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 开创生态庐阳新貌

2015-10-20合肥市庐阳区区长黄卫东

安徽园林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合肥市庐阳区区长 黄卫东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开创生态庐阳新貌

□合肥市庐阳区区长黄卫东

编者按: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下达,更深层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合肥市庐阳区积极响应,闻风而动。现特发表该区区长文。

作为合肥主城,近年来,庐阳区紧紧围绕“最合肥、最城市、最乡村”的建设发展理念,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城区由外延式扩展转为内涵式提升,打造“生态庐阳”,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和谐成效凸显,先后荣获亚洲金旅奖.首批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省文明城区称号,三十岗乡、大杨镇分别荣获安徽省文明村镇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今后生态庐阳发展思路与方向是:围绕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建设的目标,以绿色和谐为导向,全力构建生态环保、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加快建设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慢生活智慧景区,大力发展地区文化展示、休闲养生度假、科技旅游观光等生态旅游产业,努力将庐阳建成水碧天蓝、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区。

一、构建生态环保体系,织牢环境保护的“防护网”。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一是严管力控,“净水”。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行动,加大对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的保护,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巩固和深化河(段)长制,实施对南淝河、板桥河、四里河等流域的环境保护,确保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和水环境治理持续加强,稳步推进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园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定期对河流、水库沿线污染源进行检查监测,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限期整改;把节能减排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实现企业增产不增污、增效不增耗。二是节能减排,“净空”。以PM2.5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城市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城市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促工业废气达标排放,推行全年全域禁烧,确保年度空气质量达标。三是整治修复,“净土”。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三十岗、大杨镇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不断增进群众的生态福祉。围绕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做好工矿固体废弃物、城乡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弃物等的处置工作。四是全面禁噪,“净音”。加强交通噪声源头控制,扩大禁鸣区范围,完善禁鸣标志,加快低噪声路面改造,营造相对安静的生态交通环境。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及其配套办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形成全方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五是美化彩化,增绿。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快建设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长廊、绿色屏障为主的绿色空间体系,推动董大水库上游生态保护区、三国新城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扎实开展绿化大会战,积极推动庐州公园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四里河生态公园等景观提升,打造北一环等道路精品绿化和道路节点游园,提升城区绿化景观和生态建设水平。

二、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培育绿色经济的增长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突出金融业、特色商贸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构建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庐阳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一是巩固提升商贸金融核心竞争力。发挥“中国商业名区”品牌优势,依托全区商贸、金融机构相对集中的发展基础,围绕强化集聚效应、激发创新活力、提升辐射能级,加快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主体创新、产品创新“四位一体”,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效益上下功夫,突出金融总部、准金融业、金融服务业、特色街区、特色楼宇、特色电商等产业和领域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作为全省商贸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培育壮大一批绿色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集群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工业区产城一体化发展。以建设全省高科技都市服务产业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内容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切实推进都市科技园创新发展平台和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两大平台”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重点,加快庐阳工业区、大杨工业区的转型发展步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清理闲置土地,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低碳绿色为生产方式,积极引导现有企业提升产业层次,运用高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规范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降低单位污染物排放,打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三是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品牌。以文化为核、生态为基、休闲为体,加快都市旅游品牌建设。按照“沿袭历史文脉,保留历史记忆”的主导思路,重点弘扬“古庐州府址”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徽商文化和本土民俗文化,挖掘和提升教弩台、明教寺、古逍遥津等历史人文资源,将历史建筑、文化环境、空间环境、视觉环境有机结合进行改造,盘活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合淮路以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东瞿美食文化村、崔岗艺术创意村品质,启动王大郢音乐小镇建设,打造文化艺术创意品牌。启动环南淝河景观路项目,提升杨岗路景观、滁河原生态田园风光带,打造水文化产业品牌。加快完善桃蹊水果农场、东华生态农业科技园、桃蹊500亩百花谷、半岛花博园等重点项目配套设施,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依托三国遗址公园,策划包装动漫三国文化载体,打造三国文化品牌。着力办好桃花节、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全国垂钓精英赛、艺术与设计画展等活动,打造运动休闲文化品牌。使合淮路以西区域成为长三角最美滨水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区,合肥当之无愧的“造氧机”和“净水器”,名副其实大湖名城的生态绿色屏障。

三、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一是广泛宣传普及。大力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着力开展环保宣传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的“三进”活动。通过“扬尘治理进工地”、“节能降耗、洁净生产进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进社区”,“争当节能减排小卫士”,“董铺水库环保行”,“小手拉大手,保护水环境”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和环保意识,营造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二是培育绿色文化。着力培育崇尚节约、低碳生活的绿色消费观,引导居民合理适度消费,鼓励购买绿色低碳产品,使用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成果。以生态乡、镇、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加快建成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和生态工业园区。三是加快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庐阳特有林水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重点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生态环保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和行政问责制,将结果作为组织部门评价和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