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里的人,都在彼此的故事里淡去

2015-10-16陌然

延河·绿色文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南城城中村过客

如果说,秦州城是一部电影,那么南城根,就像电影屏幕上的一粒苍蝇粪,看电影的人,往往都忽略了她,可她却真实的存在着,她的存在,让那些看惯了水泥浇灌出豪华的人们,满眼都是嫌弃,可她,却是真实的中国城中村的背影。

遇见南城根,王选是幸运的,他人生最美好的几年都蜗居在这里,也正是他在南城根的经历,成就了这本书。遇见王选,南城根是幸运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南城根注定会消失,会被遗忘。但至少,还有一本书,经年后,在沾满尘埃的书架上,被不经意地翻出,便能拨动我们心灵那根最柔软的弦。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里说“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王选无疑是这样的文人。读过《南城根》,你可能会有一种错觉,便觉得是你,或者你的某个朋友,就生活在那里,至少,是去过那里。有这样的错觉,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南城根本就是中国城中村的现实标本。每座城市都有城中村,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南城根”。

《南城根》讲述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实的存在,那些故事,像一朵朵瘦小的花儿,开在细碎的时光里,与周围纸醉金迷、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有些格格不入,而它们,却是南城根最真实的烟火。

青砖裸露的老墙,像一本古旧的书,印刻着流年里斑驳的回忆。宁静的光阴,也只有在呛着的浆水里微微翻滚,偶尔几声房东的唠叨,或是逗逗那几声虚张声势的狂吠。似乎,只有这些才是我意识里的南城根。她安静,单调,甚至有些乏味。而王选却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从打麻将的房东,到水果的贩子,洗头房的小妹,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里,捕捉着生活的细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被遗忘的群体生活本相,然后再把视觉无限放大,放大到整个中国。用他的话说,南城根就是整个中国的低处。

“南城根77号,或许跟其他院子一样,都装满了破旧贫穷的光阴,装满了灰尘覆盖的生活,装满了被现实熏黑的梦。”的确,不只是77号,所有生活在南城根的人,都是低贱贫弱的小人物。不管是躲在房间偷看黄片的老实人——小马师;干过服务员,当过洗脚妹,被爱情伤害过的小薇;还是刚毕业,仍处在人生低潮期的公务员——安海,他们都在自己特定的人生轨道上做着相同的梦。这个梦,便是能够融入这座城市。

看了《南城根》,若不是因为我认识王选,可能会以为作者是文字圈的哪位前辈,至少是有着一二十年写作经历的老作者。这一点,在《南城根》的语言上体现的特别明显,诗意而极富质感,朴素又不乏张力,华丽却也言之有物。“你去,他总跟死人一样叉在大床上磨牙打呼噜,一张脸油汪汪、黑乎乎,跟煎焦的油饼一样。”“虽然仍在社会底层,但毫不影响她日渐充盈丰富起来的内心。渐渐的,她发现自己蜕变的有模有样,脸白了,胸大了,屁股也翘了。”“那是六月打头,麦梢飘黄,野草翻天,黑马长膘的时节。”时而是带着南城根味道的纯口语化描写,时而又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王选式独特表达,让人有一种空间的穿越感,读者的思维会随着文字的舒展而不停跳跃,再加上对短句的娴熟运用,似乎会让人怀疑,这些文字竟是出自于一个二十来岁的文学青年。

王选用这样极具个人风格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低处的中国。读完,隐隐有些伤感,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重,没有赤裸裸的嘶吼和抱怨,只是像讲故事一样,漫不经心地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琐碎的光阴。

故事里的那些人,最终会离开南城根,去到高处,抑或另一个低处,然后在彼此的故事里淡去,无痕,这便是南城根的规则,因为他们都只是彼此的过客,只是南城根的过客。也只有南城根,还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她生命里另外的过客,演绎另一场相同的故事。直到被拆迁,被遗忘。

责任编辑:李 东

陌然,原名李潇然,四川巴中人。先后在《新疆日报》《拉萨晚报》《小小说》等数十家刊物发表文章,主编《精选散文典藏》一书。

猜你喜欢

南城城中村过客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才艺专辑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只愿寒冷冬日一去不回
南京·碎影
过客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过客
过客
怪少女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