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戏表演艺术特色形成的因素

2015-10-16马建

戏剧之家 2015年18期
关键词:剧种京剧戏曲

马建

【摘 要】中国地方戏曲剧种,足有三百余个。采众家之长,立一家之体,是戏曲演员立足于地方戏曲舞台、展示个人艺技的诀窍。景乐民先生以秦剧出科,又是陇剧剧种创始人之一,其表演艺术特色博采众长,择需吸收,为陇剧剧种的创建,付出了半世心血。

【关键词】地方戏曲;特色;形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038-02

西北地方剧种不少,但较之南方各地,确为不多,至目前仅十多个。其中秦腔这一为最古老、普及面最广的地方剧种,西北各省及临近省份,无处不有,无处不唱,可以说是一个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古老剧种。甘肃外来剧种不多,除京、豫、晋、蒲、越、川、评、藏、黔等剧种外,其他剧种少见,其中又以京、晋、蒲、豫、越较为常见,大致是由于地域原因,因而显得贫乏,但秦剧却久演不衰。

秦剧、陇剧表演艺术家景乐民,作为一代地方戏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的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在同行、观众中得到众口称赞,可见非同一般。国家十年大庆时,他在甘肃陇剧晋京献礼演出的剧目《枫洛池》中所扮演的梁冀这一角色,曾受到过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称赞,说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演员”。那时,他年方四十余岁,可惜的是,他晚年因年事过高,身体多病,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资料。

景老自八岁入平凉学社学艺于秦腔,九年出科,三年谢师后,个人条件并不优越:一是身材较矮,身高一米六左右,且嗓音在变声期后,虽够用,但并不佳。作为生行(须生、老生、红生),自身条件确实够难为景老了。若在今日,他就得改行了,依现在艺术院校的招生条件,他连女生的标准身高要求都达不到,况且嗓音又一般,因此,就更难了。但在旧社会,要谋生,就得另辟途径,要有高招绝活。秦剧须生以唱为主的戏较多,景老并未因此而退却,而是采用避已之短、技补不足、量体裁衣、不违戏曲规律的办法立足本行。按自己的条件,他注重走做功戏、念功戏的路子。如秦剧的《拆书》《杀府》《逃国》等唱、做、念并重的戏,加上由于秦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又经过艺人们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较自由的板腔体唱法,即:“嗓子好翻上去唱,嗓子差翻下来唱”、“有嗓子唱调,没嗓子唱味”的诀窍。景老在唱功上,按自己的条件润色取巧,唱腔以字带音,字字清晰,加上念白吐字功夫特强,使观众并不感到他的嗓音差。按景老讲,“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为此,他仍能跻身于班社头路角色的位置。个人以为,有办法不足为奇,没办法却找出办法来才是大师。

翻阅艺术档案资料,一九六二年秋,景老曾与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盖叫天先生在杭州相遇并交流演技。看到合影,盖老身高亦不足一米六,可他演出的武松,并无低矮的感觉,硬是一条彪形大汉的舞台形象,这不能不归于戏曲表演艺术家的特殊功底。景老辈数虽晚于盖老,但在舞台身段表演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景老动作开放但不野,很讲戏曲程式规律。如戏曲划单膀动作要圆,景老臂短,他就用直臂划出,但以手腕回扣造成圆的感觉。又如戏曲要求单手指出的动作臂要圆,景老用直臂指出,但又以手腕内弯曲,以形成圆状。他无论亮相、台步,均以提气长身的办法提高身材,加上特制的厚底靴子功,既弥补了自己臂短身矮的不足,又形成了戏曲舞台人物形象的动态美,更不违反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规律,真是独具匠心,自成一家。因而,避已之短,技补不足,量体裁衣,不违戏曲规律,可真是地方戏曲老前辈表演艺术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众家之长,立一家之体。这是景老立足于地方戏曲舞台,展示个人技艺的诀窍。景老演秦剧出身,并不墨守本剧种成规,而能博采众长,择需吸收。为此,他虽以秦剧出科,但又能涉足京剧、眉户甚至蒲剧的舞台演出,又是甘肃陇剧剧种创始人之一,为陇剧剧种的创建,付出了后半世心血。这里仅举几例:景老以演秦剧须生、红生戏著名,但他讲,他演的关公戏无门无派,被地方观众爱称为“尕关公”。据他讲,他为学关公戏,曾求教过京剧老前辈刘奎官先生,并在其班社跑龙套,以达到看、学、听授之目的。后又“偷学”过京剧前辈葛燕亭、李万春的关公戏,同时,又学秦剧前辈刘全禄、王兼中红生戏的特色,最后集众名家之长,形成自已一家之体。他在秦剧《古城会》的演出中,就把京剧的念白方法揉进了自己的舞台演出。如“参见皇嫂”的念法,几乎是京剧韵白;又如上场诗“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就用秦字京腔来念,别出心裁,独树一格。此种念法,得到了观众承认,成为更适合于关羽这个历史名将的秦剧舞台人物形象塑造。尤为一绝的是,此剧中关羽闻知弟张飞已在古城时的长笑,揉进了几个剧种的笑法,一气呵成,表现出此时关羽因长途跋涉,连续作战而疲倦不堪,闻此消息后的欣慰心情,此笑常常获得观众的满堂喝彩。

秦剧对全能演员有个称号,叫“全把式”,景老即为这样的全能演员,他不但文武不挡,而且生、旦、净、丑行行出众。头路角色能演,二路、三路角色也能演,历史、现代戏不挡。别人演的他演,别人不演的他也演,别人演不了的他也能演,并且出众。须生是他的本行,他还在旦行涉足老旦、媒旦、丑旦、彩旦。据景老讲,五十年代省秦剧团排《杨八姐游春》一剧,缺佘太君形象,景老便承担了佘太君这一老旦角色,面对宋王(王致中扮演),在王延龄(田玉林扮演)的帮助下,不卑不亢,智谋并用,硬是推掉了宋王欲立杨八姐为妃的无理圣意。又如他在陇剧《闹店》中演的姚氏,为彩旦行当,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诙谐幽默、刚直不阿和疾恶如仇的忠良遗孀的老年妇女形象。景老能同时塑造秦、陇两个剧种的花脸董卓的形象,他在秦剧《李秀成》中扮演的清帅和春曾获得表演奖。他在陇剧《谢瑶环》中扮演的来俊臣,就吸收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的身段及表演。论丑行,则更是景老的拿手戏,他的丑行表演,幽默风趣,笑料横生。他总是准确把握住人物,从不过份逗笑,但常使观众忍俊不禁。如陇剧《假媚乘龙》中,他扮演倚老卖老、佯装糊涂、弄假成真的老太师;《芙奴传》中扮演的见义勇为、舍已助人的瞎子贾连;《挑女婿》中的老丑张天顺;秦剧《双罗衫》中的文武丑陶二等。他扮演的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给观众、同行们留下极深的印象,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景老以“处处留心皆学问”为座右铭,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学习生活的结果。他常说:“拾到篮内都是菜。”以此来要求自己,以此来教育学生。无论好坏演出,他都细心观摩。对生活中各类人物的典型动态,他都细心观察,从各种老太太身上寻找老旦行当的不同身架,从鸭子的行走研究老生行当的身架,甚至连一女同志走路、站立时双脚呈内八字型(俗称“斗鸡步”),都被他应用到舞台人物表演上。在秦剧《烈火扬州》中,他演元军师满都尔乎,属丑行,因是少数民族,常骑马,景老把罗圈腿和内八字脚用到这个人物身上,并在上马动作跨左腿时,向左用脚转了个三百六十度小圈,并向后一登,他把这个动作叫丑行“鸳鸯腿”,这实际是生活中的上马后踢马后腿策马行走的动作,他以戏曲舞蹈动作,运用到舞台人物身上,达到既美又生活、又和谐的舞台效果。

景老虽为一代名演员,但艺德高尚,毫无架子,从不保守。在地方文艺界,无论年龄大小、角色主次或师徒关系;社会上无论哪个阶层,领导专家,一般群众,包括一些戏曲“好家”,他都能以诚、平等相待,因此,他人缘极好。他常说:“谁身上都有我学的东西。”因而,他不论教专业学生还是同行交流,甚至对业余演员的辅导,都一丝不苟。他常说:“盖(叫天)老说的对,干咱这一行,就得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嘛。”“当演员不能光学套路、框框,不懂戏的含义,那样演戏,最没出息。”

笔者作为一名地方戏演员,阅历浅薄,只能以景老为例来试谈一代地方戏名演员的表演特色形成的个别因素。希望新一代地方戏文艺工作者,能很好地继承景老从艺一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不断革新,以适应今日观众的审美需要。以上个人拙见,可能有误,请专家、同行不吝教正。

作者简介:

马 建(1968-),男,甘肃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剧种京剧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京剧表演开始了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