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的探究实施

2015-10-18天津市北辰区青光中学冯宝英

天津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当堂环节

■天津市北辰区青光中学 冯宝英

“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的探究实施

■天津市北辰区青光中学 冯宝英

一、“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提出的背景

天津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改之路上孜孜探索,许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课改研究的成果,一些成果在实践中推广着、应用着,课改为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在每所学校,因为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对课改的认识不同,对课改研究的热情不同,教师出现了三种类型:课改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果者、课改成果使用者、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者。第三种类型基本为年龄结构偏大、传统教学模式已成定式、墨守成规、不愿意费时费力挑战自己的教师,导致的后果为教学成绩差,课堂没有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单方地叨念着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被动地在座位上,有的认真听,有的时听时不听,有的无心欣赏教师的“独角戏”,偷偷地开着各种小差儿,这样,教师的教学成绩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有的老教师也自开玩笑地说:“师傅被拍在沙滩上了。”

目前,课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作为管理者,对第三种类型教师怎么办?放纵,还是批评、勒令必须改?工作做不好,就会造成干群关系走向对立面,激化矛盾,反而影响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艺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润物无声地推进课改工作,达到我们的目标。于是我们在学校实施了“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的探究,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希望我校每位教师的课都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跟“C”等课说再见。

二、“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的内容与作用

“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的内容是:情境导入,引人入胜;呈现目标,明确任务;自主学习,读思圈画;合作交流,互帮互促;教师点拨,总结提升;当堂巩固,达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补偿。

“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探究为策略,以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为目的。教师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以良好的心情更高效地进行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影响教学的各因素间配合得适当平衡,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恰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探究,自我建构,提高学习能力,基本素质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喜爱学习,学生有兴趣了,会方法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就会减轻,学习质量就会提高,他们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引人入胜。

导入环节至关重要,恰当的导入能够对一节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或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温故知新法、视频导入法、音频导入法、情景剧导入法等,都很有必要。如温故知新法:上课伊始,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与新课相关的旧知,则新知会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获取,知识间是相互关联,成体系的。教师在温故的设置上,要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问题设置得好,可对新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再如:一些文科教学的导入,教师可搜集一些与新授内容相关联的视频材料进行导入,会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眼球,达到激趣、进入情境的目的。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可以使师生心情愉悦,双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第二环节: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每节课都有要完成的预设目标,对于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很有必要让学生清楚,使学生明确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并且知道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属理解和应用层次的,使学生带着任务合理投放学习注意力,目标明确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吸收效果。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读思圈画。

教育家凯洛夫充分肯定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此环节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宰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去探究,学会用专业术语解释问题。教师千万别包办,要把握好“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一定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读思圈画,主动求知,大胆展示,让学生质疑,让学生解释,在质疑解释中锻炼能力、提升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实践练习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高,而教师讲授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是最低的。因此,呼吁广大教师不要做受累不讨好的人,相信您的学生,大胆放手,您只要给他舞台,他就会还您精彩,久而久之,您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做题机器。(下图是运用不同指导方法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

第四环节:合作交流,互帮互促。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此环节是建立在第三环节基础之上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合作的方式有很多,有小组合作式、就近合作式、走动合作式等,不同的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方式,适合的就是好的,因人而异。这要求教师在座位安排上要动一番脑筋,强弱搭配,有助于帮带提升,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能力和才华,为他们搭建帮扶的平台。要知道一个45人的班集体,教师只是1/46,如果按照二八定律来划分,优秀的学生也要达到9/46,要比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强大得多。所以合作学习能够解放教师,锻炼学生,学生在帮扶讲解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互助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学生的情感目标也会悄然达成,帮扶的以助人为乐,被帮的心怀感恩,也有可能被唤起求知的欲望。合作交流,互帮互促确实能够起到整体推进的作用。

第五环节:教师点拨,总结提升。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就要求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这个环节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分层培养的重要一环,但是教师在点拨中需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研究讨论,教师再点拨提升。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把教师分成平庸、较好、优秀、伟大四个等级。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因此我们倡导启发式点拨,而不是奉送,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生成知识,生成能力。

第六环节:当堂巩固,达标检测;第七环节:发现问题,及时补偿。

一节课新授过程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不得占满整堂课,必须有当堂巩固、达标检测的时间。这是检验一节课学生收获多少的重要环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这个环节是最好的检验。因此课上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发现问题,能及时补偿最好,若没有时间下一课时一定要做好补偿。达标,少留甚至不留家庭作业。过去,有的教师一堂课满堂灌,没有巩固、检测的环节,只是一味地把知识送给学生,不管学生能否吸纳,课下则留大批作业,这与目前教育部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倡导高效教学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当堂巩固,达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补偿”这两个环节对于学生的知识落实很有帮助,也是轻负高质的很好做法。

“七环节教学基本模式”的探究实施,体现了新课改对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要求,使教师改变了教师观,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来与学生做朋友;使教师改变了旧的教学观念,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自然生成知识;使教师改变了课堂面貌,不是死气沉沉,而是构建充满生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双方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七环节教学模式”的探究实施好比刚刚绽放的花朵,已经吐露出芬芳,要想使花朵开得更加娇艳,还需要我们的园丁们不断浇灌,相信在同行们的积极探索下,我们的课堂模式会不断完善,我们的课改之花定会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 邵 莹)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当堂环节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不怕死的留下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乡村图书馆基本模式和服务举措浅析——以绍兴为案例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