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下的《空气调节》课程改革策略分析

2015-10-19何叶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空气调节课程改革策略

何叶从

【摘 要】本文对当前《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角度对《空气调节》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气调节》     课程改革    策略

1 前言

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空气调节》主要是立足于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和工程热力学等学科基础,对建筑冷热负荷、空调冷热源方案确定、设备选型以及系统管网布置等方面进行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 《空气调节》课程教学问题

首先,在当前《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中,受教材、大纲与规范、新任务和新技术更新速度的限制,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并不能有效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其次,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对于一些设备的原理和结构,仅仅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描述,学生理解程度有限,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再次,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空气调节》课程需运用工程热力学、供热工程、制冷技术等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前后连贯,系统性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后续的内容也就难以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一般情况下,课程设计都是在课程讲解完成后开始的,但是受记忆规律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从而影响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中的运用。

3 《空气调节》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组织教学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绪论是一本书的魂,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绪论课的教学效果,明白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白问题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何将其他课程的知识融入该课程。从《空气调节》课程极强的实践性以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出发,在课程讲授的最初阶段,可以以最为常见的分体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讲解,从作用、结构、原理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对该课程的初步认识。然后应该重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课程进行讲授时,可以穿插一些学生之前学过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对旧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可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构建系统性的知识架构。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握知识讲解的详略,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只需要简要提出;对于新知识则应该重点讲解,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3.2改进教学方法

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从不同角度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可以利用相应的产品库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实习基地等提供的各种图片资料,结合专业实验设备以及废旧空调设备,自主设计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理解课程内容体系。二是利用专业工程应用软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从目前来看,在空调方面的相关软件主要包括专业模拟软件和暖通空调设计软件两种。在实际教学中,室内空气冷热以及湿负荷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在教材中,对于其的计算多采用的是冷负荷系数法,繁多的公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畏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专业软件的介绍,结合不同的软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课程知识。三是利用动画,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湿球温度形成过程,即使通过相应的实验,也只能对温度形成的结果进行演示,学生会感到理解困难;而利用动画,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湿球表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温度计读数下降的过程,更加方便学生进行理解。

2.3调整教学环节

在综合实训中,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立足已经完成教学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空调工程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步骤等,独立完成风系统、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工程图纸的绘制。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受时间安排的影响,课程设计一般都是在教学目标完成后进行,开始的时间较晚,学生对于前面学到的知识可能已经模糊甚至遗忘。对此,教师应该对现有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节,在教学初期就将课程设计分配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带着设计任务进行学习,提升其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避免课题相同出现抄袭现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给予不同的建筑图纸,确保小组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当对负荷计算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建筑类型进行计算,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规范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讲解到不同空调系统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合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自己负责的建筑类型中的空调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空气调节》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关键课程,应该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调整,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环节调整方面,对空气调节课程的改革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古小敏.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4):194-195.

[2]王任远.空气调节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1):76-78.

[3]马卫武,姚景州.《空气调节》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3):158-160.

猜你喜欢

空气调节课程改革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形势下暖通空调的技术发展规划
安全工程专业《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研究
Passage Four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在京发布并宣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