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中学生家庭文化背景因素的思考

2015-10-17陶旭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农村寒门学子并使得更多的学子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但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对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的发展影响甚大。在借鉴特殊教育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给予学生特殊需求教育,使城市农村学生之间教育公平问题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家庭文化背景;特殊需求

教育公平是大部分国家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政府对教育公平发展一般有两个基本认识:其一,保证国家的每个公民接受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使其获得基本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其二,保证国家的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不受社会经济状况、阶层、民族、地理位置、身体条件的影响,对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而言,则采用公平有效的入学标准,除此标准外,学生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2015年,我国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进入高等学府,但公平的入学机会背后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进入高校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而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就在他的报告里提出:影响教育公平的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及其文化背景。

一、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探讨

文化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积淀,是主体较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心理结构的总和。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贫困地区与城市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信息、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与新观念的迥异,使得群体之间的文化素质大相径庭。贫困地区人群中“女不如男”和“传宗接代”的性别歧视,“读书无用论”和“读书不如赚钱”等陈旧落后思想都限制了其子女接受教育。而城市地区则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和“男女平等”等思想使得城市地区对其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这是导致农村学生教育不公平现象间接和主观的原因。

另一方面,农村与城市地区的家庭成员在学历上出现明显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近期发布研究结果:在城市,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这就意味着多数农村父母没有能力在课后给其子女进行学习上的辅导。然而,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高峰期,需要接受更多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和思维训练。

二、学生家庭文化背景在教育活动中的影响

怀特海曾借用大主教坦普尔的话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人们18岁时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后来会如何发展。”而大学里学生如何的发展无疑是教育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1.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大学公共课设置中,英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而言,班级由来自农村的学子和城市的学生组成。面对同样的课程、教学进度、学习环境,其双方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就接受了高质量的英语训练,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远超来自农村的学生。但在同一个学习环境里,这些学生避免不了要配合水平较低的同学而放慢自己的学习进度甚至重复学习早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于他们而言求知的欲望将大幅度减弱。奥谢曾说: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阻止一个在智力或性格与体力上属于强者的人取得凭天赋能力所取得的成绩,其不公平、不民主和犯罪的程度正如一个弱者在与同伴竞争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一样。对贫困者来说,“反向歧视”是一种纠正过去不利做的一种尝试。这种理论认为,必须给学生增加机会,直到他们把握住机会为止。若忽视這群学生在公共课大班级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状态,对他们而言这种教育是强迫进行的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待遇。

2.社团活动的表征

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学生们一直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而在大学里,他们应该站起来并环顾周围。正因如此,如果大学的第一年仍然耗费在用旧的态度重温旧的功课,那是致命的错误。大学,已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领悟生活、感受人生的场所。在学校,学生主要通过寻求友谊来满足彼此的心理需要来共同体验人生。高校社团便是交友和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因彼此之间兴趣、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相近或相似而结成非正式群体,在这一群体中,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和城市学生生活经历、家庭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而更愿意选择和自己一样的学生为伴,以获得认同感和自信心。而城市的学生也更倾向与自己价值观、信念及人格特征相似的人结为团体。除此之外,社团的招新标准与经历要求使许多农村学子望而却步---他们渴望加入但又因没有特长而提前结束社团生活。

三、特殊教育需求的合理性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由专门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青年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既要达到与普通教育相同的一般的培养目标,又要达到其特有的特殊培养目标。由于对特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特殊教育学也可以有两种理解。广义的指研究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育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多指研究各类残疾儿童教育现象与规律的科学。本文在借鉴特殊教育广义的基础上提出给予高校学生特殊教育需求的建议,即在高等教育的阶段把学生看成“特殊的群体”而不是规格统一、要求统一的物品;有针对性的对待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高校学生的发展。

有人指出特殊教育主要针对的群体是特殊儿童对于正常学生的教育而言似乎没有相同之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古代的孔子就云:“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每个人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环境、教育的不同而有其个性,有其特质,异于他人。近代发展的教育心理学中也提出了:人的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换句话说,每一个正常发展的学生都存在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都有特殊教育的需求。高校中的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因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性就如同特殊儿童身体上的特殊,需要针对这种差异给予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在这个多样化的环境中,特殊需要教育适用于每一个学生,适用于每一个的教育发展阶段。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需要的内涵和外延将会丰富和广泛,并与人权、平等和公平等问题密切联系。特殊教育需要,这必将成为一种教育的趋势。

四、基于特殊教育需求的解决路径

通过对特殊教育需求的分析和思考,不难看出只有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只有配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和步伐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因此,基于特殊教育需求理论提出两种解决高校学生家庭文化背景与教育公平问题的路径:(学习上)独特的课程设置和(生活上)互助的社团活动。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在大学教育中,综合运用精神应占主导地位。大学的课堂应该面向那些对细节和过程都已经熟悉的人;换句话说,所谓熟悉,至少是指他们先前进行过的训练非常适合这些细節和过程,因此很容易掌握它们。”但农村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利因素使得他们缺乏这种熟悉,尤其是在英语、计算机等现代气息比较浓厚的课程上。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群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采取教育补救措施使学生尽快跟上高校的教学节奏。独特的课程设置则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特色的课程表。

2.互助的社团活动

社会心理学指出: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出现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一方面,农村学生多数为特长发展滞后但生活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城市学生普遍多才多艺但缺乏社会锻炼。根据双方不同的需要社团在其自愿和协调下组成互助小组,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这样的社团不仅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使双方平等交流、学习发展,而且在心理上也避免了冷漠、孤僻、自卑、高傲等一些不良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Education[R].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1995.113.

[2] Coleman, J.S. Campbell,E.,Hobson,C.F.,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R].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1-35,575-587.

[3] [6] [8]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著,庄莲平,王立中 译.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1-2.

[4] [5] 约翰·S·布鲁贝克 著,王承续等 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70-71.

[7] 张晓琳.英国特殊需要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3(1):155-160.

作者简介:陶旭(1991—),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管理。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