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思维启示下的二语习得
2015-10-17吕海鸥
吕海鸥
摘 要:长期以来,二语习得者普遍有失败的外语学习经历。尽管二语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方法频繁革新,始终都无法解决二语习得者语言的顽固性错误。主要原因在于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单从两种语言形式对比出发,将语言处于静态下研究过程。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将二语习得研究带入了思维领域,认为母语以及目的语都是在特定的思维框架下习得的。通过分析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启示通过语言学习中培养外语独特的隐喻思维来为外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隐喻;二语习得;思维;教学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以美国语言学家赛林克1972发表的论文inter-language为标志,正式揭开了其发展序幕。长期以来,二语习得理论研究重点都放在了进行目的语和母语的形式对比来确定教学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得出的结论都具有猜测性,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忽视了二语习得者思维的创造性,大脑对语言学习的作用研究长期处于黑匣子状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认知隐喻观揭秘二语习得与隐喻思维关系,从而为二语教学与学习提供指导。
二、认知隐喻观
认知隐喻观强调语言是思维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桥梁,是经验知识的显性表达。我们用语言去认识和表达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也发挥我们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熟悉的事物作非比寻常的并列,这种认知方式就是隐喻思维的核心,人们不断的通过这种隐喻式的的理解不断的将不熟悉的事物变成已知经验,隐喻思维是经验存储以及语言派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三、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他们对于认知隐喻的解读分为三方面:
1.概念隐喻的派生力,概念隐喻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参照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其他一些无形,难以定义的概念。当我们用一种概念领域去讨论另一种概念领域的时候,通过发现同这两个经验领域中的相似性来理解事物,事物之间的概念范畴越远,对这种相似性的发掘张力就越大,新奇效果就越好。隐喻思维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来不断的在客观事物中建立联系,从而派生出无限的语言表达。
2.投射图的提出,莱可夫用目标域和源域的说法来代替喻体和本体,即认为隐喻就是源域按照单向性的原则,以不对称的相似点整体性的向目标域进行投射从而在头脑中建构出一种新的认知图式。
3.语言中隐喻的普遍性。莱考夫和特纳在1989年发表了《超过冷静理性:隐喻分析指南》一书中提出了基本隐喻的说法,即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基本都是隐喻建构的,这种隐喻的普遍性其实反映了我们思维对事物的隐喻式普遍的理解方式。
四、隐喻思维构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1.理查德的语义三角体理论认为词语的能指和所指以概念为中介,我们看到词,提取的该是词所代表的现实事物与概念范畴。英汉两种语言下的词汇文化内涵存在着不一致对等现象。如goat一词在西方国家通常是献祭时的祭品,有牺牲之意。而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山羊意味着诚实,敦厚拥有人的良好品性。
2.认知语言学强调词义的百科性特征,我们常调动所有的经验知识来对某个词语进行全面性的认识,这种全面性的认识也包含着其隐喻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意义。词义呈网络的隐喻方式来呈现与派生,如ring环形一词通过其空间的紧密程度派生出舞台,一群秘密集会的人,环形记号和环形首饰。
3.莱可夫指出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词汇都具有隐喻意义,这就是基本隐喻。
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这种隐喻内涵,是因为它经过人类频繁并长期的使用,它已经存储到了词库中,逐渐失去了其隐喻性的色彩。
五、隐喻思维启示下翻译教学
1.单个词语的文化不对等含义。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上对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会呈现细微的差别,如fair和beautiful同样译成汉语美丽,但是两种所指程度不同,前者是指形容女子超凡脱俗之美,后者即是指一般的美丽,情感色彩也出现细微差异。所以在词语意义的翻译处理上,我们既要保持字面意思的基本一致,又要考虑它们众多的隐喻意义,调动人脑对该词的所有经验知识依靠文本线索达到该词某一方面的隐喻式理解。
2.一词多义现象处理。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词义的交叉现象,即英汉在词语的意义对应上出现了不完全对等的情况,即部分内涵意义相同,词语本身会从不同纬度映射出多个隐喻意义,如hit在英文中有打击,碰撞之意,而翻译过来的中文为打,打在汉语中有打击,打架,打酱油,一打,不仅词义丰富,词性更是存在差别,要求我们在翻译这类词语时根据语境进行推断,在我们缺乏目的语国家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大量书面形式的语境为我们能够正确并形象地认识英语词汇,并构建我们的外语隐喻思维提供了条件。
3.习语中隐喻思维的建构。一国的习语用独特的隐喻意象承载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翻译和学习习语有助于我们认识他们对事物的独特的隐喻性的理解方式,如热锅上的蚂蚁,露马脚,烂醉如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习语是帮助我们构建隐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六、隐喻思维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隐喻表达方式的习得,有利于我们口语表达的地道性,减少交际的直白性,使我们的语言更加风趣幽默,委婉动听。这样外语学习者在面对外国人经常提问的how are you?时,不会千篇一律的回答I am fine, thank you.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理解话语中隐喻的运用,能够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理解误差,如中国的许多菜名富含隐喻意味,但不了解实情的外国人听起来毛骨悚然,从而对中国人造成偏见和误解,因此我们对本族语和目的语中的隐喻表达都要有所了解,我们在交际中才能恰当的进行语言的转换实现我们的交际目的。
同样隐喻表达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在写作中也同样重要,我们在写作中往往存在句式单一,表达内容浅显的问题,隐喻句的运用将为作文增色不少,一個具有隐喻性的题目就可以迅速抓住老师的眼球,在文章的显眼地方,用上几个比喻句,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作者的语言功底,甚至整个文章都可以由一个隐喻意象来展开叙述,所以隐喻性能力代表了我们的一种高级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表达了我们的一种头脑中创造性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权龙.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国语,2003.
[2]方颖. 隐喻思维与外语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2004.
[3]蒋苏秦.隐喻思维和二语习得[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
[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汤晓云.概念英语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