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去落叶好过冬

2015-10-15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投资人金融危机阿里巴巴

【我们一点都不否认互联网未来还将在产业、消费领域带来无数令人惊诧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泡沫就不可能发生。】

新一轮的互联网泡沫或许正在悄悄袭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据我所知,众多的投资人和一线投资顾问对于之前热门的投资领域,已经不再贸然关注新创类企业。而曾经预判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弯道超车的分析人士们,对前景终于变得不再那么激进,并思考行业发展的未来。

互联网投资的 “降温”,和二级市场的疲软关系紧密。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海外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锐减过半,超过1200亿美元迅速蒸发。而国内的乐视网、暴风科技等互联网概念的明星企业,市值也大都普跌50%以上。

某种程度上,说当下是互联网的秋天并不为过,距离冬天也只是一步之遥。全球股市的断崖式下跌,加剧了对未来的担忧。而中国数以万计的互联网创新企业正面临着近几年来罕见的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透支未来的成长。在资本市场火热的时候,你会看到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人趋之若鹜地追逐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创业者,但在金融危机预期之时,你才能真正明了什么是门可罗雀。

背靠大数据好乘凉。市场好的时候,在6.68亿网民和超过12亿的手机用户的体量之下,任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垂直行业龙头,都能够讲出一个完美的未来资本故事。但坏的时候,故事发展就折向了反面。

从模式上来讲,中国企业均是“模仿者”。从新硬件主义到“互联网+”,中国的创业者和创新者们,悉以“免费”为商业模式。用免费和补贴来培育消费者也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井喷的原因之一,这也就意味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兴互联网企业都不盈利。

新兴互联网企业无论是行业的领军,还是庞大数量的长尾企业,都有一个共性: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其自身的造血功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具备维持自我生存的功底。

希望用钱堆出一个生态,烧出一个未来的企业,自然要有庞大的资金积淀,即使是遭遇金融危机也能挺到“剩者为王”的时刻。所以不管是美团、饿了么这样的O2O平台巨头,还是以滴滴快的为代表的“互联网+”概念的代表,最近都抛出了巨额的融资计划。有些公司已经完成,但有些公司的投资人还在犹豫。对估值,对未来也部分产生怀疑。

巨头们抛出庞大的融资计划,部分原因自然是业务维持的需要,而更重要的则是居安思危,应对当前及之后可能的行业之冬。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阿里巴巴。2007年,马云从瑞士达沃斯归来。他听参会的专家们说金融危机要来了,于是立刻决定加快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计划。今天回头来看,阿里后来能有大量的现金注入淘宝,并打败大张旗鼓进入中国市场的eBay,上市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再晚一点,等到金融危机袭来,阿里巴巴的成长速度将大大减缓。

中国接入互联网已经有21年的历史。我们一点都不否认互联网未来还将在产业、消费领域带来无数令人惊诧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泡沫就不可能发生。

所以说,这种悲观的预期一旦变成现实,众多中小型的互联网创新项目批量倒闭必不可免。

到了中国创业者们审慎和绸缪过冬的时候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投资人金融危机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投资人最爱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阿里巴巴打开财富之门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