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核心价值观为行为习惯

2015-10-15李志强

中国德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榜样理性中学生

李志强

摘 要

加强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此,在情感教育中,要培养中学生的感恩关爱意识;在理性教育中,要形成中学生的公共理性;在示范教育中,要树立贴近中学生的道德榜样;在荣辱观教育中,要让中学生明辨是非。

关 键 词

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习惯

当前,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正进入“攻坚期”。如何促进该项工作顺利地度过这个关键时期,是中等教育普遍关注的话题。从培养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加强相应的教育环节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一、在情感教育中,要培养中学生的感恩关爱意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一个人做事,倘若没有适当的感情,就不容易坚持到底达到目的。一件事物如果与自己毫无关联,就不会引起欲望,也不会发生行为。同样一件事物如果融入感情的因素在里面,就会形成一定关系,发生一定的行为。由此可见,让一个人去关注事物,就要激发这个人的情感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要让中学生去关注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激发他们的情感动力。对于心思敏捷、情感丰富的中学生来说,要激发他们的情感动力,就要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中学生对于同学、班级、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等方面的关爱意识作为一种情感动力将有助于他们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有价值的品行。在情感教育上,培养关爱意识构成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中学生的关爱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当前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的情感体系之中,比较缺乏对他人以及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感恩心态,这也使得中学生迫切需要接受感恩教育。当中学生对他们周围的人,如父母、老师和同学产生感恩的心态,就会引发他们在道德上的关怀,进而产生诚信和友善等关爱层次的价值观念,并实施相应的行为;而当中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生活环境,诸如班级、学校乃至周边的小社会产生感恩的心态,就会引发他们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等价值追求。其次,要通过教育实践促使中学生将感恩心态转化为关爱意识。感恩心态是中学生由外在的他人(同学、老师和父母等)和周边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界等)那里所产生的,而关爱意识则是中学生由自身内部产生并指向外在的他人和周边生活环境。进一步说,感恩、关爱乃至大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关怀观念”之不同层次的表现,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效用也相应地提升,但我们的中等教育则较少地体现出以“大爱”为主题的关爱意识的引导。“大爱”意识是“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和“见义勇为”等高尚道德观念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当前的中学教育特别要加强“由感恩到关爱再到大爱”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培育,以弥补中等教育某些环节的缺失。

二、在理性教育中,要形成中学生的公共理性

当一个人有了情感的动力,是不是就足够了呢?显然并不够,还需要有理性的支撑,才能使一个人实施合理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培育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培养中学生的情感动力,还要促进他们形成理性。因此,与培养感恩关爱意识为内容的情感教育相对应,以形成公共理性为内容的理性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方面。当前,中学生要对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体等三个方面有整体性的认识,这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也是构成公共理性教育的内容。

当前的中学生有着越来越强的独立精神和自立意识,这从他们越来越以“自我”和“个性”等姿态面对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就可以表现出来。那么,中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自我”“个性”与公共生活的关系?这是当前的中学生已经和即将天天面对的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在面对社会生活之中的公共问题时,不仅要认识到自身的个体性,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公共性,还要运用自身的理性分析能力,面对并解决个体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的公共生活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学生在公共生活之中要确立什么样的态度?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形成公共理性。这种公共理性就是让中学生能够理性地对待社会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公共利益,进而使中学生更快地“社会化”,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公共理性为内容的理性教育涉及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公共生活常识和技能。在这方面,学校与媒体要给中学生群体开展一些必要的公共安全知识、助人解危解困技巧等方面的专业教育。这些专业教育能够让中学生群体更好更快地面对并融入社会公共生活。另一方面是志愿服务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通过以上两种途径促成他们公共理性的形成,蕴含着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和发展的巨大空间。

三、在示范教育中,要树立贴近中学生的道德榜样

按照人的价值观形成的规律,中学时期(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学生将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道德榜样的影响。因为,当学校和社会出现较多好人好事的现象时,中学生群体中就会有很多人去效仿,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和行为也就越来越多;相反,当学校和社会出现各种道德败坏、品质低下的现象时,就会有很多人动摇自己已经形成的信念,降低实施积极行为的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和行为也就会越来越少。

在教学实践之中,各个学校要充分挖掘自己学校中的资源,树立自己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同时,在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的时候,要注意道德榜样的典型性以及其与学生自身日常生活的贴近程度。道德榜样如果缺乏典型性或脱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成为抽象空洞的教条,无人效仿,甚至还会起到负面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道德榜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确立方式之间的关系。“自下而上”的道德榜样带着自发性质,与中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更容易被他们效仿;而“自上而下”的道德榜样主要是“官方”确立的,对于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越是官方树立的,越少有人去接近和效仿。所以,要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要发挥“自下而上”这种道德榜样确立方式的效用。

四、在荣辱观教育中,要让中学生

明辨是非

我们之所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促进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还在于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只表现为行为,也表现为观念。当前,中学生群体之所以出现一些道德冷漠、自私自利乃至于损害他人的观念,甚至做出报复性的恶行,很多情况下都是这些学生在荣辱观念上出现了问题。当荣辱观出现了问题,就不会视关爱自己身边的他人、服务身边的班集体,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光荣。引导中学生确立荣辱观念,就是让他们明辨是非,也就是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在这个意义上,使中学生明辨是非,构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支撑。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教育环节中,还要注意的是,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加强交流和沟通,并组织有情境的活动。学校里所发生的一切,学生一般有两种态度。一是旁观的态度,二是参与的态度。要使上述各个教育环节都有成效,就要把中学生原来的旁观式的态度转变为参与式的态度,使他们自身和教育活动融合为一。学生们产生价值观念并实施相应行为的过程,是他们与同学、老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还是让中学生自身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但是中学教育又不可能面对所有的社会生活,因而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在设置的情境和分配的角色之中让学生们感受、体验并参与到类似的社会情境之中,并在接近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得到最大成效的锻炼。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榜样理性中学生
欲望膨胀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