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為外僱政策出謀劃策

2015-10-15

澳门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專業資源旅遊

澳門要提升競爭力,最關鍵的是人力資源,無論是專業的高級人才還是普通的外僱,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引進和留住這些人員,合理分配他們的工作都是值得我們去不斷探討的,受訪者也對澳門的外僱政策提出了他們自己的建議。

澳門街坊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周宜心指出,本澳因人力資源不足而引入外僱無可厚非,但當外僱在本澳工作後,伴隨而來的必是外僱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生活需要。然而本澳公共空間和公共資源有限,面對外僱數量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已經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因此政府在外僱政策上必須在社會治理層面上作通盤的考量及長遠部署,不能只著眼於外僱進場及退場方面,要進一步考慮外僱進入本澳之後所帶來的影響,正視外僱對本澳承載力所構成的壓力。現時龐大的外僱群體已對本澳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資源帶來影響,如刺激租務市場持續活躍、在關閘口岸、大型地盤附近的巴士站出現外僱與居民“爭巴士”的情況等。雖然現時六家博企為居住內地的外僱提供蓮花口岸免費專車接載服務,但每日接載量只是近兩千七百人次,未能滿足到所有的博企外僱,加上其他建築工程地盤的外僱也需要搭巴士上下班,以致外僱與居民爭奪巴士資源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長遠而言,政府應建立一套機制,對聘用一定數量外僱的企業須負責安排外僱宿舍,特別是大型博彩企業向政府取得大幅土地只興建賭場、酒店、花園、停車場等設施,應該要求他們在批給的土地內興建足夠的外僱宿舍,否則不批外僱申請。只有這樣才能紓緩外僱引發的租金飆升和對交通帶來沉重的負擔。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助理所長宋雅楠根據以上的討論總結出,澳門的外僱政策首先應該結合澳門未來發展目標和人口政策,以此再明確外僱政策的目標。區分專業外僱和非專業外僱的管理。讓專業外僱和非專業外僱更好的為澳門發展的不同方面提供支援和服務。其次,對於非專業外僱的管理建立澳門本地勞動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監測,使得外僱批准能夠滿足當前企業和本地居民生活服務的需要。同時完善“勞動力市場影響評估”,確保企業在聘用外僱前已充分優先考慮合資格澳門居民的就業意願。並且建立長期預測和預警機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適時調節外僱審批。最後,加强執法监督并加重对违規企业的惩罚。細化對外僱法不同專業類型外僱的管理和執行,避免一刀切的手段。對於雇傭黑工、或者不優先雇傭本地勞工的予以較高的處罰,提高其違法和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權利的成本。

澳門外勞職業中介協會會長歐陽廣球則建議完善外僱輸入和內部管理出現的不足,特別是東南亞外僱。輸入的程序一定要與國際接軌,即不能以旅遊簽證進入澳門,然後以旅遊的身份轉化為工作的身份。不然的話可能是導致逾期居留的人士、“黑工”等問題,在這方面首先要禁止旅遊身份(入澳打工),將工作簽證與旅遊簽證分開;二是外僱輸入的時候需要通過勞務公司,即要有業界的監管,當然政府對勞務公司的運作與收費等各方面,在離職的責任方面也一定要有一個監管制度;另外勞工內部的轉換方面應該不能隨意轉換,維繫一個穩定以及高質量的勞務市場,希望能盡快形成相關的外僱政策或者是出台相關法規。

工聯職業培訓委員會主任梁孫旭分析建議,根據2014年社保年報,在168個大企中,合共請外僱八万二千多人,請了超過一半的企業外勞。當中不乏一些職位薪酬較高,具技術性的職位,如果政府能夠建立完善的外僱政策,配合相應的人才培訓及就業配對,致力發掘和培養本地人才,相信對於解決企業人手專才不足的問題,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近期出現了不少貴賓廳關門,他們之中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都成為一個問題,勞工局和相關部門要積極完成這部分員工的轉介工作,給予過渡期的保障,這也給本地的工作人員一個契機,可以考慮多種職業規劃,政府要在人力資源方面做出合理的指導和引流。

澳門外僱和人力資源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即使越來越多人認同外僱推動社會發展功不可沒,但外僱增加令交通、住屋等的資源被分薄,卻又是不爭的事實,以致不少居民耿耿於懷,怨氣難消。但所有的工作仍然需要有人去做,對外僱的保障,無論是福利還是退場,都應該加強和一視同仁,才能公平的去解決澳門現在的人力資源問題。

猜你喜欢

專業資源旅遊
新文科背景下翻譯技術與本地化管理微專業建設實踐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佈就業軌跡發生哪些變化?
垃圾也是资源
名氣可用用在哪裡?
2017年全球旅遊投资将超8396亿美元
林毅夫 資源國家如何擺脫「資源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