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价持续下跌产业面临亏损

2015-10-16刘国信

科学种养 2015年10期
关键词:活羊每千克肉羊

前几年,国内羊肉价格不断攀高,被人们戏称为“贵羊羊”,然而自去年秋季以来,国内活羊和羊肉价格持续下跌,到今年3月末累计跌幅超过2006年以来的最大值,导致养殖效益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损,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肉羊养殖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原始,生产效率低下,加之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功能缺位,产销难以衔接,抗风险能力脆弱,这些问题亟待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一、价格下跌超出预期,羊市呈现疲软态势

市场调查显示,今年3月以来,国内羊肉价格下跌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动整个活羊价格不断走低,尽管这符合春节后消费需求减少价格回落的规律,但下跌幅度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普遍预期。据了解,目前市场活羊收购价格只有每千克16元左右,而且还处于买方市场,不少养羊户开始亏本,面临发展困境。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自今年3月以来,羊肉集市价格持续下跌,累计跌幅为5.9%,是2006年以来持续下跌累计跌幅最高的一年。2000年以来,只有2002年和2005年累计跌幅超过5%,分别为6.1%和8.7%。羊肉月平均集市价格已连续6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这是羊肉价格十多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5月全国羊肉集市价格每千克为61.18元,同比下降5.7%,每千克比上年同期跌了近4元。从羊肉主产省(区)看,5月内蒙古、新疆、河北和河南的羊肉集市价格每千克分别为49.17元、48.47元、53.62元和56.53元,同比跌幅分别为14.4%、21.0%、11.2%和6.4%。

相关调查表明,与羊肉价格下跌相比,当前市场上的活羊价格下跌幅度更大。据了解,近年来活羊价格一般都维持在每千克25元上下,而现在则跌至16元左右,跌幅超过30%。每年5、6月本来是基础母羊和羔羊的补栏旺季,当前尽管收购价格已经很低,但市场流动依然不活跃,在养殖收益出现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养殖者大多持观望态度,活羊销售受阻。据有关部门对内蒙古赤峰市养羊户的调研,今年内蒙古地区由于活羊收购价格下跌,而养殖成本逐年上升,规模户和散户均面临亏损。5月赤峰市活羊收购价是12元/千克,而去年同期是16元/千克,前年是24元/千克。按每只羊50千克出栏体重计算,育肥羊养殖户每只羊售出要亏损240元,比去年损失更严重;而自繁自育户每只羊亏损达到100元。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有中国“羊都”之称。2014年牧业年度,肉羊饲养量达到2087万只,存栏997万只,出栏1090万只,羊肉产量约25万吨,是全国地市级中饲养规模最大、常年育肥出栏、四季均衡上市的肉羊加工商品基地。据巴彦淖尔市羊肉市场行情系统监测,今年以来,羊肉及附属产品价格均呈下降态势,羊肉收购价由今年年初的48元/千克跌到6月的36 ~ 42元/千克,最低平均收购价达到32元/千克,同比下降16%;6月育肥架子羊平均收购价400 ~ 500元/只,同比下降16.7%;羊皮市价每张80~100元,同比下降20%。整个羊产业呈现疲软态势。

二、需求减少供应增加,导致价格持续下滑

据业内人士分析,羊价持续下跌,一是因为去年以来消费需求下滑,对肉羊的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年来养殖效益颇好,刺激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在当前养殖收益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基础母羊淘汰增多,出现恶性循环;加之去年内蒙古主产区旱情严重,草场长势不好,为减轻饲草压力,降低养殖成本,农牧民将肉羊出栏期提前,加大了出栏量。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市场供给量出现阶段性饱和状态,造成价格大幅度下滑。

在消费需求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从去年夏季开始羊肉市场消费开始下降。除了高端餐饮业不景气,购买力下降,对羊肉的需求减少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羊肉价格偏高,猪肉、禽肉价格的低位对其消费替代性增强,居民消费羊肉数量有所减少。

在供给方面,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羊肉主产省(区)生产得到有效发展,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内蒙古羊肉产量为14.2万吨,同比增长2.6%;新疆羊肉产量为12.4万吨,同比增长6.2%;河北羊肉产量为7.3万吨,同比增长5.1%。近年来在利好因素刺激下,各地中小型规模化养羊场尤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存栏量骤增,出栏集中,加之加工环节还不配套,全部涌进生鲜市场,导致供给量出现阶段性饱和状态,市场一时难以消化,导致价格不断下滑。

与此同时,进口羊肉保持高位且价格极低,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态势。海关数据显示,2013、2014年我国进口羊肉分别达到25.87万吨和28.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7%和9.3%。2015年1 ~ 4月羊肉进口9.3万吨,同比下降22.9%,但仍比2013年同期高出10.6%。从价格看,今年以来从新西兰进口羊肉价格每千克比国内低30元左右,对拉低国内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口羊肉进入国内市场,不仅增加了市场选择余地,其价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羊肉价格走势。另外,受去年4月以来小反刍兽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暂停市场交易,导致活羊跨区销售运输受阻,多数出栏肉羊只能依靠本地消化,这也加大了产地市场的供应量,造成波动。

三、构建完善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当前羊肉价格下跌属于阶段性走势,随着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旅游餐饮行业的调整及消费需求的理性回归,膳食结构加快调整,羊肉消费增加仍然是大趋势,供给偏紧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羊价也不可能再出现大幅下滑波动。因此,抓住养殖、加工等关键环节,建立与完善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对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牧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目前虽然活羊价格下滑严重,养殖效益不断缩水,但羊肉价格仍然是所有肉类中价格较高的,流通环节利润仍然可观,其问题主要出现在产业链条短、断上。长期以来,我国肉羊饲养走的是一条小农经济道路,养殖方式总体上以散户为主,管理粗放、原始,生产效率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养殖户多是单打独斗,育肥的只管育肥,屠宰的只管屠宰,销售的就管销售,产业功能缺位,产销难以衔接,造成了流通环节拥有绝对的定价话语权,而上游生产者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导致产销价格严重倒挂;加之,产品仍以活体销售和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副产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养羊效益的整体提升。

建议在养殖环节加快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水平,通过设施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降低饲养成本;特别是针对肉羊养殖特点,开发当地闲置资源,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降低饲料成本;在产销加工方面,应重视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构建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链条,加大对“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等养殖模式的支持力度,建立农牧民与企业或合作社互信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推进繁育、育肥、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程度;同时,应提高良种繁育改良、饲料加工供应、疫病防控等环节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建立起针对肉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运输、销售及消费等信息的全程追溯体系,从源头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积极推动绿色认证、地理标志登记,真正做到优质优价,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以抵御市场风险,减缓市场波动。

针对后期羊价走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目前消费市场低迷,供求关系失衡,价格出现下跌,但属于阶段性异动;总体来看,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我国羊肉消费结构比例将呈递增趋势,羊肉市场的刚性需求将持续存在,因此,尽管当前肉羊的存栏量较为稳定,但羊肉供给偏紧的格局短时期内不会从根本上扭转,预计今后羊价大幅回落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相反未来羊肉价格高位运行仍是常态,肉羊养殖前景依然看好。

作者简介:刘国信,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以及无公害养殖与疫病防治研究。联系地址:陕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邮编:048100。

猜你喜欢

活羊每千克肉羊
2018—2021 年湖南省娄底市调入活羊及产品市场链调查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2018年河南省羊交易市场和经纪人调运活羊情况调查
卖 葱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
为什么赔了
活鱼当成死鱼卖
大苹果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