冬冬. 农村体育[M].吉林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7::57-67.
[2] 任保国、张宝荣. 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 J]. 体育与科学, 2007, 28( 1): 14- 18.
[3] 黎冬梅、肖锋. 试论体育文化的特征[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3(19):12-14
[4] 李泽群、王冬冬. 农村体育[M].吉林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7:84-85.
[5]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EB /OL]. [ 2008 - 12 - 18]. http: www. sport. gov. cn /n16 /n33193 /n33208 /n33418 /n33598 /1010427. html.
[6] 张发强. 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J]. 体育科学,2007(1).
[7]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体建办访谈[ N].中国体育报, 2003- 06-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