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试”花开“田园”间
2015-10-14戴晓萍
戴晓萍
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是半山区,素有“春兰故里”之称,早在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在此植兰,发展至今成为名闻遐迩的“花木之乡”,如此丰富的地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沃土。漓渚镇中心小学提出以“田园文化、尝试教育”为教育文化主题,正是从农村学校的特点出发,走一条充满生态的“绿色发展之道”。因为教育的美好追求是为儿童发展提供最好的空气、土壤、环境,尊重儿童自然成长规律。“田园文化”之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本质,触动我们思索:课堂教学的自然之道是什么?是找到适合每个儿童的教学,是调动儿童的学习内驱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教师只是儿童自主尝试的引领人和指导者。基于这些认识,漓渚镇中心小学以“尝试·探究”为核心理念的“尝试教学”因势而生。
清香传得天心在——对尝试教学的不懈探寻
漓渚镇中心小学对“尝试·探究”课堂模式的研究,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学校曾是全国语文尝试教育发祥地,一度在省内外小有名气。早在1984年春,漓渚镇中心小学在全国首创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语文教学尝试法系列实验》。在特级教师周一贯(全国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倡导下,为突破以“满堂灌”“注入式”为特征的陈腐教法的束缚,把邱学华先生的数学尝试教学法移植到了语文学科中来,从而开始了“语文尝试法教学系列实验”的教改课题研究与实践。1985年8月,《教学月刊·小学版》刊载了学校《语文尝试法教学系列实验》一组5位教师的文章,当时已总结出识字、阅读、作文教学运用尝试法的16种模式。同年11月,三省十三市、县的150名代表,参加了漓渚镇中心小学举行的“语文尝试教学汇报会”,在省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
“尝试教学”是基于儿童身心成长节律与学习的原生状态,而开展的新的开拓与建构,重在尊重与激发儿童内在的生命天性。它重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勇于探究,这正是农村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所在。“尝试探究”课堂既继承了漓渚镇中心小学的尝试教学传统,又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课改理念。为此,学校继往开来,提出以“尝试精神”推进学校课改,并与花木之乡相呼应的“田园教育”,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的方略,在传承的基础上力求跨越。
“尝试·探究”课堂模式是以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为基本方式,“先练后讲”“先学后导”“以学为主”,把课堂变成“学堂”,把课本变成“学本”, 培养学生在充分的尝试中敢于尝试、善于尝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着二十余年“语文尝试教育”的体验,学校曾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尝试教学的理论体系。而今把“尝试·探究”定位学校的办学特色,首先着眼于开展“语文尝试教育”实验20年的成果提炼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学校编撰了《尝试探究资料汇编》,每个教师人手一册,利用周六组织全镇教师集中讨论,领悟其丰富的内涵。与此同时,结合学校 “阅读经典名著,做智慧达人”的活动,组织教师先后阅读了《尝试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尝试教学设计》《尝试教学论》等有关尝试教学专著。同时,两次组织教师赴上海参加全国尝试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的教师有幸领略到了尝试教育的本色所在,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及400多位致力于尝试教育的骨干教师,一起揣摩教法,一起研究学生,一起展望未来。返校后,写出了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感悟文章,部分教师还在教研组活动中作了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探索、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教师们初步领会了“尝试·探索”教学模式的真谛,真如孙江勇老师在反思中所写:“把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留给学生,学生能做的尽量由他自己做,学生一时做不了的老师才出手相帮。尝试教学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老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在挣扎中成长!”
当课堂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意味着不再是在教学方法或技术上作些小修小补,而必须有结构性的改革。这种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保障就是要在课堂的基本结构形态上动刀。我们确定的“基本式”是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实行“以学为主”;变传统的“先讲后用(运用)”为“先用后讲”,实行“以用为主”。一切先让学生大胆尝试,尔后才是教师的相机诱导。“变通式”是因学科、教材、学生之异,作灵活变通智慧应对,更多的在于教师的实践创造。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体现“基本式”的精神。
2013年底,学校举行“尝试·探究”课堂改革现场会,全国尝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邱学华先生亲临指导,对两堂数学研究课给予精彩点评,对学校数学学科“尝试·探究”课堂模式“两抓”(抓尝试自学,抓练习达标)“三看”(看参与面,看练习面,看开口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尝试探究课不仅仅在语文、数学中安家落户,还渗透到科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其他学科。例如英语学科高段读写课型教学模式:问题自读—研讨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尝试性写作;又如科学学科“尝试·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一看(观察),二问(质疑),三猜(推理),四动(实验),五说(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后,教师们对“尝试 探究”课堂有了实践体验,课题组汇集了《邱学华尝试教育报告集》,下发给每位教师自学,并撰写心得体会,为课题后期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级教师、尝试教育理事会副会长周一贯先生多次来校实地听课、诊课,为“尝试·探究”课堂模式的改革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学校自编刊物《兰渚山》已编辑两期,汇集展示了两年来的探索和收获,突显“尝试·探究”课堂改革成果。
折得疏梅香满袖——对教师成长的多元催化
“田园文化,尝试教学”的实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提倡,要付诸在实践中实现,就必须在教师中开展多元研修,强化指导。为此,学校采用了以下一些可行的策略。
每月一次主题研训——“名师引领”。“名师工作室”以学校名优教师领衔,组织青年骨干参加,打破原有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组织形态,自愿结合组合成的攻坚团队。通过团队内教师的磨课研课、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合作论文、论坛研讨等丰富的专业引领方式,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互助提高,目前已形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围绕“尝试·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一月一次主题研训。如“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尝试作文”研讨,“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尝试作业研讨,“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对话教学在尝试课堂中的运用”,“科学名师工作室”的“我与兰花同成长”撰写科学小论文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富有创意又有实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每周一次的教学反思——“春兰论坛”。学校周前会开辟“春兰论坛”,每月一主题,每周一开讲,针对学校在开展“田园文化、尝试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由几位老师主讲,这一论坛旨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使校内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流动起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如提供 “尝试教学,我们在路上”“阅读,收获魅力人生” 等主题,供老师们自选。老师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畅谈了自己对专业、课堂的理解和经验,在不断地反思中加深了认识,提升了教学的智慧。
每人一次案例改进——“一师一课”。自2013学年起,学校开展“一师一课”,即备课组内每位老师一学期上好一节尝试教学研究课,并安排到每周教研行事历中,备课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观察、评课、诊断,促进老师对自己的课堂个案反思,同时也促进了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对学生的观察研究。
每学期多次沙龙活动——“集体备课”。期初各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设计出尝试探究预案,备课组成员人手一份,然后每位老师再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二度三度备课,逐步完善教学设计。每月最后一周举行一次教学沙龙,时间不少于一节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轮流主持,每次活动由一名成员作5~7分钟的主题交流,其他成员根据一个月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接下来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展开讨论(活动前根据提供表格准备好内容)。组员轮流作活动记录,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备课的研究成果。
桃花嫣然出篱笑——对尝试习作的着力推进
“田园文化、尝试教学”内涵丰富,着力点多。为了取得优效,还必须具有重点意识,实现以点带面,四方开花。为此,学校把“尝试习作”作为推进尝试教学的抓手。这是因为作文是最应该由学生自主尝试、自由表达的,但传统教育中的作文是最不自由的“应命”之作,“应试”之作。经过不断地学习、尝试、研讨、总结,以及专家的论证,我们提炼出“尝试习作”的基本理念、实施原则、操作模式和基本策略。
尝试习作基本理念:个性写真,放胆表达,先作后导,小心修改。
尝试习作五个原则:1.改变写作观念,变复制为写真;2.改变写作动力,变听命为自主;3.改变写作程序,变先导为后导;4.改变写作习惯,变他改为自改;5.改变写作形式,变“成文”为表达。
尝试习作“六步式”写作模式:1.找。找自己最想写的题材;2.比。为什么这个题材最想写,还有更想写的吗?3.写。把想写的写生动;4.导。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写作情况,随机记录,汇总学情,反馈指导;5.改。自己修改;6.评。自评互评。这是基本式,不是“定式”。在“基本式”的引导下,鼓励有自己的创造,逐步引导到自由掌握和运用规律的状态。
在全体教师的探索下,大家认为尝试习作可以有十大运作策略:1.尝试归纳写作方法。指在阅读课文中让学生分析体验写作方法;2.尝试列作文提纲;3.在习作定题前先出尝试题促启发;4.尝试自改习作;5.尝试给自己或别人的习作写评语;6.尝试自己命题;7.尝试写放胆文;8.尝试先写习作主要内容;9.尝试写随笔式习作;10.尝试在组织“书信交际”中习作。
上学期“新体系作文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学校举行,来自省内外100多位专家、老师聚在一起,领略了“尝试写作”的丰富内涵,完成了一趟关于儿童文学的浪漫之旅。上午分别展示三年级写作课《棠棣之花》,五年级的写作课《两地书》。两堂课充分彰显“个性写真,放胆表达,先作后导,小心修改” 的尝试写作基本理念。两位教师丰富的教学内容、精湛的教学设计、睿智的教学方法,展现“尝试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下午学校向与会专家介绍“尝试写作”的基本理念、实施原则、运作策略等。接着,在专家的主持下,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辩课活动。主持人就“习作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真实写作和教学写作这对矛盾”的中心发言拉开了辩课活动的序幕。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部范信子主任阐述了“尝试写作”的价值、意义和实施中的突破点。绍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莫国夫老师首先点赞了“尝试写作”的课题,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打磨更多课例,积累更多经验。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一语揭示了“尝试写作”的本质:回归生命自由表达的原点,让孩子放胆尝试,个性表达。他还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两位老师的课,并肯定了开展“尝试写作”的有效性。这次活动,把“尝试写作”引向不断前行的方向。同时也让老师们有机会与名师、专家面对面地交流,零距离地对话,在激烈的交锋和理性的思辨中加深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思考与理解。这对每一位在场的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专业提升的饕餮盛餐。
根深叶自茂,雨润兰更香。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农村教育也是充满希望的事业。深信我们的“田园文化、尝试教学”定能酿出醉人的课堂文化记忆,定会在充满希望的田园里欣赏到花团锦簇的盛景!为此,我们正奋行在路上。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