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長遠解決人資困境

2015-10-15

澳门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專業資源問題

縱觀眾多國家和地區,外僱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臨近的香港、新加坡,都是大量外僱輸入的地區。外僱對一個地區而言,僅僅是為了解決一時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嗎?本澳長期輸入的非專業外僱,到底是旨在單純地補充勞動力,抑或是長遠解決本澳人力資源素質的困境?對此,受訪者給予了不同的回答。

澳門街坊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周宜心指出,根據《聘用外地僱員法》第二條第一款指出聘用外地僱員是為了在沒有合適的本地僱員或合適的本地僱員不足時,以同等的成本及效率條件補充勞動力,因此,目前相關法律對於聘用外僱的性質是補充勞動力。雖然現時本澳總體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仍處於低水平,不過人力資源結構卻傾側於個別行業,尤其是博彩業、公務員等,因而令澳門其他行業的人力資源出現匱乏,就澳門短期發展來說,外僱仍然是補充澳門的勞動力,當澳門的經濟面臨萎縮或就業市場萎縮時,必須要先讓外僱退場,保障本地居民的就業穩定。但就長遠發展而言,政府則不能單靠輸入外僱從事所有工種,有需要因應社會長遠發展而培育各類人才,才能有助解決本澳人力資源素質。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助理所長宋雅楠提出,從各國輸外僱的成功經驗來看,外僱政策一般都根據技術能力劃分為不同的外僱類型,如專業和非專業外僱。這是因為外僱政策通過對不同技術水平的外僱進行引進和管理區別對待,才能與本地區的人力資源發展策略和目標一致。一方面,引入爲了維持社會正常運轉所需的人手短缺崗位的非專業外僱;另一方面,各國和地區都在競爭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專業外僱)為本地區服務,因為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各國和地區都意識到人力資本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澳門非專業外僱的作用應該是補充澳門經濟發展所缺乏的勞動力。她說:“我們一直提倡的提升澳門人力資本素質,是引入專業外僱的目的。澳門經過賭權開放後的快速發展,經濟也面臨轉型,同樣也需要優秀人才的引領和貢獻。單一依靠本地的培養,耗時長而且知識技能的經驗也很難實現規模經濟。因此,吸引符合澳門未來發展的旅遊會展、金融服務、創意產業以及其他缺乏的高技術行業有經驗的專業外僱,帶動相應領域在專業人才服務下,得以有序的發展。同時也能為本地人才的培養形成經驗的傳遞和知識的共享。”澳門雖然現時對外僱進行了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分,但是似乎並未展現清晰的定位和引入不同類型的外僱目標。

澳門外勞職業中介協會會長歐陽廣球非常肯定地認為應該要長久的解決澳門人力資源的不足的問題。澳門的人口是六十多萬,現在的外僱人口近乎十八萬,約二十三萬的是本地僱員,差不多是一比一。近十多年都無法解決外勞退場的問題,原因是本地人口的增長不多,很多年輕人生育的意識並不高,教育、交通尤其是住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因為現在的房屋價格很貴。政府其實可以有一些優化專才的政策,例如留學生畢業以後,如果有澳門的企業願意聘請他們工作,他們是有望成為澳門非常優質的勞動力。他說:“我覺得類似優化的方式是的必要。澳門有那麼多大學,科大、澳大、城大,學生多年來文化水平已經融入了澳門的文化,如果他們有企業或者公司聘請而且他們也願意留下的話,是非常好的,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工聯職業培訓委員會主任梁孫旭提出,《聘用外地僱員法》明確規定外僱輸入僅作為填補本地人力資源的不足的目的,是達致促使企業主動培養本地人才,避免本地勞動力停留在基層的位置,促進本地居民向上流動。但如果調整了法律的基本立場,在企業追求低成本的本質之下,本地居民必然淪為政策的犠牲品,無論是薪酬水平或晉升機會,將受到嚴重衝擊。因此,無論政策如何改變,都應該以本地人的發展為優先,尤其是在現在經濟調整的敏感時期,更加應該注重這個方面。

澳門居民的就業和向上流動一直是政府和各個部門、機構、社團所大力提倡的,澳門的人力資源似乎從來都欠缺一個長久的規劃,在此情況下,如何長久的解決人力資源的困境是需要共同研究和探討的,而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猜你喜欢

專業資源問題
新文科背景下翻譯技術與本地化管理微專業建設實踐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佈就業軌跡發生哪些變化?
垃圾也是资源
名氣可用用在哪裡?
林毅夫 資源國家如何擺脫「資源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