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文化视阈下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2015-10-14丁馨
丁馨
摘 要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合作文化,严重制约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鉴于目前现状,通过提出构建合作文化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策略。它不仅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而且是高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合作文化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9.038
Research on the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operation Culture
DING Xin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cooperation culture, it has seriously hampered the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culture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is a shortcut to achie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guarantee of high-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Key words cooperation culture;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 development
0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中提出,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①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未来和希望,工作环境缺乏合作氛围。基于合作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通过有效的互动、合作来提供各自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共同发展意愿内化为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动力,最终依靠这股自觉自愿的动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合作文化概述
1.1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育行业的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求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逐渐由专业新手向专家能手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文化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位教师的行为是所在学校环境与教师个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合作文化视阈下的教师发展是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更是持续开放的专业探索与专业进步的过程。这样就能不断强调要通过有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合作,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并提升专业精神,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1.2 教师合作文化
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提出,教师合作文化主要由自然合作文化和人为合作文化两大部分组成。哈格里夫斯崇尚自然合作文化,它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形成的互相依存、互相帮助和互相信任的一种同事关系,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基础上自发自愿形成的,这种合作文化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真诚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②
哈格里斯夫将教师合作文化概括为五个特征:即自发性、自愿性、有效性、时空性和不可预测性。自发性主要是指教师合作文化或合作需求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以尊重、信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为前提的。自愿性是指合作产生于教师中对其价值的理解,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合作活动。有效性是指教师合作出发点和目的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使合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时空性和不可预测性是指参与合作的教师在一起工作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合作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常常无法预测。每位教师都是个性化的个体,通过构建合作文化,对于提升教师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③
2教师合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当中,形成了一种消极竞争的不良风气。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虽然同事之间在一起工作,但是互动交流很少,没有共同的目标,合作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以“独行者”的角色出现,形成了各自为政、孤立的局面。当遇到困难时,大多是以孤军作战为主,而不是主动要求同行或专家给予指导,一些教师过分地保护自己的教学隐私,不愿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排斥同行的评价,更不愿意对同行的教科研等工作做出客观专业的指导。如果高职院校教师继续保持这种消极的、自我封闭的、保守的态度,是非常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的,今后的发展将是非常有限,将面临许多困难。
3教师合作文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3.1 转变传统观念,培养正确的合作意识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文化之上的。一方面,教师必须尝试从以往孤立封闭的教学氛围和文化中走出来,尝试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教师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虚心地向其他同事学习,进行交流、探讨和反思。另一方面,教师应从思想上明确开展合作并不意味着个人要放弃对教科研问题的独立思考,更不意味着要排除个人的创新和主见。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参与合作的信息和激发内在的合作动机,合作是双赢的,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此外,教师要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教师合作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不懈的努力,还要去超越自身、超越他人,发挥良性竞争在合作中积极有效的作用。高职教师要放宽放远眼光,进行全方位协作,与同行、学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企业专家交流探讨,分享经验,相互协作,共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3.2 坚持自主平等原则,营造乐于分享的氛围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建宽松、真诚、尊重、乐于分享的合作氛围,才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营造教师合作氛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校应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个人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共同拟定发展目标,以共同的价值观规范教师的合作行为,实现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的诉求。其次,学校要摒弃以往自上而下、单向制约关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从源头上保障科学合理和公平公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奖励在团队合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发教师参与合作的热情,共同解决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最后,学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特点,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校内外交流,全面调动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合作效率,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专业发展资源。
3.3 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提供宽泛的发展空间
构建专业共同体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教师专业共同体可以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存在,以教师自愿为前提,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坚持以“合作分享”为中心,把教师联结在一起的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团体组织。教师之间敞开心扉,采用合作互动形式分享经验、资源、技术、价值观等,有效地缓解同行间的孤独感和防备感,让大家轻松地投入学习,并最终养成合作的习惯。④
教师专业共同体以支持、信赖、共同学习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如科研讲座、课题研究、教案比赛、微型教学与设计竞赛、集体备课、读书会、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教学沙龙等,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彼此信赖、开放地共享资源,交换意见,并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共同解决疑惑、共同完成项目,各成员在合作共同体中找到了归属感,并逐渐形成一种平等对话式的文化氛围。对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专业共同体提供了多样化的互动机会,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就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平台和互动方式来分享感受,少走弯路,极大地丰富知识体系,改善教学实践。
3.4 健全合作评价机制,促进团队的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机制还无法从传统的评价方式中走出来,过度强调评价的目标和机制,把对教师教学科研评价的结果作为对教师奖惩、职称晋升的标准。这种重奖惩轻发展的评价做法过多地关注评价的选拔和筛选功能,而忽视其发展功能,极大地阻碍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导致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淡薄,形成了一种暗自竞争、相互防范的不良氛围,严重制约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我们需要通过改变现行的以教师个体为评价对象出发,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从单一的个人评价转变为以各类团队为组织形式的捆绑式的开放性评价,制定可测量和具体定位的常规化的评价标准,采取多元评价手段,将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从团队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从不同角度展示教师参与项目的程度。学院也要充分体现对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重视,如把团队合作的工作纳入奖酬及绩效系统中,鼓励更多的教师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观点和经验,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合作意愿,强化团队意识,培育团队精神。
基金项目:2014年度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合作文化视阈下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RJ201420)
注释
① 文雪,廖诗艳.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文化建设[J].教育探索,2010(10):59-61.
② 于鸿雁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谈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0(9):107-108.
③ 苏豪等.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58-160.
④ 孔姗.教师专业发展语境下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1-54.