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变成职业农民
2015-10-16高德刚乔慎
高德刚+乔慎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将来谁来种地”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山东省临邑县邢侗街道通过鼓励有文化知识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尤其是对没能考上高中、大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免费培训和创业扶持,留下了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后续者,使千名“泥腿子”变成新型农民。
有秘笈,职业经纪人逆市赚钱
邢侗街道邓井子村是临邑县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村民种植的蔬菜有辣椒、苦瓜、大葱、萝卜、甘蓝和番茄等三十多个品种。全村有大大小小的蔬菜大棚三百多个,村民们采摘的蔬菜不是拉到市场上去卖,而是堆放到田间地头,打标、过秤、装车等事项全交给经纪人。
“我们村外销蔬菜每天达一万多斤,一般下午采摘,傍晚发车,第二天凌晨就会到达济南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经纪人邓志军说。邓志军是邢侗街道有名的蔬菜经纪人,直接与菜农打交道,他介绍说,这里生产的菜品大多“走”不远,一般就到济南,或者进入寿光的蔬菜集散地,再批发到全国各地。据邓志军介绍,几年前,乡亲们精心种植的优质蔬菜无人问津,不得不以每车几十元的超低价格到邻村酱菜厂排队交售。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想:如何降低乡亲们种菜的风险?
目前,邢侗街道各类农产品经纪人达几百人,涉及农产品生产、包装、流通、销售、市场信息收集等多个环节。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这些职业化经纪人正用其“千里眼,顺风耳”,助推着邢侗街道农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有技术,专职技术人员月入五千
在现代农业中,生产分工日趋细化,每个农民都类似工业流水线上的工人,专注于自己岗位的特色和功能,而这一现象,在农田耕作中最为明显。
今年35岁的张永昌是邢侗街道三官庙村同昌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专职农机手,2010年,他与合作社签约,年薪4万。同昌农机合作社下设农机服务分站、生产资料供应服务部和技术服务部,向农户提供统一购种、统一耕作、统一收割的一条龙服务。像张永昌这样的专职农机手是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中坚力量。“除了固定年薪外,如需要出机耕作,每天可获200元的补助,一个月收入在五千元左右。” 张永昌说,“一天工作超过8小时,每亩还可获得10元钱的加工费。”
作为专职农机手,张永昌不仅要熟练掌握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的操作技术和养护方法,还要经常参加县农机局组织的技能培训班“充电”。在同昌合作社里,像张永昌这样的专职农机手有3人,农忙时,他们按照合作社的安排出机耕作;农闲时,则负责维修、养护农机。截至2015年3月底,邢侗街道已组建农机、蔬菜种植、土元养殖、鸽子养殖和奶牛养殖等专业合作社二十多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5名。
有出路,农民变身“大老板”
“掌握一门技术,找工作也变得简单了。”邢侗街道刘山村村民张春梅说。她去年11月初在街道成人学校初级维修电工班培训结束,拿到电工初级劳动技能证书,自己开了一家门店,专修电机,外带销售太阳能,月收入五千多元。
在邢侗街道,跟张春梅一样到成人学校参加培训再就业的农家女,还有三千多名,仅去年一年,该街道就有两千多名失地农民到成人学校集体“充电”,其中半数以上都当上老板,做起了生意。
卞庙社区侯家村村民赵尚丽以前一直在家种田,自己想当老板的想法已有很久了。去年7月份,她到街道成人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班报了名。结业后,她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开了一家保洁服务公司。目前她的保洁服务公司有员工二十多人。说起从“泥腿子”到老板的转变,赵尚丽高兴地说:“到成人学校培训学习,实现了我的创业梦。”
“邢侗街道地处城区,先后建了12个安置小区,失地农民较多,目前,已经有2.3万个农民‘洗脚上楼变成市民,街道‘随行就市,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邢侗街道党委书记赵攀向笔者介绍说。近年来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壮大,街道内的不少村都进行了土地征迁,通过培训再上岗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大政方针。邢侗街道现在开设有“热心大姐”培训班、“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等多个成人培训机构,到成人学校 “充电”学习成了街道失地农民们的内在需求。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临邑县委宣传部 邮编:2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