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为习惯养成的主体
2015-10-15刘春艳辛玲
刘春艳 辛玲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一直是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所广泛关注的。“养成”所关注的是一种后天长期生长的过程,是主体自觉地发展,不是被动、强制、压迫式的发展方式。
一、反思:原有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是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S小学的日常管理中,尽管学校一直在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但笔者发现其收效甚微,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学生对教育内容缺乏选择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是每所学校用来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必备标准。这些“必备的标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习惯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小学阶段学生习惯的养成是否可以按照所谓统一的共识来进行呢?作为习惯养成的主体,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自主选择教育内容的权利,不同的个体由于彼此的年龄、兴趣等方面的不同,自然引起对教育内容不同的选择。此外,习惯养成离不开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养成。习惯养成教育中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就不可能生成真正的习惯。
(二)教育方式成人化
在S小学,教师先要求学生读熟有关行为习惯的内容,并最好能够背诵;然后学生照样子开始形成行为习惯。可是,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也要“因时制宜”。基础教育作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敏感期,教师要为学生习惯养成营造氛围。而不顾儿童发展的自然序列而强压硬灌,这种违背儿童天性和意愿培养的‘成人习惯是不稳定的,一旦失去强制约束作用,就会中断。
(三)教师缺乏以身示范
如果教师缺乏以身示范,这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至少是降低了养成教育的质量。学生习惯的养成受其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后天环境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配合。教育学生必须首先教育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来形成学生的榜样,塑造学生的行为。
二、重建:学生的习惯可以这样养成
从2012年开始,我们系统地开始了工作重建,努力促成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出现新质。
(一)重视习惯养成的策划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吸收学生力量,让学生参与讨论、选择、形成与传播,并且将其与学校文化沟通起来,提升其文化品位,促成其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习惯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联系。
1.变“规定”为“公约”
每个学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强制约束了学生行为。山.A.阿莫纳什维利在其著作《孩子们,你们好》中指出,如果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顽皮是儿童可贵的品质,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他们加以引导、改造,而不是去压制他们,把他们变成“小大人”。在引导、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要一起和孩子商讨一种规定,把强硬的规定转变为大家共同商讨的“公约”,尊重学生这一生命群体。
由此,师生共同合作设计的各项“约定”,取消了原先强制性的描述,用孩子乐于接受的语言,即采用儿童化的方式,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内心上学生不排斥;行动上学生主动参与、配合。学生逐渐将外在的“约定”内化,形成良好的习惯,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
2.变“要求学生做”为“师生同做”
学生主动打招呼是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之一。作为教师,经常会把重点放在学生先向教师打招呼的行为上;当学生打完招呼后,教师答应一声,或置之不理。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学校倡导教师在校园中见到学生,主动微笑向他们打招呼。一开始孩子不适应,教师也觉得别扭、不习惯,但学校仍旧坚持从教师抓起。慢慢地,学生们也主动和教师们打招呼,从而孕育了更加平等、真诚的师生关系。
此外,学校的卫生打扫是孩子们进行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开学初,每个班级都会安排卫生责任区。以前打扫卫生只是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如今,学校的教师们和孩子们一样,每个人安排相应的责任区,教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维护责任区的卫生;每周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教师与班级的责任区进行同等评价。
3.自选习惯
有了前面工作的铺垫,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内心世界萌生对好习惯的向往,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期盼。于是,我们在校园中开展了“十大行为好习惯”的征集活动。
活动初期,我们通过“致学生一封信”的形式,将征集活动的具体方案传递到每一个学生,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期间,班主任通过晨会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班级QQ群指导家长协助学生表达出心目中的好习惯。征集完毕后,由各班将意见整理再汇总至学校。学校最终汇总后将学生心目中必须要养成的行为习惯条款张榜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从这些行为习惯中进行“十大好习惯”的投票,并表述选择的理由。然后由学校将学生意见汇总排序后,形成学生必须养成的“十大好习惯”,并将结果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
“十大好习惯”诞生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这样,“十大好习惯”的每一项习惯的诞生都来自于学生群体的认同,表达与选择的过程更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也会按照习惯的要求去努力自律与内化。
(二)重视习惯养成的实现过程
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最好的舞台;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就是两个最核心的领域,其教育的过程也充满着动态生成性。
1.学生工作领域
首先,我们开展充满魅力、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会,每周两次的活力晨会,都是学生活动最好的平台。孩子们和教师们一起利用班队会、活力晨会等载体,结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成长环境对“十大好习惯”进行细化;用学生们更易于接受的、朗朗上口的童谣等方式具体化;并将全体学生讨论过的班级实施方案在教室内部张贴,做到人人知晓。
孩子们民主推选了监督小组,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学生学习践行好习惯,每天在班级日志中将当天学生表现进行总结,以督促行动,提高孩子们实施的积极性。
后续的班队活动中,孩子们每周评选出“好习惯小明星”,并请他们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好做法进行交流。通过榜样的树立,孩子们能够反思自身,弥补不足。这样的班队会讨论热烈,孩子们参与性特别高,都以当上小明星为自豪。有了目标,当然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好习惯就越来越扎实。
在孩子们认同实施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又推出了“月度好习惯之星”评选活动。孩子们人手一张好习惯践行表,将班级实施细则通过表格体现出来。结合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更日常地落实好习惯,将教育阵地从校园推广到家庭、社区,将单一评价改为立体评价,为好习惯的养成注入新活力。
同时,我们高度关注学生的岗位体验,让好习惯浸润成长。
学校少先队将“十大好习惯”的各项内容归结到纪律部、宣传部、礼仪部等六大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各部门所需的人数,然后通过海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并准备竞聘。学校教师代表与各班推选的学生代表一起组成评审委员会,召开全校招聘大会,师生代表共同选出最合适的人选,组成各个部门。
各个部门制定好初步的细则之后,全校公示,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提出不同的建议。然后各部门修改后再次公示,取得大家的认同。从人选的确定、学生代表的确定一直到最后检查细则的确定,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在学生全面的参与下完成,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在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感召下,学生自然会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从而在自觉中实现了自我唤醒和自我成长。
在校级自治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推动了班级自我管理。各班级打破常规,取消原先的班级干部设置,开发管理岗与服务岗的班级岗位,并民主商定各岗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岗位竞聘,聘期内的表现将在聘期结束后,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如若评价较高,则可以优先选择下一个喜欢的岗位;若评价较低,则进入“待岗期”,在下次集体竞聘时再参与。于是,“书包管理员”“黑板美容师”“植物小管家”等岗位应运而生,学生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自主评价,在参与和管理中不断成长。
2.教学工作领域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有其自身育人价值。那么如何将好习惯的形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呢?
例如,“十大好习惯”中有一条: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设置分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努力掌握。学生碰到难题,先鼓励独立解决,若确实有困难,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但不能放过遇到的“拦路虎”。教师的问题设置也要考虑坡度,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同时,抓好每一名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务必独立完成;教师认真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尊重学生,老师们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从不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订正,一般利用午休与课间时间单独与孩子们交流,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尊重与关爱,当然会尽全力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好。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倡导组内人员分工负责制。每当集体讨论时,人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团结互助的氛围中,人人得以提高。
3.重视习惯养成的动态调整
习惯养成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为更好地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学校设计了“海洋星评价体系”,以学生评选出的十大行为习惯为依托,设计了十颗基础星,如:海豚之星、海马之星等。为更好地激发每一位学生,学校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设计不同的“自选星”。自选星的命名及达星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建议,以期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结合海洋星评价体系,学校取消了以往的学生素质报告册,设计了“我们都是海洋星”学生成长手册;打破以往三好学生的评选传统,将良好习惯的养成真正与学生成长融为一体。星级学生评价制度和成长手册的使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更好地激励学生发挥特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促使好习惯内化为学生自我成长。
三、蜕变:师生学校新生活的不断形成
我们认为,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成长。然而,习惯养成离不开教育环境的塑造。通过好习惯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学生观有所转变,意识到学生是习惯养成的主体,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参与习惯养成的氛围。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通过家长会、飞信群、爱心卡等载体,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此外,学科导师制更是充分体现了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班级中所有任课教师对每一名学生联系到位,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定期利用导师卡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全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家长、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形成合力,共同孕育学生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习惯养成需要主体的自觉参与。在校级、街道、区市级的评优活动,每个学生根据评选要求都可以进行自主参评,民主推介,选择学生们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打破以往的惯例,不一样的“儿童节”庆祝方式诞生了,比如沙滩拓展、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是学生全面参与,让每一个孩子感受节日的快乐,感受成长的快乐。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认为,“教育”活动以“事”的方式存在,以“人”与“事”密不可分、相互滋养的形态呈现,并最终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自觉的目标。学校教育工作者就努力在习惯养成的活动中,促成着生命体的觉醒,创生着师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享用着的学校新生活。
(本文系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
(1.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副校长;2.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责任编辑/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