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胡子可别一把抓
2015-10-17文并图
■文并图/阿 留
眉毛胡子可别一把抓
■文并图/阿 留
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后,质监部门重新定位的工作重点,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确保“三大安全”,其中之一,就是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
其实,过去这项工作质监部门也一直在做,用力不辍。只是食品安全扛在膀子上的时候,重压之下,难以顾全。现在腾出手来,把消费品质量安全抓好抓实,是广大群众的期待,是企业公平竞争所需要的规范有序市场环境,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内在需要。
消费品面大量广,首先要择清楚的,就是哪些涉及质量安全,哪些不涉及。不涉及质量安全的消费品,就不需要劳烦政府动用有限的行政资源来监管了。这些产品,靠质量为基础的性价比,到市场中去竞争,优胜劣汰。企业自主经营,产品质量如何,是骡子是马,拉到市场上遛遛,消费者用钞票点赞,用脚投票,政府没必要不过问。
涉及质量安全的消费品,情况就不同了。政府有责任对其质量安全进行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及公共利益。应当说,这些消费品的种类和规模,对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要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保障质量安全,难度不小。
种类多、批量大,一把抓不过来,两把摸不过去。列出清单,搞清底数,分类进行有区别的分级管理,让有限的政府行政资源,对种类、数量都堪称庞大的消费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管,才是可行的、可能有效率的。
今年年初,北京出台对食品监管的新做法,对于质监系统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设计,可资借鉴。他们制定、实施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根据生产经营的食品风险程度、信用等级,把食品生产经营者分成三个监管级别,实行分类动态监管。采取分级分类的监管措施,实现监管的精确化、精细化。其中,最严格的是三级监管。这是针对从事中等以上风险食品,同时信用分级评定为一级失信的生产经营者。
被实施三级监管者,由北京市食药监局确定检查频次,每年度专项检查不少于一次,全项目检查不少于一次。而对一级监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每两年专项检查不少于一次,每四年全项目检查不少于一次。
据介绍,他们分类监管的主要依据就是《北京市食品风险分类监管目录》,这是综合上一年度日常监测数据、上一年度风险监测数据、消费者群体规模、特殊人群的影响度、致害程度、召回情况、被投诉举报情况等多个因素制定的。
涉及质量安全的消费品虽然种类多、数量大,但是随着这一轮政府权利下放改革的到位,以市、县为主的地方监管部门,是有条件摸清区域内需监管企业和产品的情况的。只要上边有科学的制度设计,下边有积极的行动措施,上下联动,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就不会停留在嘴上和纸面。
质监系统过去通过食品安全监管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当然也有教训,这对搞好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前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以改革的精神做好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会错失“质监再造”的历史机遇,质监系统的自我重塑,关系到国家生产治理体系的构建。让我们在质监基层的拱卒之前,先有一个通盘的鸟瞰和谋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