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缺陷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

2015-10-19闫洪涛刘国超杜宝龙

天津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缩径中银浅部

闫洪涛,胡 博,刘国超,穆 晶,杜宝龙

(1.天津市勘察院 天津 300191;2.中铁六局天津铁建公司 天津 300100)

0 引 言

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简称太中银铁路,沿线山高谷险、沟壑林立,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桩基础在桥梁、路基等工程中被大量采用。低应变法测桩以其简便快捷的优势,在该线桩基检测中广泛应用。

影响低应变测试信号的原因有很多,在太中银铁路的大量桩基础中,通过检测曲线分析几种缺陷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解释了曲线异常的原因,阐述了针对不同异常检测曲线应采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本次检测投入了两套低应变法检测仪器,其相应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基桩检测设备一览表Tab.1 List of foundation pile testing equipment

1 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原理

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评价标准执行国家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 10218—1999),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基桩质量评价标准表Tab.2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foundation pile quality

2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低应变反射波法假定桩为一维弹性杆件。

如图 1所示,在桩顶施加轴向冲击力,激发出沿桩身向下传播的应力波,应力波的传播满足波动方程:

式中,c2=E/ρ,c表示沿桩身传播的应力波速度,E表示杨氏模量,ρ表示材料的质量密度。

图1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tection by low strain reflected wave method

当桩身在某一位置的截面尺寸或密实度发生变化时,该界面上、下的波阻抗发生变化,应力波将产生反射和透射,其反射系数为:

式中,Z=ρ·C·Α,Α表示桩截面尺寸。

通过安装在桩顶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接收反射波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分析后,根据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分析桩身存在缺陷的性质,评价桩身质量。

根据桩身应力波平均速度V和桩头到缺陷界面的双程走时t,按下式计算缺陷的深度H:

3 工程实例分析

3.1 完整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

为了说明基桩存在缺陷时的曲线特征,先给出图 2的完整桩检测曲线。该曲线有初至波和桩底反射两个信号,其余部分没有反射信息。

图2 完整桩检测曲线Fig.2 Detection curve of an integrate pile

3.2 浅部缺陷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

图 3为太中银客运专线校场坪桥的基桩检测曲线。该桩设计桩长40,m,直径1.5,m。

图3(a)曲线前部出现低频振荡,桩底信号被掩盖,这种波形反映了在桩身浅部存在严重缩径或离析缺陷。这是因为在桩身浅部存在缺陷时,检测中仍然按 40,m桩长设定采样间隔为 80,μs,过大的采样间隔造成浅部高频信息的丢失。在该曲线中,4,m左右的第 1个波谷幅值接近前面波峰的幅值,分析在该位置可能存在扩径,浅部缺陷的深度应不超过4,m。

将桩长设定为4,m,采样率为10,μs,在桩顶不同位置进行采样,得到图3(b)、图3(c)和图3(d)3条曲线,在这3条曲线中,揭示了桩身浅部 1,m左右存在的缩径缺陷和 4,m处存在的扩径缺陷。

图3 浅部缺陷桩检测曲线Fig.3 Detection curves of a defective pile at shallow part

3.3 断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

图 4为太中银某铁路桥的基桩检测曲线。该桩设计桩长30,m,直径1.25,m。

图4 断桩检测曲线Fig.4 Detection curve of a broken pile

图4的曲线是在设定桩长30,m的情况下得到的,曲线在12,m 左右出现强反射信号,且尾部发生漂移。分析尾部漂移的原因,应该是桩身在 12,m 处存在严重缩径或夹泥缺陷,由于在检测中采用长力棒敲击,即对短桩采用低频高能量的激发方式,激发出的能量在缺陷处几乎产生全反射,高能量的反射信号造成了曲线尾部的漂移。换用小锤敲击后,得到标准的短桩曲线。该桩在12,m处完全断开。

3.4 严重离析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

图 5为太中银某铁路桥的基桩检测曲线。该桩设计桩长32,m、桩径1.5,m。

图5(a)在12,m处出现反射信号,并出现逐步衰减的两次振荡。对比图 3,同样是用长力棒敲击,曲线尾部没有发生漂移,说明桩没有断开,有一部分应力波向下发生了透射,但桩底反射信号的能量已经很小,被前面的振荡信号覆盖。

图 5(b)是将桩长设定为 12,m 后的检测曲线。曲线在12,m处的反射信号平缓,是典型离析缺陷的反映,同时揭示了2,m处的缩径缺陷。

3.5 存在两处缺陷的桩检测曲线的反射特征

图 6为太中银某铁路桥的基桩检测曲线。该桩设计桩长43,m,直径1.5,m。

图5 离析桩检测曲线Fig.5 Detection curves of a separate pile

曲线存在两处异常,按该工地桩身平均波速 3,900,m/s计算,第一处异常深度在 5,m左右,第二处异常深度在 14,m左右,并且引起曲线振荡。

图6 存在两处缺陷桩的检测曲线Fig.6 Detection curve of a pile with two defects

经分析,第一处异常为离析或夹泥缺陷的反映。

第二处异常出现的原因存在两种可能:①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在14.6~15,m的地层为软塑的粘土层,该异常应为严重缺陷的反映,桩身可能已经在该处断开;②桩身在 6,m处存在扩径,扩径信号和第一处异常信号的叠加引起了第二处异常信号,这可以在正演拟合中实现。

为验证检测的准确性,对该桩进行了抽芯验证,在距桩中心35,cm处使用108,mm钻头进行抽芯,验证结果为:在4.6~4.8,m间钻机进尺明显加快,岩芯呈蜂窝状,属离析缺陷。之后钻进至 16,m,进尺正常,取芯长度均在 0.8~1.2,m 之间,岩芯完整。在过桩中心的对称位置进行第二孔抽芯,除在 4.8,m出现异常外,在 13.5,m 处进尺加快,岩芯呈碎块状,为夹泥缺陷的反映。抽芯验证证实了检测的准确性。

4 结 语

通过上述几个工程实例的分析,在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现场对出现异常信号的桩必须采用更换检测位置、换用激发器械和改变采样间隔的方法进行多次测试,在桩存在浅部缺陷这一步时尤为重要。②对存在两个异常信号的桩,应重点分析产生第 2个异常信号的原因,这是因为第2个异常信号位置深,反映出的缺陷也更为严重。③及时搜集工地的地质条件和基桩的灌注记录,对桩身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和位置有大致了解。④在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基桩灌注记录的基础上,对异常信号进行正演拟合,在论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需进行抽芯验证。

综上,为避免成桩质量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当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做到精细化施工,完善每道工序的自检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应报有侥幸心理。同时,总结经验,保证工程质量。■

[1]TB 10218—1999 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S].1999.

[2]史佩栋.实用桩基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TB 10218—2008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S].2008.

[4]段尔焕.桩基试验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缩径中银浅部
更 正 声 明
冷镦螺栓缩径模具内孔孔型设计
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端部缩径成型试验研究
深部缩径缺陷桩的透明土模型试验研究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提取含硫银精矿中银的试验研究
汇丰香港中银香港首发“熊猫债”
吉林省辉南县腰岭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浅部资源储量预测
热分解高铅铁矾锌浸渣中银的浮选试验
31例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