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2015-10-21曹碧云
曹碧云
摘要:高校的助学贷款是国家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學生完成学业,由政府和财政部门以及高校为银行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缴纳上学期间的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的一种贷款。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接受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也为社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然而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风险性比较高,很多学生存在毕业后违约不还款等现象。本文就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控制高校助学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助学贷款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近年来,助学贷款帮助越来越多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深受社会和困难家庭的欢迎,而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在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及时还款具有不确定性,给高校以及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找出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控制解决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因素
1、信用信息系统不健全
在申请助学贷款时,不需要学生提供任何的抵押,银行掌握的学生信息比较少,一旦学生毕业,工作地点、通讯方式的改变会给银行催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信息录入的系统。然而目前我国的信息资料管理处于区域性的封锁状态,而且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更新个人的相关资料,学生离校后,联系方式、地址发生变化,银行追贷找不到人,这也让很多学生产生投机心理,躲避银行的追贷,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1]
2、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助学贷款从贷款的审批到最后的发放贷款、催款,每一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申请贷款时,学生提供的各种个人信息是否是真实的,发放贷款后,贷款学生的后续情况等方面都存在风险。贷款学生在校期间,银行可以通过高校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一旦学生离校,银行对学生的后续跟踪和管理就受到了限制,只能依靠高校提供的信息作为参考,然而部分高校工作人员也缺乏相关的风险意识,对贷款学生的后续跟踪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风险的出现。
3、道德缺失,法律制度不健全
贷款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当前高校对学生宣讲的主要是如何申请贷款,如何还款,对于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缺失,对贷款学生的道德素质没有确切的监督和调查,导致部分贷款学生逃避还款,失去诚信道德,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校的信誉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逃避还贷现象的增多,学校信誉的下降,也给真正需要助学贷款的学生造成困难。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规章也不尽完善,对于失信学生的惩罚缺乏力度,无法引起学生们的警觉,导致贷款学生的道德意识低下。
4、银行对高风险、低效益的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
银行作为赢利机构,开展业务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而助学贷款是政府等部门为学生提供的一种经济支持,虽然由高校进行协助和监督,但是由银行要来承担贷款可能出现的全部风险,并且助学贷款发放的金额也比较高,面对高风险、低收益的助学贷款,银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
二、控制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因素的有效措施
1、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控制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首先可以结合学生学历证书上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录入系统,同时把贷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入到全国信息系统中,提高信息技术,打破区域性的信息封锁,建立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并随时对个人信息进行跟踪记录,保证个人信息的及时更新与补充。可以把贷款学生的信息与其工作、学习相结合,个人信用记录的好坏与今后的工作、消费以及其他贷款挂钩,向银行、社会提供最真实的个人信息,为银行贷款业务的开展降低风险。[2]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素质培养
学生诚信道德的缺失也是银行信贷业务带来巨大的风险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在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也应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纳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教育中,不仅要提高贷款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对于正常入学的学生来说,也是接受诚信教育的一次好机会。使学生知道失去信誉的危害,通过讲座、视频、活动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诚信道德知识,并设置相关的金融信用以及信贷的相关知识与法律规章的课程,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意识到良好的信用对一个人今后发展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还贷的积极性,降低贷款风险的发生。
3、做好贷款管理工作,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高校必须建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学生的贷款业务,并配合银行进行贷款的前期以及后续管理工作。在审核贷款学生的信息与是否具备审贷资格时要仔细、认真,检查学生填写的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在源头上控制贷款的质量和数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贷款业务。[3]同时,对于发放贷款的同学,高校管理人员要及时的了解贷款学生学习、思想上等方面的变化,以便及时作出政策性的调整。此外,对于顺利毕业离校的学生,高校应实时关注贷款学生的动向,并及时向银行告知该学生的就业去向以及相关的联系方式等资料,保证银行能够依据线索找到贷款人,完成收款,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提高助学贷款资金的收回率。
建立健全助学贷款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在学生逃避还款时,银行能够有足够的依据维护自己的利益。此外通过法律制度的制定,也为学生的贷款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力,提高贷款学生的质量,减少逃避还款的现象出现。
4、为银行贷款业务提供风险保障
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是一两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银行向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其中所要承担的风险也不应由银行独自承担,单靠银行的推动,助学贷款的工作是很难持续开展下去的,因此需要国家政府、高校的能够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作为政府部门,应发挥其核心作用,充分考虑银行的经济利益,调整放贷的利率,以便降低银行的风险。还可以通过筹款或政府拨款的方式建立助学贷款基金,为银行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保证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4]
三、结束语
高校的助学贷款本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一件好事,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一项风险性较高的业务。要想保证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开展,要从贷款审批的源头开始,每一环节的工作都及时到位,接受监督检查。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要想真正得到控制,需要政府、高校、银行等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参考文献:
[1]林莉,王德斌.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10.4(2):161-162.
[2]宋丽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分析与对策[J].经济论坛.2012.8(12):59-60.
[3]周梅.浅析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文汇.2013.8(2):90-91.
[4]贤成毅,陈霄.广西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