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好风光织造小康美景
2015-10-20
湖北恩施州是一片自然风光清美、民俗文化丰富的土地,坐拥武陵山之巍峨、沿袭巴蜀文化的传承,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一张张的名片,宣示着这里丰厚的旅游底蕴。
因为“山奇、水秀、文化美、生态优”,这里被视为中部旅游资源的富集区。
因为“老、少、边、山、穷”,这里被纳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1392个5A级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其中6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的贫困村。
这种情况在恩施很典型。
面对扶贫攻坚任务重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的实际,恩施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旅游扶贫放到武陵山区、全省、全国的大局中谋划、定位,探索精准扶贫路径,旅游带动大批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摆脱贫困,引来一片关注和点赞。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恩施调研时说:“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载体,通过旅游扶贫,可以把优势产业转化为富民产业,变扶贫片区为旅游景区,变农特产品为旅游商品。以前很多人对恩施的印象就是边远、贫困、落后。这些年,恩施通过旅游扶贫发展起来了,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7月中旬,记者从恩施市到宣恩、咸丰、来凤等县,穿行在贫困村与旅游点交织地带,一路感受着恩施州绿水青山的清凉,也一路领略着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火热。
旁人眼里的恩施风光
俗话说旁观者清。
去年12月,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恩施州召开,当时参会代表实地考察恩施州旅游扶贫情况时感慨颇多:
“安徽也有类似景区,但规模远不及恩施大峡谷。大峡谷景区沿途的新农村十分养眼,房屋整齐划一,民族特色鲜明,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因为旅游业发展大大改善。” ——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张平
“恩施的旅游是大旅游,而且正处于上升的时期,如果说用一句比较恰当的话来讲,叫挡不住的气势、停不下的脚步、放不下的产业。”——湖北省旅游局副局长陆令寿
“集休闲、娱乐、乡村体验于一体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乡村旅游做得很好,值得学习。湖南、贵州也有侗寨,以后我们可以尝试联合起来,组成侗族文化旅游带,相互推介。”——湖南省旅游局纪检组长高杨先
“这里山好、水好、人好,茶更好,农民忙时采茶,闲时观光,这种‘农旅互补‘商旅共赢的产业融合,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使旅游直接承载了扶贫的功能,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四川省扶贫移民工作局规划处主任科员高潭。
“漫山遍野的青翠茶园,曲径通幽的乡村油路,喜气浓郁的山乡农舍,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很舒适,乡村旅游就应该这样发展。”——福建省旅游局巡视员李毅强
“恩施生态良好、文化深厚,风土民情很有特点。土家女儿城令人耳目一新,将旅游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发挥出地方特色,引来大量游客,不仅实现了脱贫目标,带动了百姓致富,也扩大了恩施开放程度。”——河北省扶贫办主任李剑方
“恩施政府依托旅游发展经济的文章做得不错,取得的成果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黑龙江省扶贫办副主任白春贵
这些全国各地从事扶贫或旅游工作的人,都是业内的专家,他们的“旁观”,应该具有专业性、代表性。
恩施的旅游扶贫模式
不独旁观者清,当局者也清。
近年来,恩施州以建设景区为引擎,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紧扣游客回归乡村、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加速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型扶贫;利用良好的气候环境和生态优势,吸引游客来恩施吸氧洗肺、养生度假,实施养生度假型扶贫;以建设旅游综合体为平台,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业致富,实施创业就业型扶贫;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拉长旅游产业链、增强辐射力,实施产业融合型扶贫。
通过“建一个景区、富一方经济”“扮靓一批村庄、改善一方民生”“建设一个旅游度假区、发展一方产业”“融合一种产业、调优一方结构”,恩施州现已建成31家A级景区,形成了“1个5A+15个4A”的高密度、高A级景区集群,覆盖110个重点贫困村16万名贫困户,辐射周边农户开办星级农家乐630家。
全州涌现出恩施市枫香坡、宣恩县伍家台、咸丰县麻柳溪、来凤县杨梅古寨、鹤峰县董家河等80多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带动5万余名贫困村民在家门口走上了旅游致富路。
先后建成利川市苏马荡、建始县黄鹤桥、咸丰县坪坝营等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50万以上游客消夏避暑度假,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配套建成恩施女儿城、恩施华龙城、硒都茶城等大型旅游综合体。推进“农旅互动”“工旅互通”“商旅互联”“文旅互融”。
湖北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说,恩施大峡谷营上村是全省景村共建的代表,恩施女儿城旅游综合体是全省城旅互动的代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咸丰县麻柳溪羌寨把茶叶作为集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产业来做,延长了产业链,是全省多产兼融的典范。
旅游扶贫惠及40万贫困百姓
应该说,最“清”的还是在旅游扶贫热潮中富起来的那些贫困村、贫困百姓。
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和沐抚办事处营上村均位于恩施大峡谷的必经之地,两村均利用恩施大峡谷的旅游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旅游配套服务。
屯堡乡马者村向方清夫妇,于2011年在通往大峡谷的公路边创办了家庭旅馆雨龙茶厂,经营以茶叶为主的当地土特产,并为过往车辆和游客提供“四免费”服务(免费停车、免费加水、免费入厕、免费品茶),既方便了游客,又带动了地方土特产品的销售。近三年,向方清家庭旅馆和茶厂年均销售近400万元,利润在40万元左右。今年1-5月,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通过向方清的带动,马者村发展有机茶115亩,建成茶叶加工厂3家,使大部分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00余元增长到2014年的1.3万元,实现全面脱贫。
沐抚办事处营上村向明富,2010年利用自家房屋创办了阿富·女儿湖客栈,现已发展到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16间客房可入住50人,被省旅游局评为五星级农家乐。该客栈2014年实现餐饮收入234万元,住宿收入55万元。客栈现常年吸纳周边村民30人,采购蔬菜、精油、畜禽产品等100多万元,带动50户贫困农户实现脱贫。
恩施大峡谷核心区所在的营上村、木贡村、前山村,过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如今产业兴旺,吃上了旅游饭。
过去,沐抚营上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村民肩挑背驮,在贫困线上挣扎度日。现在,景区开发使当地通户公路率达到90%以上,让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包谷、洋芋曾是当地贫穷的代名词,如今是紧俏的旅游商品。核心景区七星寨一带,20%的农户购买了小车,80%以上的农户有存款,有10万元以上存款的农户不在少数。
向明富是营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他介绍,过去太穷,干堰塘、倒灌水一带,青壮年中光棍汉占 20%以上,后来80%的青壮年靠外出打工挣钱。景区开发后,50%以上的青壮年就地从事旅游工作,“屙屎不生蛆”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来的媳妇们十分乐意在这里扎下根来。
大峡谷景区现有旅游从业人员1700多人,其中80%属沐抚当地村民,主要从事旅游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销售、景区游览服务、演艺等工作;景区170余个商铺共带动了350多人就业,实现人均年收入6万多元。
景区红利向周边辐射。沐抚办事处景区周边目前共有32家农家乐,平均每户带动8人就业,户均年收入15万元。大峡谷景区周边总人数8000人,景区开发和建设带动了6000人致富。
借着主要景区的发展惯性,乡村游在山野兴起。
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农家乐“茶花山庄”老板马苏娥是恩施乡村旅游开拓者。2009年,马苏娥带头在村里办起农家乐,成立了“侗族农民艺术团”,排练原汁原味侗族特色节目。“到枫香坡当一天采茶人、看一台民族戏、喝一杯富硒茶、吃一餐农家饭、住一夜侗家寨”,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收入,小村寨的命运由此改变。
一花引来百花开。从零星村寨农家乐到成片乡村民俗生态旅游区,从自主发展到打造品牌,从各自为政到集群发展,恩施乡村旅游群星闪耀。昔日卖不出去的水果蔬菜山野菜和腊肉成为了抢手货,长年沉寂的古村落成为了旅游的新去处,传唱数辈人的山民歌排练成为了民族舞,依山傍水的农家院成为了农家乐。
随着多层面旅游内容的不断丰富,旅游综合体也水到渠成。
依傍于恩施州城的土家女儿城,在800亩土地上完美集合了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2013年10月19日开城以来,女儿城每日吸引2万多游客云集于此,直接给在此经营的6000多人送来数亿元的“金银花”。
女儿城的发展,直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和自主经营。目前,附近村民承包的商户占女儿城所有商户的50%,100多名村民在这里找到就业岗位。进驻公司和个体商户220家,从业人员5000人,年经营收入10万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
先后建起的恩施土家女儿城、恩施华龙城、硒都茶城、利川苏马荡等大型旅游综合体,优先吸纳贫困村民就业创业,让他们创业有门、就业有路。
这几年,恩施州委、州政府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旅游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景区建设为龙头,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吸纳和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加收入,全州累计直接带动贫困地区10万余人、间接带动40万余人就业创业,实施转移培训近3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40余万人。
采访期间,记者与恩施州委副书记董永祥谈及恩施精准扶贫。这位有着多年国家重点贫困县县长、县委书记工作经历的“老扶贫”说,生态是恩施最大的优势,旅游是恩施最具活力的产业,脱贫是恩施最根本的任务。恩施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优先工程,将旅游产业发展与带动群众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恩施州的扶贫脱贫做出特色,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