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真義,以生命影響生命

2015-10-15

澳门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資料意義東西

近讀貴刊九月號專題文章《還原歷史教育本來面目:辨與思》,對其還原二戰期間,澳門何以能中立的歷史,以及分析港台被殖民教育,澳門因葡政府對教育“袖手不管”政策,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與葡文化和平共處。不同的教育形式,造成港澳台人在歷史認知上的差異、錯位與迷茫,令人印象深刻。而兩岸四地的現今歷史教育狀況,一個普遍問題是,“常常把歷史教育當做一種被動的知識灌輸”,“忘記了歷史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年輕人的智慧而非硬生生的歷史內容”,“把一種歷史觀強加在另一種歷史觀上”。

這在內地尤為嚴重,俗稱“填鴨式教育”,硬是把一大堆資料灌輸給孩子,整天要求背這背那。筆者認為,基礎知識要求記住是必要的,資料性的東西也要強記,就有點過了。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談及他兒時學習經驗說,“書本有的東西我是不會背的”,他所指的“東西”,資料性的便是其中之一。當然,作為學生,書本上哪些是知識,哪些是資料,不見得能理清,惟老師清楚。清楚了還要學生知識連同資料一起背,譬如甲午戰爭,中國賠多少兩白銀、不平等條約有甚麼內容等,完全可以在書本翻幾翻就查到,在互聯網搜尋則更快。這類東西要求學生背,有意義嗎?此外還有歷史事件的影響或意義之類的,加重學生負擔不說,教師亦難免有政治洗腦之嫌。

相反,外國教育方式則較注重學生發表其個人見解。即使同樣考甲午戰爭歷史,也有別於戰爭經過、賠款、影響等方面的中國式考題,歐美教育比較傾向令學生思考更多,他們的考題可能是“如果清廷沒有挪用軍費擴建頤和園,中國海軍得以強大的話,現在的亞洲會是甚麼樣局面?”的問題,著重的並非要學生背誦一堆意義不大的資料,而是通過瞭解甲午戰爭背景、經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調查表明,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比歐美學生強,但創造力,歐美學生更勝一籌。

可見中國的教育模式亟需改變。自古以來,多少莘莘學子埋首苦讀十年寒窗,都只為在科舉上考取功名,謀得一官半職。演繹到現在,區區幾個公務員指標招聘,卻引千萬學子才人競折腰,他們的學生生涯已由學習知識、培育個人獨立思考能力演變成“一考定終生”。因為整個社會遊戲規則就是這樣,成績好便能獲較多嘉獎與推崇,社會“應試文化”盛行,以至出現某校碩士生見工二百次不果的那種疑似“高分低能”的現象。而現時中國式的教育與其說是教育,不如說是一種職前訓練。每逢企業招工,報名的一個個年輕人,均出示大量證書、文憑之類,仿佛他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都在學習這些證書上所載的技能,那童年時真正享受到的兒時快樂,又有多少呢?

教育並非職業訓練,將教育與將來的職業究竟需要什麼技能來掛勾,簡直就是扭曲教育的本質和意義。教育真正的意義是希望通過傳遞知識,令下一代傳承上一代累積的智慧,避免重蹈前人失敗覆轍,以及教導下一代的人生道理,使他在大千世界短短人生數十年間得以受用,說穿了就是,以生命影響生命。

猜你喜欢

資料意義東西
节日的意义
詩詞離合視野下的朱敦儒詞之嬗變及其詞史意義
IQ Test
The Apple of Their Eye
Big Jim
玩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