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新局面 再铸新辉煌

2015-10-20陶琳宋军伟

中国扶贫 2015年17期
关键词:新宾菇农工作队

陶琳+宋军伟

6月17日上午,在去往红升乡采访途中,辽宁省新宾县扶贫办主任彭涌洪对记者说:“扶贫不仅需要真扶贫、扶真贫,实现精准扶贫,更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选准好产业,实现深度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让广大贫困户都受益,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产业惠农 收入大提高

记者在红升乡张家村的红升香菇有限责任公司食用菌大棚基地采访时,宋大姐手里拿着正要装箱出库的蘑菇高兴地说:“科技兴农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家种植的两棚香菇陆续出菇1.2万公斤,纯收入4.5万元。你看看这些都是准备出口到韩国的蘑菇。”进入食用菌大棚,只见里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菌袋,有的村民正在采摘蘑菇,有的正在往棚里喷水以增加湿度。公司技术经理李丽告诉记者:“这里的蘑菇都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新品种,比一般香菇口感更好,销路很好,农户收入大大提高。从四年前开始,我们村里的青年人基本上都不外出打工去了。”

近年来,新宾县把食用菌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5年规划,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食用菌产业开发管理机构,重点规划了“四区一带”的食用菌产业布局,即以红庙子乡为中心的东部食用菌种植示范区,以苇子峪镇为中心的南部食用菌种植推进区,以木奇镇为中心的西部草腐菌种植重点区,以新宾镇健康食品园区为中心的食用菌加工区和以上夹河镇、永陵镇为轴心的东南公路食用菌产业带,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战略版图已经形成,示范区域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推进步伐。

为扶持香菇产业的发展,新宾县制定出一整套的扶持优惠政策:统一协调土地,建立香菇生产小区;统一安排林业采伐指标,保证菇农建棚所需木材;统一协调贷款,解决菇农生产所需资金;统一提供补贴,每棚补贴500元,提供冷棚钢管骨架,为生产小区水、电、路、烘干、保鲜给予配套。同时,在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农民中选拔技术指导员,对菇农全天候面对面指导;在生产关键时期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菇农5000多人次;同科研院校长期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全县500多个香菇经纪人让菇农足不出户就可将香菇销往国内外。在新宾县,像宋大姐一样靠种香菇增收致富的农民已达两万余人,全县15个乡镇中有14个从事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全县仅香菇种植面积就达到万亩以上,年产5万吨。

新宾县新建百亩以上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园30个,千亩以上平地人参、蓝莓等种植基地5个,万亩以上短梗五加、富硒稻米基地2个。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1个、家庭农场25个。完成旺丰水稻专业合作社520亩有机食品认证,填补了全县空白。开展“辽细辛”“短梗五加”地理标识认证工作。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

移民搬迁 环境大变样

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的移民扶贫要求,新宾县制定了适合实际的移民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响水河子乡和大四平镇的移民小区跨年度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投入,加大县级投入、农民自筹等全方位合力攻坚,有效地实施移民整村(屯)搬迁工作,大大改善了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近年来,新宾县在群众自愿、选好新址、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偏远山沟生产生活条件困难地区的村民进行移民扶贫。同时,结合整村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扶贫等多种措施,使绝大多数移民户迁入新居后都能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经营项目,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2013年建设了响水河子乡楼房移民安置小区,实施整村(屯)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安置86户移民搬迁户搬迁入住。大四平镇马架子村平房移民小区2013年建设完工,22户移民户全部搬迁入住。

行走新宾,记者看到一栋栋别具风格的新农房,一张张农户们的笑脸,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图景。

驻村帮扶 取得大成效

截至2015年6月末,省直7家、市32家、县14家单位的驻村工作队全部进驻到新宾县被帮扶村,并制定和实施帮扶计划。省市县53家驻村工作队共派出驻村干部159人,到帮扶点现场办公810人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部建设、文化广场建设、巷道改造、河堤改造、自来水改造等)资金共计投入1418万元,其中已完成项目投入1010万元,在建项目投入资金408万元。

在下坎村采访时,记者见到了沈阳化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的3位驻村队员。一进驻该村,工作队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在掌握全村基本情况之后,给每家每户建立了档案,形成“一户一档”的管理方式,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记者了解到,对驻村工作队的干部来说,每个村子里有多少口人,有几条路,是哪年修的,什么时候通上了电等情况,他们都一清二楚。全村每一户的人员构成、土地条件、经济收入、财产债务、大额支出、发展潜力等,他们也都进行对照核实、查漏补缺、填表登记,做实做准基础资料,对村情户情做到了“一口清”。

“驻村干部用心帮助我们办实事,找资金修路、找专家培训、找项目发展,还帮助我们解决村里的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 说起驻村干部,村民们赞不绝口。治贫先治愚,要想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贫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全县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推进下,一个个培训班开班,一批批村民得到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村民们掌握了技能、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

新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审计、农业等20多家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乡镇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村委会抓落实。县委县政府与15个乡镇签订了扶贫工作责任状,明确了目标任务,同时还将各乡镇的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末目标考核管理。

据统计,2014年新宾县1.7474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800元提高到3200元以上。到2014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1660元,同比增长12%。

面对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彭涌洪说:“2020年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前,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新宾县4.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更需要我们用灵活的方式,科学推进扶贫工作,确保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新宾上下共同努力,打赢扶贫攻坚战,任重道远,启运新宾,再谱新篇!

猜你喜欢

新宾菇农工作队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开发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新宾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堤防维护与加固方法初探
辽宁省新宾县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