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之间观历史
2015-10-15唐隽菁
唐隽菁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是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设计思路的阐释。其中,“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达成“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这一课程内容,各版本教材都是从近代众多历史事件中选取了若干有代表性的事件。因而,如果我们把近代史看成面的话,那么,这些历史细节就是点。在教学中,是关照点,还是顾及面,抑或是点面结合?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面:点的根基
鉴于过去历史题材教学偏重抽象概念和宏大叙事,使人无法体会历史中曾经有过的热血沸腾、心灵震颤和生命的涌动,鲁洁先生特别提出:“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因此,各版本的教材中,就有了“福康安对英国火器的态度”(苏教·中图版)、“雨果的信”(人教版)、“死守闸北”(教科版)等。这些历史细节,也成了课堂上浓墨重彩之处。
问1:从道光皇帝到大将军福康安、两江总督牛鉴,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问2:从信中你读出了什么?
问3:如果你就是一名战士,你也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遗憾的是,在宏大的叙事中,人却被滚滚洪流所裹走,只剩下一些没有生命活力的姓氏。依赖于教材提供的历史细节,老师们得以将隐藏在事件中的人凸显出来,让他走向前台,让孩子们感受作为当事人,他的彷徨与无助、淡然与坚守。正是这些具体而鲜活的“历史人”站在了儿童面前,历史才有了血肉,才能与现实对接。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才成为可能。
可是,我们的视野仅仅只需局限于此吗?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吧。
答1:他们目光短浅,夜郎自大。
答2:雨果非常的气愤。
答3:我当然也这样做,作为战士我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
仅止于此吗?到此为止吗?如果这般,没有了历史背景的烘托,“历史人”只是孤单地站立着,根本无从探索他们身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踪迹。
因此,点,一定要以面为根基。
怎样才能将点面之间的关联有机地整合?我想到了思维导图。作为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通过线的连接,将点有机整合为一个面。
以鸦片战争为例,苏教·中图版选取了“四兄弟吸食鸦片”“鸦片贩子购买小岛”等历史细节和“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怎样由点及面?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孩子们边阅读、边讨论、边绘制,最终绘制出了思维导图。
看着孩子们绘制的思维导图,我不禁慨叹:“后生可畏!”他们是如此解读的:“英国产品需要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不需要英国产品,无利可图之下,英国就将鸦片偷运进中国,牟取暴利。面对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现状,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这一举动惹恼了英国政府,鸦片战争爆发。”话音刚落,奥翔就站了起来:“如果当时我们购买了英国生产的洋布、洋纱,如果当时我们开放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不会不就不爆发了呢?”这是一个多么有价值的追问呀!
尽管当下的品社教材将“背景或原因——情况或过程——结果与影响”这一叙述脉络隐晦于行文之中,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将其变为“明线”。因为学习是一个“先见林,再见树”的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历史,他们所拥有的相关知识储备还不丰厚,思维品质上依旧偏重形象思维,如果只见树、不见林,就无法看清历史的大致面貌,更无从探寻历史细节与历史事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思维导图就是串起这散落一地珍珠的那根至关重要的线。
点:面的种子
什么是历史?从英语的词源上分析,“历史”(history)一词与“故事”(story)一词共同源于希腊文histria,因此,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
抗日战争是所有品社教材中都会涉及的历史事件。如何面对这段历史?无论使用哪个版本,老师们在教学中都会谈及“我国政府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但为什么年年谴责、年年参拜?现有版本的品社教材只是说“他们的行动极大地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
我从1945年8月15日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中选取了一段:
曩者所以对美、英二国宣战,实亦出於庶几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纵有朕陆、海将兵之勇战,朕百官有司之奋勉,及朕一亿众?庶之奉公,各自克尽最大努力,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於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若仍继续交战,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人类之文明。——节选自《终战诏书》
此文一读,孩子们就看出了暗藏的玄机:
“已阅四载”,就是说战争打了4年。可是我们都知道,从“九一八”算起,中日交战了14年,从“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计,也有8年之久。这4年仅仅是指“向美、英两国宣战”以来的4年战争。
这份《终战诏书》是向美国、英国终战,而不是我们中国,他们根本就没有正视中日战争。
这是《终战诏书》而不是《投降诏书》,当时,日本天皇并没有宣布日本投降,只是说日本终止战争。
在他们眼中,他们的战争都是为了东亚的安定,终止战争是从保护人类文明角度出发的。
历史的细节,有助于丰满和深刻我们的认识,有助于使已有的结论更加完整和深刻。当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孩子时,他们开始了理性而深邃的思考,不再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高喊空洞的口号了。
从面上入手,了解历史的概况与发展脉络,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可以从中探寻历史的发展规律,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但是仅仅了解历史的概况与发展脉络还远远不够,只有具体到历史的细节,也就是具体的人和事,才能促发儿童刻骨铭心的记忆,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进而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点,就是能够深入内核的种子。
由线串联,点面结合
1892年,美国国家教育学会成立了“十人委员会”,负责制定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内容和体制。在谈及几何学习时,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
“一旦学生掌握了严谨的逻辑推理方法,老师就应该果断停止被动式的教学过程。学生应该开始尝试自主构建几何图形,并在此之上进行分析推理。仅通过阅读书中的内容无法深入掌握几何学,在数学领域,如果仅仅被动学习,长此以往,我们将逐渐丧失兴趣无法在独立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与神奇。”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让学生学懂几何学,你不能只让他们听、读和重复,你必须让学生自己对这门学科进行探索。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既然明了历史细节与历史事件的关系,明了点面各自的重要性,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运用思维导图、历史时间轴等工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建立点与点之间的关联。
开学之初,孩子们就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绘制单元思维导图。
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绘制的思维导图谬误颇多,但是,有了这样的历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并能够据此分析、说明问题了。
为什么多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要求开放通商口岸?
为什么外国侵略者要求我们割让这些领土?
为什么日军会在南京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为什么淞沪会战我们虽败犹荣?
对中国近代史有了纵览性的了解后,将历史事件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事件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就成为可能。
同样是历史题材,不同版本的编排各有不同。以表1所列举的3个版本为例:苏教·中图版和教科版都是以时间为轴线,人教版以“屈辱”“抗争”“崛起”三大主题为序列,无论何种呈现方式,历史时间轴的绘制,直观地展现了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看来,“在历史学科中,像是在任何学科一样,如果想理解细节的含义,理解它们是如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就必须有超越细节的眼光。如果要搞清我们学科任何一个部分的来龙去脉,我们就需要构建大的图景。”因此,整个中国近代史,绝不是由一张张碎片缀补而成的,它需要宏大的结构作为支撑。通过思维导图、历史时间轴,将各种零散史料、资源等历史细节融合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将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全局视野、系统思维。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这不仅仅是品社课程的设计思路,也是我们进行历史题材教学的主导思想。以时间为主线,把历史细节放在宏大叙事中予以显现,两者交相辉映,如此,我们便能更准确地把握历史全局,进而触及灵魂,以古鉴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