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管护理对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探讨
2015-10-20黄传芝
黄传芝
(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脑科中心,广东 肇庆 526300)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对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探讨
黄传芝
(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脑科中心,广东 肇庆 526300)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管护理对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本研究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护理,而未针对引流管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堵塞、脱出及打折情况,并统计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颅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出及引流管打折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颅内感染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进行脑室外引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引流管原因导致的逆行颅内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颅内感染
脑室外引流是医疗颅内少量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因引流管产生的逆行感染不容忽视,一旦发生颅内感染[1],则成为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其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需要通过全身使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其临床费用高且效果欠佳[2]。本研究主要通过总结我院对于脑室外引流患者并发颅内感染者进行的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实施脑室外引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68.7±6.7)岁,入院时间1~12 h,平均(6.4±2.1)h;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0~80岁,平均(68.8±6.8)岁,入院时间1~12 h,平均(6.5±2.0)h,两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选择侧脑室的额角入路穿刺并置入脑室引流管,连接引流袋,其中引流管部分从皮下潜行,尽量减少从穿刺点引出,并连接三通与脑室引流装置进行连接。术后全身使用抗菌药物。通过脑室引流管进行逆行脑室内给药,如庆大霉素等。引流管拔除标准:注意观察术后引流管量,一般在三、四脑室持续引流无出血,且通过CT检查,侧脑室内无出血或者血肿大部分消失即可夹闭引流管,持续观察24 h后复查CT,如无脑积水则可考虑拔除。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逆行给药及冲洗的护理:护理上为避免逆行给药或冲洗引起的颅内感染,应该严格控制冲洗速度及冲洗量,尽量避免因为逆行冲洗速度过快而导致的颅内压急性升高,引发再次的颅内出血甚至脑疝形成。我院经验是,使用含有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250 mL连接单侧的脑室引流管进行持续的慢速冲洗,可以使用静脉输液泵控制冲洗速度,一般以10~20 mL/h为宜,在进行冲洗过程中,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其引流量、引流液颜色等。控制引流量与冲洗量的相等性,切忌冲洗量超过引流量而导致颅内压升高因素。
1.3.2 引流管通畅度护理:护理上如果做好脑室外引流管通畅是重点,首先可将脑室引流瓶或引流袋悬挂于患者床头,注意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避免其受压、扭曲以及成角等,保持患者平卧位,并将引流瓶或引流袋与脑室穿刺连接处最高点高于脑室水平约10~15 cm,根据引流量调节引流袋或引流瓶的高度,以保持有效的引流速度。同时避免引流速度过快而导致的颅内压骤降撕裂脑桥静脉而出现硬膜下出血。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一旦出现引流液的浑浊甚至出现有絮状物、碎屑等,应及时进行逆行冲洗,避免堵管,同时需向医师汇报,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感染。同时对于引流管内液体波动情况,排除因呼吸的影响,在脑室外引流管完全通畅的情况下,其引流液面波动情况可随呼吸上下进行波动,一般幅度为10 mm左右,出现波动幅度减小,则应考虑出现管道部分堵塞情况,一旦波动完全消失,则有可能管道完全堵塞,应尽快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1.3.3 严格无菌操作,减少颅内感染:护理操作上需要严格无菌操作,进行脑脊液逆行置换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已经感染的脑脊液内的细菌及炎性因子水平,同时逆行给予抗菌药物,相对于静脉给药其靶向性更强,其局部药物有效浓度显著增高。对于引流管的无菌操作进行护理,定期更换敷料,针对引流管的连接处,均要使用无菌方纱进行包扎,且每天更换2次,对于引流瓶或引流袋,在注意引流量的同时,每天更换一次,注意引流管伤口敷料的干燥性,避免潮湿现象出现。同时在更换引流袋或引流瓶时,注意将排气管置于高出,而将引流出口置于低处,以避免脑脊液及气体的逆行灌入而导致的感染增加。
1.3.4 引流管的固定护理:脑室外引流管的意外脱出是引起颅内感染原因之一,其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上应该做好,脑室外引流管的妥善固定,首先要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引流管固定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针对躁动患者,应该给与适当约束。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应结合患者的意识、瞳孔以及是否存在有严重头痛和呕吐等,针对引流管应该避免因引流不畅导致的颅内压骤升,出现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形成。同时注意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高热等,应积极进行物理和化学降温。
1.4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与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观察组采用本研究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护理,而未针对引流管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堵塞、脱出及打折情况,并统计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颅内感染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引流管情况比较:观察组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出及引流管打折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引流管堵塞、脱出及打折情况比较[n(%)]
2.2 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颅内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颅内感染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颅内感染情况比较(x-±s)
3 讨 论
脑室内出血使用脑室外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者显著增多[3]。而脑室内出血其病情急骤,通过脑室穿刺进行脑脊液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临床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其主要因为易并发术后颅内逆行感染而影响其临床推广[4]。一旦发生感染,加之血脑屏障的存在,其感染难以控制,而导致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增高[5]。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以往研究提示[6],颅内感染主要与脑室引流的持续时间有关外,还与术前是否备皮、备皮效果、术中无菌操作、是否合并开放性损伤以及术后不恰当的脑室内逆行给药等因素有关,以上因素均与护理操作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观察组注重患者引流管护理,中的避免因引流管导致的颅内感染,发现观察组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出及引流管打折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减少了观察组患者引流管堵塞、脱出及打折的比率,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引流时间,减少了颅内感染发生率。本研究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颅内感染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结果与预期相符合。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对于进行脑室外引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引流管原因导致的逆行颅内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1] 孙桂玲.侧脑室间断引流法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620-621.
[2] 陈艳,迟巍,张建平,等.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侧脑室引流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C):197-198.
[3] 李秀华.持续腹腔引流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266.
[4] 徐琳,黄燕梅,罗利娟.间断脑室冲洗治疗颅内感染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46-47.
[5] 刘宁,于学文.ICU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的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242-243.
[6] 叶亚芳.脑室出血引流术后颅内压动态监测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23-224.
R473.74
B
1671-8194(2015)15-02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