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5-10-21王红丽
王红丽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综合治理的护坡也由原来的纯工程性措施逐步向生態型发展,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徊游的生态景观,探讨了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有助于发挥范围较广的娱乐、休闲功能;有利于城市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生态护坡;河道治理;技术应用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河流看作廊道(通道)及生态边缘区,认为城市河流绿色通道应是一条链、一张网,将城市中河流沿岸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河道已不仅仅具有“泄洪、排涝、蓄水、引清、航运”等水道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景观、旅游、生态、对周边环境的呼应”等的功能, 城市防洪堤岸建设的重点是体现城市水利要求的高水平的设计,是水利工程与城市规划、景观园林浑然一体的结合,生态护坡技术必将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大力推广应用。
一、生态型河道的特征
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的兴利工程,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并不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固定的模板,也不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以避免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是动态平衡的,即便是杂树杂草,也要充分体现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二、护坡技术河道应用
河道生态护坡改造途径。传统的护坡技术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会引起生态退化。为了更有效保护河道岸坡和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生态型护坡技术,目前参考国外经验及根据自身工程特点及有关工程经验, 已形成一定的生态护坡改造技术,认为河道生态护坡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硬质驳坎与软质护岸结合,采用水下式硬质驳坎结合水上生态护坡的形式增加河道亲水性、生态性,该方法尽量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在场地条件允许、结构保证可靠的前提下,改用仿木桩、景观石等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等手段改造河道,必须使用到硬质驳坎的地方。二是景观改造,工程改造与景观改造结合在一起,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等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 导入城市文化, 呈现自然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自然要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设置亲水平台,亲水构筑物结合自然景观改造, 方便居民在河岸休闲游玩、观赏的。三是截污疏浚,河道沿线两侧埋设截污管, 使雨、污合流排入污水主干管,以解决短期污染问题,在实施截污工程及配水工程的同时,还应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
生态护坡主要结构形式。河道生态护坡技术针对不同区段的岸、坡,采用不同形式,协调一体化建设,以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水下直立式块石挡墙护坡,抵抗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河道淤积,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一般进水河道入城区后主要采用直立式浆砌石挡墙,它既可减少工程占地与房屋拆迁,降低工程造价,又能有效保护河道宽度,制约违章建筑侵占,防止污水流入河中,对于直立式块石护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常将块石砌成插花形式,在河道中挡墙前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使挡墙置于水下,两岸则根据城市绿化要求,采用街头绿地的种植形式,在小区周边则修建一些亲水平台和水景观设施,以改善视觉效果。护坡种植,发达根系固土有很好效果,既可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还可进行景观造景。景石护坡或石笼护坡,具有控制河势,抵抗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等功效,通过景石的堆砌,使岸线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效应。树根桩或松木桩护坡,可以增强河道的稳定性,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挖方段河道整治应用效果更好。铺设砌块,在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进行铺设,或直接作为护坡结构,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使硬化和绿化完美结合。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草根的“锚固”作用,抗滑力增加,草生根后,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提高了堤防边坡的稳定性。亲水景观平台,将河道护坡建成亲水平台或亲水走廓,两岸自然衔接,扩大绿化范围,增加景观节点,在场地上建造景观等构筑物,为人们提供休闲、观景、活动的场所,使河道成为排涝防洪、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仿木桩护坡,在水位变化处,仿木桩护坡具有控制河势,抵抗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美化景观等效应。生态带,根据岸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等特点,在岸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等目的,由于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可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从而能大幅度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三、生态护坡技术现状不足
生态型河道护坡技术具有增强岸坡稳定性、满足河流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外,成功地解决了绿化与硬化的矛盾,对于营造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状河道生态护坡往往只考虑了护坡上的植物,忽略了动物及微生物,忽视了生态护坡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没有充分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护坡应该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去营造河道边坡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虽带有一定的生态色彩,尚不是完善的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发挥着良好的性能特性,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应树立“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恢复边坡原来的自然植物, 使防护工程的植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应该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特性,建立系统可靠的边坡生态化防护设计方案,使水利工程建设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边坡生态化防护的综合性能,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护坡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因地制宜, 达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