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研究
2015-10-21邹禹涵蔡雪敏连立芳朱华
邹禹涵 蔡雪敏 连立芳 朱华
摘要:因为最近十几年的大学扩招政策影响,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但跟自身的发展有关,也跟校园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息息相关。本文系统阐述了灵活就业的概念、特征、类型和意义,介绍了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就业现状
1.引言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迅猛增长,2000~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分别为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5万、413万、495万、550万、611万、630万、660万、680万、699万。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较2013年增加28万。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每年新增3000万求职者,现有的GDP增长每年拉动1200万-1500万新增岗位。人才市场上的招聘岗位,80%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20%岗位不限制工作经验,而求职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不具有招聘单位认可的工作经验和资格证书。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但跟自身的发展有关,也跟校园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息息相关。
2.灵活就业的认识
2.1 灵活就业的定义
灵活就业是指劳动者在尚未具备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或从事个体经营但未取得工商注册时,以合法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平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灵活就业的种类
灵活就业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独立就业,自雇就业,承包就业,远程就业,家庭就业和小时工就业等。
2.2.1 临时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在临时性机构工作或从事临时性的工作,即劳动者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
2.2.2 非全日制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时间少于合同规定的或法定的工作时间的就业。
2.2.3 季节性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集中于某一段时间或季节。一般在旅游、冷饮、渔业、空调等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部门或行业就业,其余时间则比较清闲。
2.2.4 远程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家中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外界联系进行工作。从事远程就业的群体有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产业工程师、网络销售人员、远程教育者等。
2.2.5 独立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不受雇于任何单位,以独立自由的身份从事某些工作并获取应有的报酬,如自由撰稿人、职业炒股者、作家、酒吧歌手、翻译等。
2.2.6 自雇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或自办公司,从事生产经营。自雇就业者主要有个体户和微小型企业经营者两大类。
2.2.7 家庭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以自己的居所作为工作场所,按照要求进行各种加工,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如小部件组装、钉纽扣、做绢花、加工圣诞卡、装信封等。
2.2.8 承包就业:是指劳动者通过承包某一项工作实现就业。
2.2.9 小时工就业:是指从事以小时为工作时间单位和计酬单位的工作,如家教、职业陪护人员、家庭清洁工等。
2.3 灵活就业的意义
灵活就业的意义在于:第一满足企业经营需要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的要求。第二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发展。第三有效开拓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第四增加弱势群体收入,减少城镇贫困人口。第五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六有助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3.毕业生就业现状
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包括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偏低。前几年积存的大量大学生待业人员还未消化,今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又有明显增加,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因为社会环境因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以获得更高学历和考取公务员为第一目标,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这两个方面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就业途径和压力比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得多。一般毕业生就业喜欢选择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不太愿意到农村和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偏爱大企业、大公司,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冷淡。总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总体就业形势的严峻,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就业岗位少,门路窄,起点低等因素,导致现状非常不乐观。
4.灵活就业的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4.1 社会方面。转变就业传统观念,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到民营或外资企业就业,支持自主创业,对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优惠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灵活就业已經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社会、家庭和学生长久以来的就业观念。
4.2 政府方面。应该规范人才市场秩序,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经济及劳动关系,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人才资源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做到所有的灵活就业者都能够享受到,还要大力减少灵活就业的风险,消除灵活就业者的顾虑。全面保障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基本权益,还应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给予优惠政策。
4.3 学校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深化课程改革,将招生和就业相结合,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倡“订单式”培养,积极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多元化就业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本校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把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4.4 自身方面。作为毕业生自己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全面健康地认识灵活就业这种新型就业类型,消除对灵活就业的抵触心理和“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摆正“先就业后择业”的积极就业态度,树立基层意识、奋斗意识和创业意识,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结实的基础。
5.结束语
灵活就业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还对社会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即使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重要渠道,也无法轻易扭转社会的传统观念,将其当成一种真正的工作看待。在法律制度保障、就业登记、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做的还远远不够,缺乏有效的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高职院校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应该与市场接轨,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自身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自身本领和提升综合技能。只有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灵活就业才会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起到重大的利好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超男.促进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若干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2011,09.
[2]叶逢杰.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及其管理[J].高校讲坛,2008,20.
[3]闫峰.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灵活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
[4]宋晓会.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6.
[5]闫萍.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J].华章,2009,18.
[6]夏建军等.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社会民生,2013,10:141.
[7]韩玉坤.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11:30.
[8]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7.
[9]帅英,翟红侠,肖必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基金项目:校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