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治理研究
2015-10-21张志鹏
张志鹏
一、研究背景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二期项目包含内乡县寺沟项目区和内乡县泰山庙项目区,共涉及内乡县桃溪镇、乍岖乡、师岗镇和瓦亭镇等4个乡镇,总面积为261.48km2,水土流失面积为98.76km2,其中寺沟项目区面积为125.15km2,水土流失面积为42.18km2;泰山庙项目区面积为138.17km2,水土流失面积为56.29km2。寺沟项目区包括寺河小流域、官路沟小流域和温家堰小流域共3条小流域,泰山庙项目区包括白杨小流域、张集小流域、油坊沟小流域和温岗小流域共4条小流域。结合内乡县经济产业发展规划,选定在寺沟项目区的寺河小流域、官路沟小流域和温家堰小流域内实施。
内乡县寺沟项目区位于内乡县城西部,地处东经111°34-111°42,北纬32°56-33°05,项目区总面积125.15km2,涉及内乡县的桃溪镇、乍岖乡和师岗镇共3个乡镇、16个行政村,项目区总人口32136人,其中农业人口32136人,农业劳动力18982人,农业人口密度261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在8‰左右。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2.18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4.45%。寺沟项目区总面积125.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2.18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4.45%。
二、研究的意义
内乡县寺沟项目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3h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353.76hm2,生态修复面积1999.24hm2。综合治理措施:其中坡面工程措施工程:坡改果梯168.81hm2,坡面水系工程有蓄水池32口,沉沙池32口,土质排灌沟渠8.89km,田间道路8.89km;水土保持林草工程:荒山造生态林184.95hm2,植物护埂130.86km;沟道防护工程:拦沙坝1座;谷坊10座;提灌站1座。封禁治理工程:疏林补植7497515株,设置封禁标牌21个,封禁碑3座,网围栏9.87km。
三、建设目标与规模
(1)建设目标
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内乡县寺沟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23.53km2。
寺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1313.59hm2,2012年度综合治理工程设施后,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8.45hm2,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现状的49%提高到85%,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缓洪减沙效益明显,蓄水效率达到30%以上,保土效率达到70%以上,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官路沟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726.79hm2,2012年度综合治理工程设施后,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6.79hm2,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现状的21.5%提高到100%,土地利用率由现状的80.36%提高到93%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缓洪减沙效益明显,蓄水效率达到30%以上,保土效率达到70%以上,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温家堰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2177.56hm2,综合治理工程设施后,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7.76hm2,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现状的33.3%提高到37%,蓄水效率达到30%以上,保土效率达到70%以上,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2)建设规模
寺河项目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3h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353.76hm2,封禁治理面积1999.24hm2。主要建设内容如下:坡改果梯168.81hm2,蓄水池32口,沉沙池32口,土质排灌沟渠8.89km,田间道路8.89km,荒山造生态林184.95hm2,植物护埂130.86km(不计算面积);沟道防护工程:新修拦沙坝1座,谷坊10座,提灌站1座。封禁治理工程:疏林补植749715株,设置封禁标牌21个,封禁碑3座,网围栏9.87km。
其中:
寺河小流域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8.45hm2,其中荒山造水保林38.14hm2,修拦沙坝1座;封禁治理面积1150.31hm2,疏林补植431366株,建设封禁标牌12个,封禁碑1座,网围栏5.75km。
官路沟小流域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6.79h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315.62hm2,包括坡改梯168.81hm2,坡面水系工程有蓄水池32口,沉沙池32口,土质排灌沟渠8.89km,田间道路8.89km,修提灌站1座,干砌石谷坊10座;荒山造水保林(点油桐)146.81hm2,植物护埂130.86km(不计算面积);封禁治理面积411.17hm2,疏林补植154189株,建设封禁标牌4个,封禁碑1座,网围栏2.05km。
温家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7.76hm2,全部为封禁治理工程,疏林补植164160株,建设封禁标牌5个,封禁碑1座,网围栏2.07km。
四、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总体布置
针对项目区小流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成因、资源利用及经济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特征,在小流域治理布局設计上,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治理相结合,水保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配套,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兼顾的原则,沟坡兼治,乔灌草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措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
(2)措施设计
水平梯田根据当地地形、土质等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对基本农田提出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兴修水平梯田的地点、范围、规模和标准,具体设计梯田地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设计是在小流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多年来该地区进行的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类型为依据,考虑各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异性,结合现有栽培水平和运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进行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区内交通便利,施工用水用电可在流域内就近解决,工程施工期间,可利用本地现有的通讯线路及无线通讯网络来满足施工期的需要。梯田、坡面治理、沟道治理等治理措施的土方工程由工程承包方组织实施,并按项目管理要求签订施工合同。
六、水土保持监测
监测的目标主要是治理程度、保土减沙效益、蓄水效益、林草面积、各项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出苗率、成活率、保存率、林草郁闭度、人均年纯收入等。主要监测内容为小流域基底值监测、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监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效益监测。计划布设4个监测点分别监测林草措施造生态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坡改梯造经济林水土保持效益;封育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工程措施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
七、技术支持
项目实施期间,项目区内开展专题调研,推广技术成果,负责各项治理措施的设计和技术服务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考察、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乡、村干部、重点专业户的水土保持技术水平。项目施工过程中注意积累技术资料,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八、工程管理
内乡县人民政府成立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一事一议、监理制、县级报账制、管护责任制等8项管理制度,从严对施工及验收等各个环节把关。
内乡县寺沟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在内乡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二期项目建设管理局的监督监管下,按照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要求,统筹安排工作。
九、项目竣工后的管理
明确管理体制和管护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严格的管护责任制。小流域治理后,交由乡村管理,对于承包经营的经果林、水保林等,实行“谁承包,谁管理”,乡村与承包户订立管护合同,落实管护措施,严格管护责任。项目竣工验收后即由建设转入生产运行。
十、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根据各项定额及价格,到项目建设实施完成并发挥效益后,项目区年增产产业9.37万kg,木材蓄积量984m3,薪柴455.48万t。各项总产值增加1450.26萬元。
(2)生态效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每年拦蓄利用水量能力为68.62万m3,每年保土能力为5.11万t。
(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村劳力就业机会;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