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2015-10-21杨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

杨艳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重要位置。大部分中国传统元素均借助美术进行发扬与传承。然而,因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及历史年代的作用,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较少。结合经验,探讨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加入到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行列,并且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因我国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内容较多、深奥复杂,美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分布零散、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探索。

一、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美术积淀,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在其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全面贯彻美术课标中的要求,深入研究。参照针对美术教材的调查统计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材中的总比重应为25%左右,这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还能确保教材结构分布合理。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这是由新课标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创新模式是指应自主创新,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与适当创新;整合模式是指将美术课程与音乐等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整合;调试模式是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编排等应进行调试。其中课时安排主要包含单个课例和主题单元,对于单个课例,应参照学校要求,联系学生的掌握情况,提炼个别内容,利用一节课进行讲解。为确保美术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例如,剪纸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应严格参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应适当降低难度,有时也可将其删减;对于简单内容,应尽量缩减课时;选择模式是指从其余美术教材中适当选择。

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

1.实践策略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學美术教材中,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大力充电,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还原传统文化。因传统文化距离当代较远,且深奥复杂,外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水平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厌烦感,削弱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可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青花瓷》赏析课程中,教师可先播放青花瓷这首歌曲,创设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讲述相关历史典故,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青花瓷,刺激爱国情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合理设计学习卡片。为便于学生构建文化认知框架,有助于课后巩固复习,应合理设计学习卡片,学习卡片中应包含传统文化的基本信息。

2.实践效果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具有难度,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学效果显著,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还能提高资源建设的影响程度。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广泛搜集各种资源,综合加工,全面处理,这有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能增强科研反思力。通过光盘刻录,将科研成果进行存储,还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平台,便于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它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因此,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合理筹划,适当结合传统经典与当代元素,课程设计应别出心裁,贴近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马宏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