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科学课堂教学主线的把握
2015-10-14车晓英
车晓英
教学主线是指围绕教学重点、教学目标铺设的,贯穿课堂教学首尾的主要发展脉络,它体现了教者在反复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水渠,引着活水,灌溉学生的心田。使得一堂课有条不紊、环环相扣、精彩纷呈。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抓住科学课堂中的教学主线?笔者以《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为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探源头水——导出探究的中心问题
导入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一个恰到好处的有效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需,从而积极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导入方法是利用故事、生活现象、魔术表演、科学实验、视频图片等创设有趣味性、悬疑性、启发性的情境,或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制造思维冲突,或激起内在疑惑,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最终顺理成章地导出探究的中心问题。
《水珠从哪里来》一课,笔者利用实验现象和学生的原有思维形成的思维冲突,自发地提出科学问题。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哑剧。(教师拿出一个玻璃杯,用小棒敲,表示它是完好无损的,用餐巾纸里里外外擦了一遍。出示冰块,请学生摸,表示很冷,放入杯中,并再次用餐巾纸擦干外壁,最后放在桌上,静待两三分钟。指名学生上台摸玻璃杯外壁,学生表示湿湿的,有水。)
师:你们想提出什么科学问题?
师:刚才杯子明明已经用餐巾纸擦干了,怎么会有水呢?
师:水是从哪里来的?
师:我们都知道玻璃杯是可以盛水的,水是怎么出来的呢?
师:同学们都很疑惑,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随即出示课题,即本课的中心问题。)
哑剧的引入,有效防止学生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测(比如:这是一只魔术道具玻璃杯,有裂缝,放冰块时倒在了外面),科学课40分钟的课堂时空有限,不可能对边缘性的问题进行一一论证,确定这是一个普通的完好的玻璃杯,实验前用餐巾纸擦干了外壁,却发现实验后杯子外壁出现有水的现象,现象和思维产生冲突,每位学生心中满是疑惑,这样的一个导入,教师只用简短的几句话,却激起了学生内心的层层波澜,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开渠引水——历经问题的探究过程
本环节是教学主线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面对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践与分析、观察活动、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解决。同时,在研究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测或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共同设计、完善解决方案,最终选择一个最合理、简易、优化的方案进行实施。
如《水珠从哪里来》一课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子问题——“水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对两个子问题(即两条小的教学主线)的猜测、实验设计与实践、对结果的假设性预测、得出结论的过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碍,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在心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同时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回答,不论是偏离主线还是结合主线的,教师都需要作出积极的应对,或适当地有意识引导,或积极评价肯定,目的是将对知识的理解步步引向深入,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三、水到渠成——论证假设的问题答案
经历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实验的设计—实验的预测—实验的操作—得出实验结果的过程,再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学生对科学课堂教学中所探究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让这样的认识更为深刻,还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深化。
如《水珠的形成》一课,在得出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形成又和“冷”有关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其实,要将这抽象的两者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仍有困难,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的图片将这一看不见的过程进行直观的解释:杯子周围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杯壁后凝结成了小水珠。
师:玻璃杯中放了冰块,所以杯壁变得很冷,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就变成了小水珠,那之前我们在镜子上哈气,镜子上并不冷,为什么也会有小水珠形成呢?
生:镜子不冷,但比我们哈出来的“气”冷。
师:看来这个“冷”并不一定要像冰块那么冷,只要比水蒸气“相对冷”就可能形成小水珠了。
小结:水蒸气小水珠。
这是对水珠形成原因的进一步深化和解释,对水珠的形成条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寻找并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做了铺垫。
四、灌溉心田——运用广泛的生活实际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科学,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两者间的亲密关系,才会发现:原来神秘高深的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萌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就这样描述:“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可见,学习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甚至改造我们的生活。
例如《水珠从哪里来》一课呈现的现象,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必然也看到过:洗完澡,浴室的镜子上全是水珠;冬天开车时经常要除雾;冬天,可以在教室的窗户上写字画画;戴眼镜的同学还有这样的经历:吃饭吃面喝热水时眼镜变模糊……本来这些现象并未引发学生的思考,但学习了这一课,能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并试着解释其形成原因。当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生活现象,如果能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思考与解释,那么,科学知识犹如一股清澈的水流已经灌溉、润泽我们学生的心田,科学教学的目的即在于此。
这是一堂非常典型的科学探究课,我们从教学设计中可看到一条非常明晰的主线:从直观的科学现象(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引出本课的研究的问题(分为两个研究的子问题:水珠从哪里来的?它又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猜测、驳斥、实验操作论证,得出问题的答案(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后形成的),最后联系更多的类似的生活现象,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其实,教师对每一课的教学都要有这样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引源头活水顺着步步开辟的沟渠,层层越过障碍,水到渠成,灌溉每一寸田地,享受知识硕果的丰收。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